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

2020-09-29 07:48李宁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中职语文心理健康

李宁

◆摘  要:语文在中职众多学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素质教学提出,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要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和心理不偏离,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然而就当下的情况来看,中职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方式偏差、心理健康教育忽视,因此,如何正确面对中职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已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渗透策略

青少年是树立学生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教学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语文是中职的主要课程之一,占据的总课时较大,并且语文本身就具备较强的思想和价值观引领作用,因而成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中职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及正确的思想引导,就能很好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双重发展。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五育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学生思想认知和道德素质的前提,同时也是素质教学提出的基本教学要求,在中职教学中占据重要比重。学校要想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就需要加大心理教育的渗透力度,将心理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教师方面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落实,为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入到文章讲解当中,一味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严重忽略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文知识不相匹配,其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是在道德情操、心理素质以及科学意识方面的能力十分薄弱,极易出现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心理适应问题,最终可能会让学生的人生轨迹出现偏离,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为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语文老师在理论知识注入的同时,还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成长。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限制因素

1.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来自多方面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较弱,主要表现为教师单方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课程没有较大联系。很多教师都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课程作为两种课程分开指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思想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和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取无关,教师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導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今后成长的有效助力。此外,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较为落后,语文教师还是采用的传统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不能接受及时得到教师方面的心里疏导和价值观引领。

2.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中职语文教师和学生心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认知偏差,心理健康教育不过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有多余的时间还不如多学更多的语文课本知识。这种认知无疑是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轻视,很难在教育中获得更深的领悟或者更大的突破,给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套上了枷锁。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创建出适当的心理教育环境,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建出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尤为重要,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轻易的创建出这样一个环境。老师可以抓住适当的机会,给学生灌注心理健康知识,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正能量”的视频进行心理知识科普,让学生明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侧敲旁击之下,进行心理教育渗透。

2.以学生为本,采用细致的心理辅导方式。语文教师首先要采用更加精细的心理辅导工作方式,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才教育的核心对象,因而教师要将教学重心放置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体验当中,把心理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中去。此外,教师也可以借鉴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逐一的心理辅导,不能让学生的思想或者心态出现偏差,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运用到心理辅导当中,比如当下较为流行的心理咨询的共情技术、倾听方法以及正向引导和积极暗示等,让心理辅导人工作变得更容让人接受,并将这一方式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能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丝毫偏差。

3.丰富心理教育形式,全方位落实心理教育。中专心理教师要坚持精致、精细、精准,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心理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首先是要构建更为精致、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对育人平台体系进行全方位优化。然后充分依托课程、网络、心理等育人平台建设完全,形成合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协同发展,形成全方位的育人结构,尤其是在心理教育方面,在工作格局、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四、总结

语文作为中职阶段的主要科目,承担着极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充分的渗透,避免由于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而流于形式,在课堂中通过充分挖掘心理健康素材、采取细致入微的教学方式结合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睿.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J].才智,2020(15):62.

[2]林婉曦.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5):98-100.

[3]林婉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7):153-154.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中职语文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