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丘陵地区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的引种适应性比较

2020-09-24 03:14陈成王依姚俊宇杨勇阎永齐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物候期果实品质引种

陈成 王依 姚俊宇 杨勇 阎永齐

摘要:以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引种技术在江苏丘陵地区进行引种栽培,并对栽培表现进行观测。参照《猕猴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调查12个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适应性、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金艳的成熟期最晚,在10月上旬,果实纵径、单果质量最大,总酸含量最低;金桃的成熟期在9月下旬,落叶期最早,主干粗度最大,果实呈长圆柱形,果形端正,均匀美观,果型指数最大;红阳的萌芽期最早,成熟期最早,在9月中旬,结果枝百分率及平均花蕾数最高,果实干物质含量最高,果实味甜,果面光滑,果实有红色髓线,深受市场认可。综合分析可知,金艳、金桃及红阳在江苏丘陵地区的表现良好,配合适宜的栽培手段,在江苏丘陵地区种植推广的前景很大。

关键词:江苏丘陵地区;猕猴桃;物候期;果实品质;引种

中图分类号:S663.40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6-0146-06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是20世纪经人工成功驯化的果树之一,目前已被广泛种植[1]。猕猴桃属有54个种21个变种,共计75个分类单元[2],其中我国就有52种73个分类单元[3]。目前作为商品生产的大多为中华猕猴桃原变种(A.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变种(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4-5]。对现有的猕猴桃品种资源进行引进和评价是进行产业推广应用的基础。

猕猴桃果实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多酚、多糖、黄酮等,其维生素C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水果,高者可以达1 000 mg/100 g,同时其在人体内的利用率高达94%[6-8],因此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句容市地处江苏省丘陵地区、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带,口味偏甜的中华猕猴桃一直受到该地区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当地的一些种植户往往存在盲目引种的问题,同时,由于对猕猴桃习性特征了解不深,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种植模式而不加以实地改良,往往造成果树生长不良,结果状态不佳,直接阻碍了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当务之急是筛选出适宜句容市丘陵地区栽培的优良猕猴桃品种。本试验从物候期、适应性、果实品质性状等方面出发,对从全国5个省份选育出来的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适宜在江苏省丘陵地区栽培的优良中华猕猴桃品种,以期为这些品种在江苏省丘陵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于2018年3—12月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猕猴桃试验园进行。试验基地位于句容市东部,地理位置为119°12′E,31°56′N。该地属于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5.5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作物生长期平均为230 d,总积温为 4 952.7 ℃·d;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 099.1 mm,6—8月的降水量占48%。

1.2 试验材料

供试猕猴桃品种为金艳等12个中华猕猴桃[3],详见表1。其砧木为野生美味猕猴桃实生苗,株龄为3年,株行距为2.8 m×3.0 m,南北走向,棚架栽培。选择树冠大小及生长势基本一致的猕猴桃植株作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状态下的花粉悬浮液喷雾授粉[9],花粉为商品混合花粉。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物候期测定 参照《猕猴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10]中的方法记录物候期、生长特性等指标。以引种的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全年物候期。猕猴桃物候期的观察从3月上中旬开始至12月上旬结束。

1.3.2 失水率 在果实采收时及达到可食状态时,分别测定单果质量,用以计算失水率。

1.3.3 干物质含量 在果实达到可食状态时,用烘干法测定干物质含量。

1.3.4 果实品质 在果实达到可食状态时,测定果实的品质,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酸含量用手持糖酸一体机(PAL-BX|ACID 8,ATAGO,日本)测定,固酸比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酸含量的比值。

1.3.5 果实維生素C含量 参考Kampfenkel等的方法[11]测定果实维生素C含量。将猕猴桃果实用液氮速冻后,用研磨仪打成粉末状鲜样,称取0.2 g猕猴桃果实鲜样,加1.6 mL 6%三氯乙酸(TCA)置于恒温混匀仪(BG200型,杭州朗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中国)中,在4 ℃条件下振荡混匀 1 h,再于 15 600 g、2 ℃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用于测定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的4 mL反应体系包含:0.6 mL 0.2 mol/L磷酸缓冲液(PBS)(pH值为7.4),0.2 mL提取液,混匀后于42 ℃水浴 20 min,之后加入0.2 mL双蒸水(H2O)、1.0 mL 10% TCA、0.8 mL 42%磷酸(H3PO4)、0.8 mL 2% 2,2′-双吡啶、0.4 mL 3%三氯化铁(FeCl3)。混匀后于42 ℃水浴50 min,立即在525 nm处测定吸光度。用同样的方法在进行测量之前用已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来制作标准曲线。

