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工作》背后的天主教经济伦理

2020-09-27 12:39罗曼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广州510080
名作欣赏 2020年21期
关键词:罗宾仁爱讲师

⊙罗曼[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广州 510080]

《美好的工作》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的校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发表于1988年,以工作为主题描绘了20世纪末英国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小说主人公罗宾·彭罗斯是一个从未踏出过校园的大学讲师。在政府倡导的“影子计划”中,罗宾走进工厂,作为厂长的影子了解并参与了工厂事务。小说通过罗宾的经历展示了英国工业界和教育界的状况,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审视存在的问题。

聂珍钊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中提出“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问题”,指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这一理论为文学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尝试把《美好的工作》置于伦理环境中解读,小说的隐藏意图不显自彰,罗宾对于经济活动的评价和要求无一不折射出天主教经济伦理的诉求。

一、劳动的观点与工作的意义

天主教经济伦理关于劳动的观点认为,“劳动是一个突出的手段:使人身上的某些有价值的萌芽得到发展,应该有助于人类的‘本性满足’,应该符合一种内在的动力,并让这种动力得到满足”。席林在所著《天主教经济伦理学》中肯定劳动的价值,强调劳动的荣耀,认为“劳动是最富有人性的,不能与人格分开的”。

曾经以历史最高成绩毕业,并在剑桥被誉为“最佳女子选手”,学术成果颇丰的罗宾,屈居在鲁米治大学做临时讲师。她的居住环境差强人意,“这套小房子的前客厅与后客厅之间的隔墙被打掉后,形成了这间起居室,它也兼做罗宾的书屋”。罗宾工作相当繁忙,“在家里她读书,她做笔记,她在文字处理机上将笔记的精华连缀成完整的论文,她批改作业;在学校她讲课,她办学术座谈会,上辅导课,她接受学生咨询,与课程申请人面谈,开必读书目,参加委员会会议,也批改作业”。当别人为学校对她的不公而打抱不平,或质疑她的选择,建议她另起炉灶,罗宾丝毫不为之所动。她从未想过从事其他行业,不管是最初失业需要父亲接济期间,还是巴尔兹提议做别的生计时,或是后来继承了一大笔财产突然变富的时候,她都以淡然的态度看待经济问题,坚持自己的职业选择。她认为:“那是美好的工作。它有意义。值得去做……甚至如果没有人付给我一分钱也值得去做。”如果将罗宾对工作的看法就会发现她强调工作美好是一种有意识的伦理表达,即美好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工作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热爱并实现个人的价值。在这份工作中罗宾彰显自身的价值,对意义的探索得到满足。

比起来她的职业选择,罗宾对于工厂工作的看法,更有力地表达了她关于劳动的观点。

在工厂,罗宾感觉自己在“一生中到过的最可怕的地方”,“那就像一幅中世纪的地狱油画”。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的味道,黑色的粉尘和各种气味充斥着整个车间,地板上积起厚厚的一层分不清是什么的东西。房顶的天窗有几处开着,雪水顺着墙壁流下来。地上到处堆满了废弃的零件,墙上贴着几张破烂的色情美女照。机械不停歇地转动着,震耳欲聋的声音拼命地钻进人的耳朵。工人们穿着布满污渍的工作服,在车间里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外观难分辨男女。环境最差的铸造车间,工人在酷暑季节也得戴着护具倾倒炽热的金属溶液。比起来环境的恶劣,工人的待遇让罗宾更为愤慨。工厂里显而易见的种族歧视,有色人种干着最脏最差的活儿。工人的去留完全取决于工厂,毫不在意工人的需求。罗宾对于工厂的强烈反感,部分源于认知不足。在此之前,她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现代化的工厂,有着“明亮的彩色机器”“平滑运转的装配线”和“衣着整齐,生机勃勃的操作人员”,这样明显的反差足以让她惊愕。但罗宾几次提到“地狱”“熔炉”“恶魔”这样的词语,把工厂比作作恶之人受惩罚的地方,实际上是揭示了罗宾潜意识里的秘密,即天主教经济伦理的诉求。

人们应该劳动,并且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劳动中获得内心满足。在这个工厂里,人的差异性被抹去了。工人们在机械地重复作业,衣着甚至分不清男女。他们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像工具一样只有使用价值。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人性的尊严、工人的尊严、工作的尊严,被完全无视了。他们被淹没在机器的喧嚣声中,埋葬在厚厚的灰尘里。罗宾感觉“这个地方似乎不是为给外面的世界生产商品而设计,整个就是为给在此工作的人制造痛苦而设计的”。工厂的工作完全违背了天主教经济伦理的要求,对罗宾而言,在这里工作的人,比没有工作还要悲惨。

二、仁爱原则与爱的联结

天主教经济伦理认为仁爱是社会秩序的灵魂。只有仁爱,才能实现心灵的统一和灵魂的联结,从根本上保障公共福利。席林认为“个体是共同体的成员,作为成员,他必须对公共福利和整体利益作应有的考虑”。在经济生活中个人利益应该与公共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包含了上帝之爱和仁爱的仁慈使得“我们与他人结成最紧密的共同体,共同努力,以获得拯救,以实现共同的最终使命”。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1986年的英国,撒切尔保守党政府在高校系统实施削减政策,大大减少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各高校入不敷出,只能裁员。老教授提前退休,才有可能给新讲师提供入职的机会,而这些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专家是学校的顶梁柱,因此各高校只能通过裁掉青年讲师来保证学校的收支平衡。但是由于终身任期制,有限的教授席位鲜有空缺,意味着青年讲师即使努力工作,上升空间也非常有限。在这种环境中,无论罗宾多么热爱这份工作,学校能够提供职位的可能性也相当渺茫。尽管如此,当罗宾听说老师们准备组织纠察队,对政府削减大学教师报酬和学校经费表示不满,抗议政府取消教授职位终身任期时,她毫不犹豫地说算我一个。同样,在谈论修改课程大纲时,尽管设立标准课程可以极大地减轻工作量,她坚决反对,认为重复就是死亡,没有差异就没有意义。这种“为支持别的讲师的终生工作权示威”“自愿增加工作量”的非理智行为,和罗宾的潜意识里的仁爱原则不可分割。

