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理念下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0-09-28 01:36朱晓红吴年丽
武术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内容民族

朱晓红 吴年丽

1.吉首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2.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业余体校,湖南 怀化 418000

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是对优秀民族体育教学资源用微课形式对核心内容进行加工、改造与设计,在MOOC理念下建立民族体育现代化微课网络教学平台。为搭建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微课网络教学平台,深入探讨民族体育项目特性与现代网络教学技术的共建发展,对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的实践应用与评价进行调研与问题探讨。

1 民族体育微课程教学课程资源的遴选

表1 部分高校民族体育课程开设情况调查一栏表

根据《教改纲要》精神,对民族体育课程资源从教育改革与总体目标进行分析研究,从教育价值与课程教育意义方面确定筛选机制与原则。在微课程教学理念下,筛选民族体育微课程教学内容,满足教学需求、短小精趣、便于推广的原则择优甄别。通过调研湖南省吉首大学、中南民院、民族体育课程开展较好的高校,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推广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目前高校民族体育项目开展较好的项目有:舞龙舞狮、武术、毽球、跳竹竿、陀螺、高脚马等民族体育项目。

通过多年的实践,这些项目教学评价好、实际应用价值高,让学生得到有益身心健康的锻炼,同时对民族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符合国家教改提倡的校本课程的创新发展策略。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核心理念审视MOOC理念下民族传统体育微课程教学资源的遴选。首先,内容的选择需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及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其次,项目的选择必须是便于推广,符合新时代教学发展的需求;然后,要选择适合拍摄“短小精趣”,能以单一知识点而设计开发的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另外,对民族体育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从选题、学情分析、教学布局、脚本撰写、录制、后期加工、修正等环节应进行合理研讨。民族体育课程教学资源丰厚,适合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目标的特色化教学内容比较多,民族体育微课程教学资源的选择至关重要

2 “MOOC”理念下民族体育微课程的设计

微课程资源设计是以“短小精湛“的教学视频为载体,考虑视频内容设计、学习过程评价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和辅助学习设计,建立民族体育微课程的设计模式。民族体育微课程不同于其他科目类别的教学,实践大于理论、示范多于说教,在微课堂设计中需要教师的教和拍摄、制作有效配合。

2.1 教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对整个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包括视教学的目标、课的构思、教学的特色等,要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程知识的结构分化进行课前总体设计,

微课程视频的教学设计包括微课教学、完成练习、课后思考三个环节,需要考虑包括微课视屏、技术知识练习、问题思考、拓展知识这几方面。主要通过教师编写微学案或拍摄微视频,组织学生观看拍摄微视频或者听讲微课堂,自主学习“知识讲解板块”、完成“作业练习”、思考“探究板块”、阅读“课程资源拓展”的相关资料,完成对内容的课前学习和思考,并提出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或困难。

2.2 内容的设计

视频内容的设计是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整个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打破原有技术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重新整合教学板块,细化核心教学内容。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对整个课堂要有主题思路与总体规划;(2)突出教学特色,选择课堂核心知识点,目标明确,突出重、难点技术技能等问题;(3)设计学生自主练习与拓展巩固的技术知识,提出学生课堂前后应思考探究的问题。内容设计根据微课堂教学需求主要包含细化内容、重组内容两个环节。民族体育微课堂内容设计主要是将民族体育技术技能,以短小精简的形式,让学生在线下自主掌握与学习,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知识掌握的需求。

2.3 随堂知识练习

民族体育课堂的随堂练习主要是技术要点与理论知识层面。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随堂练习与问题思考。随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图片、PPT、音频、文字等多媒体元素,要让学生通过完成“随堂练习板块”的相关题目,检测和巩固对“课堂知识技能要点的理解和掌握。设计“思考探究板块”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设计“民族体育课程资源拓展”的阅读资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练习部分的设计需要紧密结合课堂知识点,简单而通透,可以用文字作答也可以用简小的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现本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2.4 互动设计

互动设计包括线上与线下。线上是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与教师在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这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课前构思设计教学互动环节,一般简少精略,吸引学生学习,达到高效教学目标为目的。线下互动设计可以设计:课后作业、讨论区域、活动区域、通知等板块,让学生随时随地能与教师建立互动交流,满足学习困扰。民族体育微课程的设计还包括教学方法的设计、微课程视屏画面的设计、特色与创新方面的设计等,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从“教”和“学”的多维角度设计,方法要有所创新,精准讲解,教学手段具有创意,在教学设计中寻求课程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特色与创新,让课程视屏内容具有既视感,让学生能快速掌握知识。

3 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的实践应用与评价

3.1 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的制作与平台建设

课程资源的制作与平台建设是微课程后阶段最重要的一步,这关系到课程建设的实践运用。这部分的制作需要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学原理,对民族体育微课程进行有效分类:理论、技术、实验、战术演示、运动欣赏等教学类,根据不同教学类型微课,研讨民族体育微课制作需求,根据需求确定制作方法、流程、所需软件、所需硬件等。另外,根据各校情况也可以与现代科技公司合作,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课程特色制作更专业化、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资源,并在MOOC教育空间的理念下建设民族体育微课程教学平台。

3.2 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的实践应用与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类微课教学资源受专业特性的影响,资源较少。各学校有网站和平台,但缺乏课程教学资源,因此,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的实践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的应用与开发,是在全面普及与发展现代化信息网络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民族体育优秀资源,建设民族体育教学网络资源的现代化,推进高校教育信息网络化教学的发展。首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以校园网络教学为平台,开设民族体育微课选修;然后,在各学校学院网站设计民族体育微课实践教学;最后,规定网络在线学习时间,采用:民族体育应用微课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教学质量反馈与三个步骤开展实践研究,不断检验与反思“民族体育微课程”最合理的实践应用模式。

3.3 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的评价与反馈

近年来,高校注重于课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它能有效检验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教学评价:(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知识技能的扩充,其概念、技术技能的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等;(2)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与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并且构建互动交流等。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学生参与程度的评价。在民族体育微课程资源的评价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将学习内容或训练项目分成若干子任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情景实训环节共同完成总任务。微课堂的教学反馈主要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即教师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疑惑,学生学习的抽查测验。通过反馈了解学生微课自学内容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教师通过网络互动平台(QQ、MSN、微信、微博等)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惑点或者建议,作为课堂教师需要重点讲述与讨论的问题。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内容民族
我们的民族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民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