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汇报交流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9-30 06:46孙燕燕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

摘 要:小组合作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组合作这一方法得到广泛的推崇和运用,将其运用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由于其课堂效果显著,因而被广大教师热捧。但在实践中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一开始兴趣浓厚,但过不了多久,他们的学习欲望就会逐渐降低,究其原因,除了低年级学生自控力较差外,主要是因为汇报交流方式单一,从而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活动呢?文章就这方面的话题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其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低年级数学;汇报交流

一、 引言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依赖记忆和模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见,小组合作是推動新课改进程的主要手段。它改变了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加主动地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小组合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把握合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汇报交流这一环节,它是合作学习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着合作的质量,更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充分把握。

二、 做好汇报交流工作的充分准备

(一)培养骨干

小组合作一般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小组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在每组中培养汇报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成员树立榜样,起到带头作用。具体在工作中,教师可以从每组中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入手,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教会他们展示的先后顺序,安排好展示的步骤,只有展示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听的学生才能听清楚,才能取得理想的汇报交流效果。在这些榜样的带动和示范下,其他学生会逐渐被带动,最终出现人人参与的局面。

(二)选拔小组长

小组合作是一项团队活动,需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否则合作活动将是一盘散沙,小组成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合作学习大打折扣。因此,选拔组长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汇报交流顺利进行的保障。首先,教师要选出责任心强、发言积极、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其次,组长虽然是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但他们毕竟年龄较小,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在组织汇报交流时会不知所措,面对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教师要对组长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组长的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才能带动组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汇报交流。培训工作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 合理分工

组长要按照组员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工。如让性格活泼、基础扎实的成员汇报操作环节,性格内向、书写较强的成员汇报表格、报告等。这样每个组员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实现个性发展。

2. 督促组员主动汇报交流

组员在组长的监督下积极交流,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每个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培养组员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意识。

3. 有序安排

为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和作用,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合作理念,组长要有序安排交流顺序,避免合作交流成为个别学生显示的平台。如组长可以先让每组的学困生发言,其次是中等生,最后是优秀生。也可以先让会的组员说,不会的认真倾听,听完后再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发言,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 灵活协调

合作交流是不同思想的碰撞、是不同理念的融合,因而在这一过程中组员之间会产生意见分歧,这时组长就要灵活协调,避免意见分歧上升为矛盾冲突。可以让持有不同意见的组员说说理由,小组成员投票赞同。当组员回答正确时给予掌声鼓励;当组员回答错误时,给予安慰和引导。当出现冷场时,组长带头先说,带动和感染组员。

5. 归纳整理

组长要将组员的不同意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整理后向教师汇报,为教师的授课提供素材。培养组长的组织、归纳、协调等能力,确保汇报交流的有效进行。

(三)多元评价

汇报交流是对合作结果的展示,是小组成员智慧的结晶,因此,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和评价。对内容进行总结,对展示方式进行评价。评价要善于发现优点,委婉提出不足,避免打消学生汇报的积极性。

三、 小组汇报交流的方式

(一)新授课

1. 解决问题课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一课时,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通过交流对估测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找到估测“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的方法,如步数估测法、时间估测法、站点估测法。汇报时就可以派小组代表汇报,再由其他组员补充。

2. 计算课

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一课时,对于“44×25”的简算算法,可以先让小组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并汇报。他们分别将44分解为11和4的乘积和40与4的和,再分别利用乘法结合律和分配率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更多做法,如将25分解为5与5的乘积或者20与5的和,利用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计算。针对这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最优解法,深化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三)几何图形课

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可以让小组中的三人汇报展示,第一个学生讲如何通过测量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第二个学生讲如何通过剪拼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第三个学生讲如何通过折叠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最后小组长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总结性的陈述。

(二)练习课

练习是巩固基础、内化能力的主要方式,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同,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共性错误让小组中做错的学生将错误做法板演到黑板上,组织小组成员对这一错误做法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指出错误,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让正确的学生概括总结。

(三)复习课

复习是对知识归纳整理的过程,由于其内容多、知识点杂乱无章,因而更适合小组合作。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先让小组4名成员全部上台汇报,小组成员分别汇报他们对知识的梳理结果,其他组补充。最后由本组总结全面的学生概括总结。

通过采取这样的汇报交流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們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不仅如此,各种思维在抨击中发散了学生思维,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 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交流中的作用

虽然汇报交流的主体是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做“甩手掌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各项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在汇报交流时会遇到各种困难,作为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合作汇报交流的高效进行。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一)督促作用

在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应深入各小组之间,巡视、督察,一方面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还可以观察介入,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比如当小组交流的话题偏离主题时要及时阻止并将其带回话题中。当小组合作交流无法进行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当交流出现矛盾时,教师要及时调整。

(二)指导作用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而在汇报交流时很容易流于表层或出现思维障碍,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指导,疏通学生的思维,将他们引入深层次的思考中。让学生通过汇报交流拓展思维、发散思维,真正有所提高。

(三)制定汇报交流规则

汇报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的机会和平台,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想法。但这项集体活动需要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有序地进行,否则汇报交流就会乱成一锅粥。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小组合作的属性制定相应的规则。如倾听规则、交流规则等,提高汇报交流的有效性。

首先,在别的学生汇报交流时其他学生要注意倾听,听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听的过程也是思维交流的过程,若听出问题或有持有不同意见,不能打断发言,而要等汇报完毕后再提出来。这样既可以保证汇报的顺利进行,又能让学生养成倾听、质疑的良好习惯。立体交叉的课堂模式也随之建立起来。

其次,制定记笔记的规则。好脑袋不如烂笔头,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无意识记忆显著,在倾听的过程中很容易遗漏重要信息。因此,教师要制定记笔记的规则,让学生将听到的关键词、重点内容、不理解的知识等记录下来,事后对笔记内容进行第二次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便于学生向其他同学学习。例如,当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那些新颖的算法记录下来,拓展思路。

最后,制定汇报规则。如汇报时要说过程方法,不能简单地只说结果。并且要用提示语,已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这样通过教师的参与指导,大大提升汇报交流的效果。

四、 结语

总之,汇报交流是小组合作的主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有充分的了解,并能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优化这一合作过程,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自由平等地进行数学交流,改变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数学教学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赵正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J].中华少年,2017(33).

[2]刘晓汾.高效小组合作,“玩”出语文课堂新花样[J].当代教研论丛,2020(4).

[3]陈亚辉.问题驱动 自主探究:构建凸显“问题意识”的小学数学课堂[J].学周刊,2020(4).

[4]高燕,冉俐雯,高飞.基于任务自主选择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

作者简介:孙燕燕,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小学。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复述策略
试论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