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影响

2020-09-17 09:41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传统中兽医兽药防治团队张掖综合试验站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补栏精饲料粗饲料

文│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传统中兽医兽药防治团队、张掖综合试验站

调研│魏彦明 朱跃明 纪鹏 朱潇鹏 胡俊杰 袁玉萍等

2月1~10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传统中兽医兽药防治团队和张掖综合试验站对甘肃省45家肉牛养殖场户进行了电话、网络和问卷调查。调研对象包括25个养殖场与20个养殖户,涉及张掖、平凉、兰州、定西、临夏、白银等主要肉牛养殖地区,主要针对疫情防控对肉牛养殖场户牛存栏量、饲料、牛场运营和管理、疫病防治、屠宰、资金、人员方面带来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肉牛养殖场户均受到严重影响,影响程度与涉及方面各有所异。

一、养殖上游、中游环节受到的影响

1.存栏。各养殖户在疫情前与疫情中的牛存栏量差异不明显(图1—上),说明疫情期间牛群出栏、补栏受阻。与疫情前相比,疫情中500头以下的养殖场的存栏量无显著变化,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存栏量显著下降(图1—下),原因是这些养殖场自己具有屠宰能力或就近屠宰出售,而补栏受阻。

2.粗饲料、精饲料维持时间。疫情期间,各养殖户粗饲料、精饲料可维持时间存在差异(图2—上),粗饲料可以维持时间显著大于精饲料,其中粗饲料能维持1~3个月,而精饲料缺口很大,能维持15天上下。各养殖场粗饲料、精饲料可维持时间存在差异,粗饲料能维持3~9个月上下,而精饲料能维持30天上下(图2—下)。由此认为,疫情期养殖场户均急需饲料供给,尤其是精饲料。

3.饲料购买、牛场运营和管理。75%的养殖户因运输不畅购买饲料困难, 85%执行新冠疫情防控无障碍,75%面临牛群补栏困难(图3—上)。

68%的养殖场购买饲料难,但比养殖户(75%)难度稍低,但养殖场反映饲料价格增加5%~10%。75%养殖场反映饲料等物资物流不畅通,72%养殖场面临牛群补栏难。28%养殖场运营管理人员数量不达标,说明在牛场人员方面,养殖场受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养殖户(图3—下)。

交通不便造成牛出栏、补栏难问题和饲料运费增加等,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恶性循环下去,人力、物力、场地浪费会加重损失,养殖场户将面临亏本经营局面。因此,饲料、牛只运输、物流等问题急需解决。

4.牛疫病防治。90%的养殖户无牛的疾病发生,70%出现牛用疫苗、兽药、消毒剂等疫病防控产品短缺,70%不能正常进行牛病诊疗、免疫接种,近90%可进行牛舍消毒,75%可做好人员防护(图4—上)。

◎图1 疫情对牛存栏的影响(养殖户—上,养殖场—下)

◎图2 饲料维持时间(养殖户—上,养殖场—下)

◎图3 疫情对饲料购买牛场运营和管理的影响(养殖户—上,养殖场—下)

84%的养殖场无牛的疾病发生,而消毒、工作人员防护能正常进行。28%短缺牛用疫病防控产品,4%在牛病诊疗、免疫接种上受阻(图4—下)。这显著低于养殖户(74%),说明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优于养殖户。主要原因为养殖户所在地偏远、疫情后交通障碍、兽药供应商停止开市等。这些情况在2月6日以后有所好转,但部分偏远地区仍不方便,应尽快帮助养殖场户加强疫病防治与诊断力度,尤其是对养殖户。

◎图4 疫情对疫病方面的影响(养殖户—上,养殖场—下)

二、养殖下游环节(屠宰)受到的影响

疫情期间,养殖户肉牛屠宰受到了严重影响,仅有5%能够及时出栏屠宰(图5—左);养殖场仅有16%能及时出栏屠宰(图5—右)。交通不便、养殖端出栏受阻、屠宰端人手困难并且产品无法出场,养殖端和屠宰端缺乏流动资金。

三、资金与人员方面的影响

疫情期间,60%的养殖户在资金上存在严重困难,10%缺少人手。养殖场32%资金有困难,与养殖户(60%)相比,略显优势。但72%养殖场缺少人手,显著高于养殖户(10%)。说明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比养殖户更缺人手,资金较养殖户稍稍宽松,但也是急于获得资金用于流动。而养殖户资金底子单薄,生存压力更大。

◎图5 疫情对肉牛屠宰方面的影响(养殖户—左,养殖场—右)

四、几点建议

1.对养牛场户的建议。

(1)理性面对疫情,提高抗风险能力。面对疫情,要沉着应对,做好牛圈日常消毒,提升疫病预防意识,春季疾病多发,做好牛群疾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开展牛场生物安全再学习,完善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做好人员消毒、防护与体温监测工作,但避免过度消毒,以免造成牛场环境化学污染。做好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如发现牛只突发死亡,应及时与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联系。

(2)面对疫情,充满信心,谨慎补栏。受疫情影响,牛屠宰与牛肉消费量均下降,后续还可能因消费购买力不足加重影响。疫情过后,会出现出栏率短暂上升局面,短时间内市场上会出现牛肉供给增加,可能会带来牛肉价格短时下降。但随后可能会出现补偿性消费剧增,牛肉价格回弹。

近2个月要理性、谨慎补栏。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时间还不确定,养殖相关各环节生产能力恢复到疫情前均还需时间;二是2019年全国养殖业行情基础好,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预计最晚下半年可能出现踊跃补栏现象。

2.政策建议。

(1)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保障养殖各环节流通畅通。建议按照中央和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的相关指示打通运输交通。建议银行对流动资金较少的养殖场与肉牛扶贫户给予适宜贷款免息扶持,加快信贷支持政策落地。

(2)督促牛产业各环节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保障市场供应。鼓励帮扶并督促饲料、屠宰、疫苗、药物等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市场供应。

(3)鼓励线上授课,加强疫情防控培训。各环节企业及相关单位,可采取线上授课方式,尽快完善疫情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减少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指导理性防控疫病、科学实施饲养。

(4)加强线上销售,保障牛肉供应。鼓励新型、高效、安全、合理的线上销售平台建设。

猜你喜欢
补栏精饲料粗饲料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毛鸡补栏高峰将至 鸡苗开启涨价模式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农村生猪补栏注意事项
奶牛饲料合理的饲喂方法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发改委:养猪场户勿过度补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