1.4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用SPSS 11.1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中华猕猴桃品种物候期的分析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差异明显。红阳、金农、桂海4号等3个品种最早萌芽(3月5日);金桃、华优、金霞和武植3号等最晚萌芽;萌芽期最早的品种和萌芽期最晚的品种之间的萌芽时间相差9 d。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的展叶期都在3月下旬,最早的是3月23日,有红阳、金农、华光2号和桂海4号;最晚的是3月30日,有金桃和华优,最早的与最晚的之间相差7 d。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的现蕾期中最早的是3月18日,为红阳;最晚的是3月28号,为金霞。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的新梢期都在3月底,集中在3月28日至3月31日,相差不大。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花期最早的在4月13日,为金农,最晚的在4月25日,有金桃、华优和武植3号。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花期的持续时间为4~7 d不等,最短的只有4 d,有红阳、东红和华光2号,最长的可达7 d,为金艳。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坐果期相差较大,最早的在4月19日,为金农,最晚的在5月1日,为武植3号,最早的和最晚的之间相差12 d。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的坐果期集中在4月下旬,最早的是桂海4号,为4月21日,最晚的品种是武植3号,为5月1日。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果实成熟期之间相差较大,早熟的在9月中旬,如红阳猕猴桃的果实成熟期为9月13号,晚熟的则在10月上旬,如金艳猕猴桃的果实成熟期为10月9日。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的落叶期除金桃外都受早霜的影响,金桃的落叶期最早,为12月1日,而其他品种的落叶期为12月14日。

2.2 不同中华猕猴桃品种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比较

由于各中华猕猴桃品种的自身特性和适应性的不同,在句容地区表现出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也不同。由表3可以看出,萌芽率最高的品种为红阳,可达92.36%;多数品种的萌芽率为60%~80%;武植3号、金桃的萌芽率较低,分别是54.15%、50.00%。结果枝百分率最高的品种同样为红阳,可达92.36%;多数品种的结果枝百分率在60%~80%之间;金桃、武植3号的结果枝百分率最低,分别只有49.04%、47.73%。不同猕猴桃品种间的平均花蕾数相差不太大,多数品种为4.5~6.5个;红阳的平均花蕾数最多,为6.66个;金桃、金农的平均花蕾数较少,分别为4.27、4.20个。一年生枝条粗度最高的品种是东红,为12.86 mm;华优的一年生枝条粗度最低,为9.39 mm;其他品种的一年生枝条粗度集中在9.50~12.00 mm之间。一年生枝节间长度最长的品种是金农,为60.56 mm,一年生枝节间长度最低的品种是脐红,为25.94 mm,其他品种的一年生枝节间长度多在30~60 mm之间。主干最粗的品种是金桃,主干直径达到32.33 mm;金龙2号的主干最细,直径只有19.88 mm;其他品种的主干粗度多在20~30 mm之间。