在罗宾的意识中,她没有将自己与其他教师,与学生,或者与学校对立起来。她的挺身而出和坚决捍卫出于对他人的关爱,也出于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从罗宾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大学的教授职位享有终身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师的利益,他们可以专注研究,而不用担心职业的不稳定。充足的教育经费保证教师不需要为了满足经济目的而放弃研究或被迫承担更多工作。这些对教师个人利益的保护,是实现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不可或缺的条件。为在任的正式讲师谋求福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本质上是为整个高等教育谋求可持续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是罗宾所热爱的工作得以延续的保障。罗宾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认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可分割。这种利益的有机统一和仁爱原则的要求是一致的。

小说中对于罗宾同事的相处是这样描述的:“他们懒洋洋地靠在安乐椅上,互相微笑,聊天,或者随意翻阅着报纸和评论周刊,一边喝着咖啡,小口小口咬着饼干。”从为数不多的片段中,可以看出同事之间的关系友好舒适。在这里,大家地位平等。罗宾作为一个临时讲师,没有受到任何歧视,在会议上,同事们尊重她的意见,肯定她的成绩。菲力浦作为院长,对罗宾一样礼貌和关心。在小说开始,当菲力浦了解到学校的财政状况后,提醒罗宾申请其他工作,并表达了遗憾。而小说结尾,也是菲力浦通过研究文件,最终给了罗宾留下的希望。在这里,面临财政缩减问题时,没有人像查尔斯那样转身投入金融市场谋取金钱。他们联结在一起,抗议,罢课,通过共同努力以期改变。罗宾的学生玛丽安,得知她要走的消息,赶来表达对她的喜爱和不舍。作者并没有着重墨描写这些细节,但是从这些片段的描述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到罗宾与同事,与学生之间爱的联结。他们关心彼此,团结一致。这种爱的联结,解释了罗宾为什么会放弃美国那份高薪的正式教职,留下做不稳定的临时讲师。在她看来,爱具有金钱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才是美好的工作。

在对工厂的抨击中,罗宾对于仁爱的诉求更加明显。小说描述中那个阴暗嘈杂的工厂,在资本家一味追求利益的驱动下不停歇地运作着。工厂老板们以个人利益为目的,数次转卖工厂,完全不顾及这种行为对工厂和工人的发展有何影响。以维克为代表的工厂厂长和经理们,对于工人的处境习以为常,毫不同情。为了工厂的利益,他们对丹尼任意处置。对于处于最下层的有色人种工人,维克冷漠的表示这就是正常的供需关系。在这些与她无关的事情中,罗宾没有袖手旁观。她质疑这种模式对工人的影响,谴责工厂领导的种族歧视行为,对丹尼的遭遇表示同情并且设法帮助他。罗宾冲动行事的背后,是她所坚信的“这是每一个关心真理和正义的人的事”,她的行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仁爱的典型范例。

罗宾一针见血地指出工厂的问题:人与人的关系被割裂。仁爱原则要求“做始终属于人类权利范围的事情,以缓解困境和帮助受苦受难的大众”。在她眼里,工厂的管理毫无仁爱可言,管理者的目标中也不存在“幸福”这两个字。没有爱的联结,工厂老板和厂长不会关心工人的福祉,也不认为工人的幸福与他们的幸福相关。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不被认可,也不可能被尊重的。仁爱的缺失使工人工作丧失了主观能动性。他们麻木地工作,通过搞破坏、抗议等行为表达不满,这样更加深了阶级对抗,他们甚至憎恨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后果正是一种警示,即缺乏仁爱原则的经济活动后患无穷。在仁爱的指导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使人们获得幸福,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获得尊严,实现价值。罗宾对丹尼的帮助,则从正面诠释了仁爱的精神。从小说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面对处于底层阶级的工人,罗宾没有歧视,而是平等对待。她多次在维克面前为工人仗义执言,并且希望有一天工人们可以走进大学校园,像大学生一样享受惬意的生活。从她的言语中不难发现,身份的界限是模糊的,工人于她,和大学生并无两样。只有拉近彼此的关系,关心彼此的权益,才是美好的社会。像伯顿·罗伯特所说,戴维·洛奇在《美好的工作》中试图寻找市民与学者之间的共通之处,进而追求两个群体的联合。这种跨越阶级的联结在罗宾身上找到了答案:只有仁爱,才有联结。

在《美好的工作》中,戴维·洛奇描述了一个热爱工作、热爱人的知识分子形象。在他塑造的学者形象中,罗宾是无疑最符合其天主教思想的。罗宾对于工作的热爱,不受经济的干扰,是因为她最终目的不在于经济本身,而是超出经济,使自己的经济行为有意义。同样,她对教职的坚持,对工厂的批判,折射出她在经济活动中对仁爱的诉求。本文通过对罗宾的认同与反对、热爱与抗拒的行为分析,阐释了小说背后的天主教经济伦理思想,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诠释角度。

猜你喜欢
罗宾仁爱讲师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罗宾的心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许珂作品
重庆刀客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肥豆豆的一天
“戈德堡今天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