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0-09-30 06:46苏桂霞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小学核心素养语文

苏桂霞

摘 要:小学时期的教学活动,是对学生开展基础性的教育,是学生探索文化知识的初始阶段,为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促使学生认真听讲,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发展自身思维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文章将重点探索在核心素养下,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小学;教学

一、 前言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基于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增强课堂实效性。教师在核心素养下开展教学活动,应注重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构建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融入语文知识探索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增强课堂有效性,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但是现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却不注重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并不能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语文教学同仁进行积极的探讨。因此,首先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正式的讨论。

二、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够重视

语文教学活动正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激发的过程。但是现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却急功近利,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相应的要求,但是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不甚关注。在课堂之上讲解具体的语文内容和解题技巧,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亲自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没有进行积极的培养,使得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力度不足的现象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改变。

(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存在一定的问题

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学习状态都需要语文教师进行积极的调研活动,才能更好地做到成竹在胸,从而对学生施加良性的影响和提供积极的帮助。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之下不注重和学生做朋友,在课堂之上不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进行具体的了解。同时也由于年龄和心理上的差异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存在一定的隔阂。在课堂之上,语文教师进行具体知识的讲解,学生忙着记笔记、忙着认真听讲,看似你来我往有条不紊,实则双方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不十分的密切。甚至于一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投机取巧式的语文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育。对于语文课本教材的运用程度和挖掘程度也各有不足,需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之下,对于课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探索。

(三)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使用不够有效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知识学习,而在此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和相应的信息技术就派上了用场。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没有相应的了解,只是单纯地将其作为展示教学视频和PPT的工具而已,不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相应的备课活动,甚至有的教师盲目地运用信息技術,将所有的备课任务都交给多媒体去完成,没有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进行积极的备课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甚至有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授课活动,仍然在凭借着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率在逐渐地降低。

三、 构建优良教学氛围,以培养核心素养

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构建优良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激发自身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自主地融入语文知识探索中,挖掘自身潜能,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深层次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转变自身的态度和角色,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构建优良、积极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由被动学习语文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增强课堂实效性。教师在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下,开展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促使其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不能限制学生想象和表达。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基于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为学生构建优良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能够激发自身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自主地融入语文知识探索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发展。

四、 促使学生发展提问能力,锻炼创新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下,教师开展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应优化教学方案,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锻炼其创新意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语文知识探索中,培养自身的核心素质,进行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究和思考,促使学生能够激发自身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自主地融入知识学习中,锻炼自身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整合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进行及时的应变,对于学生所提出的天马行空的问题要进行积极的解答,而不能冷处理。甚至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课下时间对于相应的课堂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地进行同学间的合作沟通。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提高自身的问题处理能力和问题寻找能力,进而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五、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下,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包含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发展。教师在基于核心的素养下,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地结合教材,以其为指引,促使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对语文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地融入语文知识探索中,依靠语文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自主地探索语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发展。语文教师更应当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课本资源的挖掘工作。对于课本教材可以做到积极探索,不遗漏每一个模块,不遗忘每页的内容,从而让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可以得到真正的培养。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会更加的紧密,语文教材资源的利用率会更高。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应借助语文教材,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科学意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核心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