2.3 不同中华猕猴桃品种果实品质的调查结果

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在不同气候区域或者不同土壤环境下生长的果实品质会有所差异。表4中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测定结果显示,果实纵径最高的品种是金艳,为 68.92 mm,金农的果实横径、侧径都最高,分别为51.42、48.43 mm;东红的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均最低,分别是46.15、36.50、35.05 mm。果型指数最高的品种是金桃,为1.53,属于长圆柱形;果型指数最低的品种是华光2号,为1.06,属于广卵圆形。金艳的果形最大,单果质量达到100.75 g,果形最小的品种为东红,单果质量只有33.82 g,其他品种的单果质量在55~80 g之间。在果实采收后的自然后熟过程中,失水率最高的是金龙2号,达到12.53%;金霞的失水率最低,为6.10%。果实干物质含量大于20%的品种有红阳、东红、脐红、金龙2号和华光2号等,其中干物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红阳,为22.54%;金农的果实干物质含量最低,只有15.9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的品种是脐红、金龙2号,分别为21.20%、20.63%;武植3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只有12.70%;其他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4%以上,其他各品种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红阳、华光2号、东红、华优、金艳、金霞、桂海4号、金農、金桃。总酸含量最高的是桂海4号,总酸含量达到1.19%;金艳、华光2号的总酸含量较低,分别只有0.26%、0.27%;其他品种的总酸含量在0.3%~0.7%之间,其他品种的总酸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武植3号、脐红、金霞、华优、金龙2号、东红、金桃、红阳、金农。果实的固酸比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酸含量之比,由表4可见,果实固酸比最高的品种是华光2号,固酸比达到68.00;绝大多数品种的果实固酸比在30以上,只有金霞、武植3号、桂海4号等果实的固酸比在30以下,其中桂海4号果实的固酸比最低,只有12.65;其他品种的果实固酸比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金艳、红阳、金农、金龙2号、东红、华优、金桃、脐红。在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中,金霞果实软熟后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63.84 mg/100 g,大多数品种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在20~45 mg/100 g之间,只有红阳、桂海4号等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在 20 mg/100 g 以下,分别为5.16、12.98 mg/100 g。在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中,大多数果实的风味为甜,如金艳、红阳、东红、脐红、华优、金农、金龙2号和华光2号等;金桃、金霞和武植3号果实的风味为甜酸;桂海4号果实的风味为酸甜。

3 讨论与结论

我国于1978年开始了全国的猕猴桃野生资源普查、发掘、种质鉴定及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我国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丰富,近40年来,研究者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新品种,打破了一直以来新西兰海沃德猕猴桃垄断市场的格局,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红肉、黄肉猕猴桃品种,提高了消费者对国产猕猴桃果品的喜爱程度,拓宽了猕猴桃消费市场,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12]。猕猴桃对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种植条件也影响着猕猴桃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本试验引种栽培的红阳等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都可以在江苏丘陵地区正常开花结果,说明江苏丘陵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中华猕猴桃生长。

明确果树的物候期,对于了解果树生长习性、掌握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实现适时采收具有重要意义[13-15]。对红阳等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调查结果表明,各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并不一致,并且不同中华猕猴桃品种间的物候期差异很大。在江苏句容地区,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中萌芽期最早的红阳、金农和桂海4号与最晚的金桃、华优、金霞和武植3号之间的萌芽日期相差9 d;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中盛花期最早的金农与最晚的金桃、华优、金霞和武植3号之间的日期相差 12 d;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中果实成熟期最早的是红阳,成熟期在9月中旬,而果实成熟期最晚的是金艳,果实成熟期则在10月上旬,二者之间相差 26 d。由此可见,本研究引种的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在江苏丘陵地区的表现差异很大,早熟晚熟特征明显。金艳猕猴桃在江苏丘陵地区的果实成熟期为10月9日,而很多报道表明,金艳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为10月底至11月初[16-17],这可能是考虑到金艳为晚熟品种,适宜晚采有利于提升猕猴桃软熟后的果实品质,也有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金艳猕猴桃的成熟期有影响。由于红阳猕猴桃的商业种植主要在四川省等西南地区,而四川省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肉猕猴桃产区,因此江苏丘陵地区红阳猕猴桃成熟期与四川省等地相比会略有推迟[18-19]。

