小龙虾稻田秋季繁殖技术

2020-09-17 07:35王延晖,常东洲,赵宏亮
科学养鱼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沟虾苗田埂

据统计,2019 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208.96万吨,养殖总面积达1 929万亩,其中稻田养殖产量和面积分别占比84.82%和85.96%。河南省稻虾养殖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16 年的2.6 万亩发展至2019 年,养殖面积已达近90 万亩,主要分布在信阳市。但从目前生产情况来看,河南稻虾养殖多采用原位繁殖、自繁自育,连续养殖两年后,极易陷入“越养越小”的养殖困境:一是原位繁殖很难有效准确地控制存田虾的数量;二是捕大留小,导致虾苗品质下降,商品虾规格小,效益低。另外,5月是小龙虾主要病害“五月瘟”的高发期,养殖风险较大。到6月以后集中上市,虾价较低。

通过繁养分离、秋苗早繁的方式,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即开辟出20%左右的稻田专门用于繁殖,培育的大规格虾苗分批放入养殖田,可以有效控制存田虾数量,实现合理饲喂。8月人工造成干旱环境,诱导小龙虾早打洞早繁殖,再加水营造优良环境孵化虾苗,通过秋季对小龙虾稻田虾苗强化培育,次年3月即可养成大规格虾苗,在病害高发期(5 月以前)之前,同时是市场高价时上市,养成大虾,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信阳地区越冬期短、降水充沛,有错季节上市的充分条件,现将该地区小龙虾稻田秋季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稻田要求

稻田面积5~30 亩,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完备。环沟宽4~6 米,田面以下深0.8~1 米,坡比1∶2,整个环沟面积占比不超过10%。进排水口用30目绢纱过滤,安装防逃设施,田埂四周用塑料薄膜或石棉瓦制作防逃墙,墙高不低于40 厘米,基部入土夯实。利用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1 米,宽1.5 米以上,田埂每加固一层泥土后夯实。

亲虾放养前,在环沟里种植两种以上水草,水草宜选择伊乐藻、轮叶黑藻等,种植面积占水面的20%左右,环沟斜坡上种植油草,稻田里施有机肥,每亩施250千克以上。

二、亲虾投放与管理

1.亲虾选择与放养

7月初,选择无损伤、无病害、体质健壮、活力强的亲虾放养于环沟中,雌雄比例为(2~3)∶1,雄性个体宜大于雌性个体,放养规格大于35 克/只,放养密度为30 千克/亩。注重选购优质种虾,自留种虾可适当就近与其他稻田中的种虾交换,以防近亲繁殖、种质下降。

2.饲料投喂

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专用配合饲料,同时适当投喂黄豆、麦芽,促进性腺发育,提高抱卵量。日投喂量占存量亲虾总重的3%~5%,早晚各喂1 次,早上投喂30%、晚上投喂70%,投喂后以3小时吃完为准。投喂黄豆、麦芽时,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入冬后水温低于10℃时,可不投喂。越冬后,水温达到15℃之前,每日投喂1次,投喂量为稻田存量虾总重的1%~4%。实际投喂还需要根据天气、水温和虾类活动情况及时调整。

3.水质管理

保持稻田环沟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 厘米。根据水质情况及时换注新水,水温在26~30℃时也要及时加水,降低水温。定期改底、补钙。

三、产卵调控

7 月、8 月解剖虾体1~2 次,了解亲虾性腺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比,改善养殖环境,确保8月底前性腺发育至Ⅳ期左右。

9月初,每天降水20厘米,逐渐将稻田虾沟中的水放干,逼迫亲虾打洞,观察亲虾打洞情况,连续降水3 天后停两天,再继续放水,直到干田。95%以上的亲虾会在埂周围及田面上打洞躲藏,保持干田15 天左右,再迅速加水至最高水位,迫使小龙虾出穴。

四、秋苗管理

干田后放水前,环沟内用生石灰消毒,施足基底肥,注重培养浮游生物。10 月上旬,水位保持在1.5米以上,发现水体里有虾苗后,前期投喂虾奶粉或豆浆,辅以水草根系、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当虾苗规格达到1厘米,可以投喂小龙虾幼虾专用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0%~35%。投喂量为幼虾总重的5%~7%,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投喂30%、晚上投喂70%。冬季水温低于5℃时可不投喂,遇晴好天气少量投喂。第2年2月底开始分批放苗种到其他养殖稻田中,放养密度6 000 尾/亩左右,规格200 尾/千克,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每天傍晚投喂1次饲料。

通过调控水位来控制稻田水温,保持稻田环境更适合小龙虾的生存和繁育。水稻收割后至越冬前,稻田水位控制在30 厘米左右,越冬期保持最高水位。

五、收获

10 月底孵化的虾苗在来年2 月底可达到3~5 克/尾的规格,亩产150 千克左右,水温在15℃以上时开始下笼捕捞,出售虾苗。春苗繁育高峰期到4月中旬结束,养殖田中的虾苗捕大留小,到5月中旬集中下笼,全部捕出,清塘留待水稻种植和第二茬虾养殖。当繁殖田中80%以上的亲虾体上的幼虾脱离母体后,用地笼诱捕亲虾上市。

六、总结

稻田小龙虾秋季繁殖技术的特点是“繁养分离、秋繁早苗、春养大虾、错峰上市”,通过提前繁殖、准确控制存田虾数量、合理投喂,可以在5月前养成大规格商品虾,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解决了河南省小龙虾稻田养殖产业瓶颈。

夏季小龙虾生长缓慢,病害易发,养殖效益低,利用5-8 月的空闲期合理轮养耐高温的水产品种,可以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小龙虾的错季节提前上市,也为开展“一季稻、两季虾”模式争取了充足的时间。但这一模式茬口衔接紧、技术要求高,相关的研究团队正在信阳地区开展这一模式的生产试验,一旦成功推广,将有效衔接和延长稻田养殖周期,推动形成具有信阳地区特色的“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

猜你喜欢
环沟虾苗田埂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苏南地区虾稻鳅综合种养模式初探
田埂的底色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市场全面升温!虾苗/成虾两开花!2021小龙虾如何能一招制胜?这个模式可以帮到你
2021虾苗采购指南出炉了!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难点及改进措施
稻虾共生、连作生态高效模式试验
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龙眼园环沟高树盘养蚯蚓综合效应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