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物理教育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措施

2020-09-27 23:00张成竹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合作学习初中物理

张成竹

摘要: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通过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由于物理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和抽象化,再加上初中的学生思想还不是很健全,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自己处理,所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学习;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222-01

1.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物理知识。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不同问题的探究、讨论和总结等,实现个性化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实现学生之间的分层次培养,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物理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可以实现对彼此思维和思想角度的启发,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物理知识,解决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其次,符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合作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学习中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不同的分工了解物理实验各个环节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分析自己的思路是否出现偏差,或受其他组员的启发开启新的思路。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会物理教学的作用。最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一个班集体良好的凝聚力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合作,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交流的机会。良好的集体凝聚力对一个班集体的班风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团结协作也会创造出惊喜。良好的班级凝聚力还有利于教师对班集体的管理,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都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2.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2.1 丰富多元化的物理教学课堂。

物理教学课堂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对知识点进行迁移,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教师在讲课之前,要通过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搜集本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初步对本课知识有一个了解。在老师讲课时就能轻松地听懂所学知识点,同时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本课内容,对小组合作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热效应》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搜集本课的相关资料,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观察电热器的构造和发热功率,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学习本课时,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能源转化的设备,例如燃气灶,然后进行小组辩论,让小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探讨搜集到的设备。再通过物理实验,观察电热器的热能转换和使用方法,教师先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进行自主实验和探究学习,让学生能够亲眼看见、亲身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意义。

2.2 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这一点对于合作学习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了恰当的学习时机,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物理知识,更有利于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在遇到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时,掌握合适的学习时机,能够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遇到的难题。例如,在学习《固体融化的温度变化规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对本课知识进行概念上的讲解,然后总结出本课的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探究固体融化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将石蜡和海波进行融化对比,比较它们两个的融化温度以及在不同温度时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根据实验总结出固体融化的温度变化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本課重点知识点,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融化变化规律,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课堂行进行两次实验,肯定时间不够用,课堂的学习时间紧迫,学生要想利用短暂的学习时间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就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进行石蜡相关的实验,总结石蜡的融化温度和变化规律,另一组进行海波实验,总结海波的融化温度和变化规律,两个小组分别完成实验以后,对比实验结果,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学习本课重点知识,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总之,合作学习时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随意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物理问题过多或者发生歧义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去解决物理难题,把握合理的学习时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合作学习。

2.3 选好实验内容,优化实验设计。

教师在物理教学时,要选好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能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学习到物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实验内容更好地展开相关实验,在实验中也会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优化实验设计,更有利于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通过教师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引导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全方位的学习物理知识,更好地投入到物理实验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厚,高向军,王亚伟.“需求牵引式”教学法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教育研究,2019,7(02):174-177.

[2]刘勇.合作探究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6):145.

[3]张新华.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4):33.

[4]肖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9,(41):124.

[5]郑增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模式[J].中外交流,2016,(33):118-119.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合作学习初中物理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