在本研究的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中,红阳猕猴桃的萌芽率、结果枝百分率及平均花蕾数都是最高的,说明红阳猕猴桃适宜在江苏丘陵地区栽培;同时红阳软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很高,含量仅次于脐红,达19.23%;红阳果实味甜,果面光滑,市场认可度高,因此在江苏丘陵地区种植红阳猕猴桃有很大的潜力。然而,红阳猕猴桃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果实偏小、露天条件下不抗溃疡病等弊端会严重制约其发展,盲目种植红阳猕猴桃往往会造成树死园毁的结局。而有报道指出,设施避雨栽培可以有效控制溃疡病的暴发[20],因此对于经济效益较高的红阳品种,当地种植者在引种时应考虑设施栽培。金艳猕猴桃的产量较高,单果质量较大,果肉黄色,果香味浓郁,近年来也开始受到关注,在一些地区已逐渐打开销路[21]。在江苏丘陵地区,金艳猕猴桃表现为平均花蕾数较高,仅次于红阳,同时果实纵径、单果质量最大,其果实软熟后的总酸含量最低,固酸比仅次于华光2号,说明金艳猕猴桃在江苏丘陵地区生长健壮,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可以在当地种植。金桃猕猴桃在江苏丘陵地区表现为主干粗度最大,达32.33 mm,此外的特点还有果实长圆柱形、果形端正、均匀美观、果型指数最大等,同时,该品种在江苏丘陵地区的耐热性较好,在夏季高温时的表现也较好,但是果实单果质量偏低,因此在种植时应注意平衡树势,控制产量。

综上所述,金艳、金桃及红阳在江苏丘陵地区的表现良好,配合适宜的栽培手段,比如良好的土壤改良手段、夏季遮阴设施、针对红阳避雨栽培等,这些猕猴桃都能在江苏丘陵地区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因而适宜在江苏丘陵地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Warrington I J,Weston G C. Kiwifruit science and management[M]. Auckland:Ray Richards Publisher,1990:183-204.

[2]Li J Q,Li X W,Soejarto D D. Actinidiaceae[M]//Wu Z Y,Raven P H,Hong D Y. Flora of China(Vol 12). Beijing:Science Press,and Saint Louis,Missouri: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07:334-360.

[3]黄宏文,钟彩虹,胡兴焕,等.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29.

[4]谢 鸣,蒋桂华,柳国华,等. 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比较[J]. 果树科学,1995,12(3):161-164.

[5]朱鸿云. 猕猴桃[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8-11.

[6]潘春华. 维C之王——猕猴桃[J]. 绿化与生活,2012(3):52.

[7]陈招弟,陈义挺,陈 婷,等. 猕猴桃的主要功能成分及其开发利用[J]. 热带农业科学,2014,34(8):104-108,113.

[8]Latocha P,Jankowski P,Radzanowska J. Genotypic difference in postharvest characteristics of hardy kiwifruit (Actinidia arguta and its hybrids),as a new commercial crop:sensory profiling and physicochemical differences[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44(7):1936-1945.

[9]阎永齐,陈 成,刘吉祥,等. 授粉对猕猴桃果实发育及种子数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2):65-72.

[10]胡忠荣,陈 伟,李坤明,等. 猕猴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1]Kampfenkel K,Vanmontagu M,Inze D.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ascorbate and dehydroascorbate from plant tissue[J]. Analy Biochem,1995,225(1):165-167.

[12]钟彩虹,黄宏文,张 琼,等. 中国猕猴桃科研与产业四十年[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

[13]陈 江,张凯丽,张 琦. 库尔勒香梨开花物候期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3):188-191.

[14]杨 皓,李婕羚,范明毅,等. 无籽刺梨研究进展与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0):38-42.

[15]夏 雪,丘 耘,李 壯,等. 苹果关键物候期生态因子对果园典型地形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9):175-181.

[16]钟彩虹,王圣梅,黄宏文,等. 极耐贮藏的种间杂交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金艳[C]//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四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0.

[17]严平生,严英子. 金艳猕猴桃在陕西眉县的引种表现[J]. 西北园艺(果树),2013(6):34.

[18]李 林,李庆红,苏 俊,等. “红阳”猕猴桃在云南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17,46(1):123-126,129.

[19]王明召,阳廷密,张素英,等. ‘红阳猕猴桃不同时期采收果实品质及贮藏效果研究[J]. 中国果树,2018(4):31-33,41.

[20]施春晖,骆 军,王晓庆,等. ‘红阳猕猴桃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比较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14,30(6):24-28.

[21]韩振诚,张 辉,李苇洁,等. 六个猕猴桃品种在六盘水市的品比试验[J]. 北方园艺,2017(12):15-20.

猜你喜欢
物候期果实品质引种
辽西地区无花果引种试验
梨树物候期管理技术
节节红板栗引种表现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果树栽培技术与果实品质之间关系的探讨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