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厚植人民情怀

2020-09-27 23:20徐曼陈晓慧
求知 2020年9期
关键词:依靠人民四史立场

徐曼 陈晓慧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学习“四史”就是为了重温来路和回归初心。纵观“四史”可知,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最大的初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彰显的是浓浓的人民情怀。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就要从历史思维、历史经验、历史实践等方面着手来培育人民情怀,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来践行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一、培养历史思维,站稳人民立场

加强“四史”学习教育,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人民立场决定人民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导向,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坚持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四史”学习教育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培养历史思维,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深入学习历史、研究历史问题、把握历史规律,正确认知人民价值并自觉树立群众史观,坚守人民立场。

培养历史思维,树立群众史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历史学习相结合是我们党思想理论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良好方法。只有不断增强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中培养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意识,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从中深入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只有认识和把握“四史”中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力量,深切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真正明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握历史主线,坚守人民立场。学习“四史”要有重点地抓住和把握贯彻“四史”的“一切为了人民”的历史主线,在系统学习中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纵观“四史”,近百年的中共党史是党团结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不懈奋斗史;七十多年的新中国史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探索史;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史;五百年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则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史,是关于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可以说,“四史”既相互区别、各具特色,又彼此关联、交叉融通,而贯穿其中的一条历史主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四史”告诉我们,我们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要基于对“四史”主线的把握,站稳并坚守人民立场,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从人民立场出发来想问题、办事情。

二、汲取历史经验,坚持群众路线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四史”可以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并从前人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当前实践提供借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忘初心才可以明确目标。我们要在“四史”学习中不断检视和反思自己,从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中寻找初心和使命,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从而坚定为民的初心使命和赤子情怀。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初心使命的具体实践,我们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紧紧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汲取历史经验,紧紧依靠人民。回顾“四史”、总结历史经验,我们更加懂得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之重要,更加明白紧紧依靠人民之重要。考察我们党自诞生始由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才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考察新中国从建立到探索社会主义、从遭受曲折到实现转折的历史过程,正是始终抱着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积贫积弱走向今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考察改革开放从提出到稳步推进、从试点到全面深化的历史过程,正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创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考察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歷程,可以从他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警醒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继续书写精彩华章。

继承优良传统,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要始终坚持和贯彻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意味着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味着我们党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充分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在一切工作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有效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其要旨就在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克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立足人民、扎根群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切身实际,关注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以人民为中心,谱写当下“四史”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纵观“四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被历史证明的、人民的选择。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始终坚守为民的初心使命和赤子情怀正是我们党能够延续百年并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伟大历史奇迹的重要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作为历史的承续者,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筑牢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動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谱写当下的“四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跟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强化宗旨意识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树立公仆意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新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突出位置,做到心中有人民,让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意识成为思想自觉和情感自觉,从而在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处理问题时始终从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出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要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共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深深扎根人民,践行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们要深深扎根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初心使命、人民情怀转化为许党、许国、许民的自觉行动,团结带领人民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检验共产党人初心和党性的一次淬炼。抗“疫”斗争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来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是党团结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结果。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以后,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有效地应对疫情反复。同时,2020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而当前疫情尚未彻底结束,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各种风险挑战频发,这就使得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发展任务异常艰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共同奋斗,在新长征路上共同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本文系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成果

作者徐曼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慧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依靠人民四史立场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试论大别山精神中的人民性
枫桥经验的法治内涵
扬善
人民性: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逻辑起点与价值依归
2019向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