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悟性

2020-09-30 06:46郭瑞霞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

摘 要:一个人的审美悟性固然与其天赋、才智、学识及阅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后天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作品展现的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启发他们领略其中韵味,体会其中真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悟性;培养

什么是文学作品中的美?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做过如下表述:“……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由此可见,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之美。而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对美的自发渴望与自觉追求以至自主创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施教者正确的引导。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悟性,对学生个体而言可以帮助他们品鉴、创作文学作品,从国家民族进步方面来说意义就更加重大,这就突显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经典之作,有写生灵万物的,展示自然之美;有写社会生活的,彰显人文之美;也有描写艺术作品的,展现艺术之美。在教师看来,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纷呈万象,风格迥异,读来甘之如饴。可是对学生来说,他们要么觉得晦涩难懂,要么觉得枯燥无味,要么兴趣全无,特别是对于需要背诵的篇章,学起来常常痛苦不堪。这其中的缘由,很多教师认为是跟学生的文学素养不高、阅读量过少、生活阅历简单有关。其实,我们只要悉心研究,便会发现,具有同样知识容量和生活经验的人,不一定都能将审美进行得很完美,所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审美悟性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审美悟性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两首诗中的一首,被历代文人传唱。这首诗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诗人将春江远景与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情景交融、晶莹剔透的诗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潮涨潮落朝夕发生,几乎每个人都能看得到领会得到,但在诗人眼里,大自然的美妙神奇与似水流年及对人生的思索别有一番景象:“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就显示了诗人过人的审美悟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作家要把心中经过艺术构思的“形象”转化为可以言表并被读者接受的语言文字,不仅需要熟练运用修辞方法、操作技巧,更要“物行于心”,也就是要有审美掌握。这也在苏轼的《书蒲永升画后》得到佐证:“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知徽皆得其笔法。始,知徽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诗画同理,若想进入“活水”的高级阶段,就必须揣摩到物的神韵,就要悟出万事万物可能呈现的状态。反言之,如果一个人在创作时没有审美悟性,他就不可能写出动人的上乘佳作。所以这种审美悟性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语文课文还是文章写作都显得难能可贵。

二、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悟性培养的途径

所谓“领悟”,笔者认为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即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津津乐道的名篇佳作感到寡淡无味,就是由于他们没有基于理解的体会,也没有基于体味获取人生的教益,说到底其实就是缺乏审美悟性。当然文章中的“悟性”宗旨与佛家推崇的“空空”是不同的,笔者强调的“悟性”是根据读者自身期待视野中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及借鉴动机的相互联系来达到提高个人文学接受的层次。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审美悟性固然与其天赋、才智、学识及阅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后天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作品展现的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从而启发他们领略其中韵味,体会其中真谛。

(一)教师要充分揭示出作品中蕴含的美,让学生也能领悟到这种美

1. 教师要善于凭借艺术性形象,把作品当中的艺术境界活现在学生面前

一节好课首先要在“先声夺人”,我们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感染他们。如我们朗读李白的《将进酒》时,就应该将喷发式感情融于其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豪气奔放,气吞山河,令聆听者油然而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及强烈的自豪感。读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我们就可以读出诗中洋溢的豪迈坦荡与壮丽俊爽。就这样,学生在教师或抑扬顿挫或低唱浅吟或和风细雨中领悟到作品的魅力。

2. 教师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品来帮助學生领悟其中的社会意义

大历诗人韦应物有一首著名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传神地描写了冷落空寂的情思。从诗面上来说,表现的是宁静野逸的情趣。但我们稍一探究,就会知晓大历时期诗人所处时代的悲凉,多年战乱,繁华过后的凄凉、残破,都深深地刺激着敏感忧伤的诗人。我们在给学生分析时,结合着诗人不胜人生变幻的心境,相信会让学生把作品中包含的韵外之韵,情外之情与社会意义、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二)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作家创作时独特的“留白”,因为每一部作品都不可能事无巨细、不加甄别地统统写于笔下,哪怕是鸿篇巨著也需要凝练、选择性地保留,所以这就对读者的审美悟性提出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那么教师怎样怎样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呢?

1. 教师不给作品下定义,留下一点朦胧,让学生自己慢慢摸索和领悟

例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对此诗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这是爱国之作,有的认为这是诗人怀念亡妻的篇章,有的则认为这是诗人伤感自己不幸的身世,也有的把它理解为李商隐怀念自己已逝的青春年华。那么诗中之意到底是什么呢?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慢慢思考,也许真的会有“一千个读者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模糊的结果也许是最佳的。

2. 教师不能第一时间告诉学生作品的内涵,要懂得把问号留给学生

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他开篇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按通常思维,中国老百姓过春节一般都是新年新气象的,但在作家笔下,“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的祥林嫂出现了。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在《祝福》中是渐变的,一开始“两颊还是红的……顺着眼……”;后来丧了新夫,失去孩子,“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尤其在鲁四老爷的断喝击碎她的梦想后,“仿佛木刻似的”,直至走向死亡。到底是谁导致了祥林嫂的悲剧了呢?鲁四老爷?婆婆?柳妈?还是笼统的封建礼教呢?学生思考后,教师再加以总结,相信他们的审美悟性会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得到升华。

3. 强化学生“通感体验”

这种表现作家对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的艺术手法,往往会在学生那里得到相同的感觉,引起强烈的感官反应。如我们熟悉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人在描述客观事物时运用形象生动的文字将人的各种感觉互相交错沟通,将不容易感知的转化为可以接受的,从而产生具体的审美效果。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写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首诗就以通感的艺术手法,把人的感官中的听“笛”转换成观“梅”,把思念故土的乡思融合在壮美辽阔的关山之中。

(三)引入意境,引起共鸣

那意境究竟是什么呢?《文学理论教程》对意境是这样定义的:“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所以讲授和剖析意境并非玄而又玄,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一定会让学生真切实在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这种感觉是有质感的,甚至是可以触碰得到的,这也是培养孩子们审美悟性的关键。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受戒》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飞远了。”短短百十字,却能将读者带入清新明丽的江南水乡。对生活稍微有点感知的学生,他们一定可以感悟到诗中描写的景与人的关联之处。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及时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美。《受戒》描写了一幅“桃花源”般宁静自由的优美画卷,一个温情浓郁的人性世界,读来舒适清新,恰似“人间至味是清欢”。当教师帮助学生全方位、立体了解文章的意境后,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这种动态活泼的为文风范和质朴本色的叙事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共鸣”。

(四)剖析构思,体会真谛

好的文章往往有别具一格的思路,精美的构思,而这种思路和构思能把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瑰丽的想象严谨地融为一体,唤起人们的美感。更巧妙的是有些好文章铺设两条线索,明暗交替,形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构思美。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悟性,不能只建造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沿着作家的写作思路去追寻。

三、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悟性培养的可行性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座充满美与幻的艺术殿堂,其间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體现着娴熟巧妙的写作手法。一旦融于其中,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而当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悟性并取得成效后,学生必将对文学作品中呈现的自然、社会与艺术之美产生别样的领略。不仅如此,这种对学生审美悟性的自觉培养,必将会把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甚至主动地发现美、创造美、丰富美。基于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悟性的培养应该更加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郭瑞霞,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