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志在于善俗 善俗本于教化

2020-09-30 06:46陈宝华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教育幼儿教育

摘 要:2005年,中宣部等五部委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特别强调了传统节日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相关部门单位应当通过节日的契机,精心组织节庆活动,以此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途径。幼儿的德育教育则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部分。文章主要通过展示我园开展的节日德育活动,对传统节日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教育;德育教育

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应当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影响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同时,由于传统节日具有民族认同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审美教育功能等多种教育功能。在传统节日的特殊氛围下,幼儿能够明显受到节日氛围的影响,在节日的背景下对节日文化当中尊敬长辈,团结邻里,缅怀先祖等优良文化元素有着很强的吸收能力。

我园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围绕科学性、生活性、与社区、家庭结合等原则,在传统节日背景下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今年上半年特殊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园也探索了线上开展节日德育教育的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 紧扣核心价值,弘扬节日美德

我园所开展的传统节日德育教育紧紧扣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与公序良俗教育,并根据各个节日的特点确定德育教育的侧重点。例如,重阳节注重树立幼儿孝敬老人的意识,元宵节、中秋节培养幼儿的家庭意识,端午节进行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之所以强调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德育教育,是因为传统节日本身就是传统美德的主要传承载体,而不只是普通的节庆活动。围绕着每个节日既定的主题以及有侧重点的道德观念培养,笔者再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活动情景。以重阳节活动为例,笔者围绕“尊老”的主题,邀请我园退休老教师与幼儿的祖父母来园参观,与幼儿共度重阳佳节。我园组织幼儿为长辈们诗词朗诵、歌曲表演、童谣演唱等节目,另外还在表演节目之后让爷爷奶奶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小游戏,这些节目让老人们会心一笑,最后幼儿们将自己制作的一些小礼物送给长辈们。这一系列的活动中,长辈们能够感到暖心,也让幼儿们在付出当中看到尊敬长辈的意义所在。

传统节日不只是传统美德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国传统节日大多伴随众多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例如:屈原的历史故事,春节的年兽的传说,中秋节的嫦娥奔月传说。这些富有趣味的神话传说往往是幼儿乐意去了解,去接受的。在当今自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这些神话传说也经历了各种形式的二次创作,笔者不仅能够使用传统口授故事的方式展示神话传说,还能够通过图片,绘本,以及短视频等等方式更加高效生动地展示传统文化当中独具魅力的一面。可以说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这种喜闻乐见的内容,有助于在幼儿的意识中映射出具有标志性和独特性的文化符号。

二、 营造节日氛围,走进生活情景

幼儿园具有打造活动平台,营造节日氛围,创设生活情景的独特职能,因此园方应当提供相应的环境以激发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每逢传统佳节,笔者都会在幼儿园内布置相关的装饰作为增进节日氛围的点缀。在节日活动当中,笔者也鼓励幼儿自己制作相关的手工艺品装扮教室,例如在春节活动当中,笔者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新年主题的摆件,挂饰,灯笼,墙画等简单的手工制品;在端午节活动当中,笔者让幼儿画龙舟,做龙舟,并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地用不同的传统文化符号装点自己的龙舟作品。幼儿关于节日的独特记忆正是在氛围的渲染中逐步养成的。

同时,我园的节日德育活动也注重营造节日背景下的生活情景,和幼儿们再现节日当中的民俗活动,让节日文化元素不仅“摸得到”,更“做得到”。端午节活动当中,在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的基础上,我园开放了厨房的部分区域,让幼儿们参观厨房工作人员制作粽子的过程,还特别准备了部分粽叶,糯米等,让幼儿们在厨房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自己包粽子。除了动手制作美食以外,我园还安排了制作香囊,缠五色线等传统的民俗活动。类似的,在冬至日的节庆活动当中,我园厨房工作人员用蔬菜汁和糯米粉和面团,让幼儿们在做好安全卫生措施的情况下搓汤圆。幼儿们做好的汤圆被送去厨房,午餐时间便能够品尝到自己亲手做的汤圆,既体会了动手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

三、 加强家校互通,亲子携手同行

我园所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强调家校互通,所有德育教育活动所收获的成果都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努力而得到的。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只有在家庭,社区,幼儿园等多方面的充分互动当中,幼儿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发展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我园十分欢迎家长们以及其他社区工作者参与到幼儿园所举办的活动当中。以春节为例,春节也是一个寓意着“阖家团圆”的节日,因此“亲情”的德育教育十分适合穿插在新春的节日活动当中。我园的新春迎新活动以亲子游园的形式展开,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增进亲子感情,加强家园共育。在这次的主题活动中,笔者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新年主题的摆件,挂饰,灯笼,墙画等简单的手工制品。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在制作手工制品时主动地去了解到与春节文化有关的各种元素,同时也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与家长相互合作,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这也将成为幼儿关于春节的美好回忆。

当然,家长在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充当陪伴者的角色,在幼儿基本道德观念尚未成熟的时期,家长也应该承担起德育教育中“引路人”的角色。对于大多数的幼儿来说,今年的清明节格外的特殊,对幼儿们而言这是第一次经历全国规模性的哀悼活动。在这样一个有着特殊氛围的清明节中,园方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为家长承担主要角色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许多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或许还很难理解“烈士”“牺牲”这一些词汇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家长应当告诉幼儿这些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普罗大众的生命健康,使得人们的生活能够回到正轨当中。同时,笔者也号召家长引导孩子听一听鸣笛声,看一看降半旗,进行三分钟的默哀。这些简单的活動或许可以让孩子们初尝生命的厚重与深沉。

四、 依托信息平台,发挥网络优势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无法按照原计划开展,我园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做出了许多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探索与尝试。在疫情爆发之后,我园各个教学班也通过微信群的形式有效地进行线上交流以及举办线上活动。以微信群聊为平台,幼儿的家长能够分享幼儿参与活动的照片,视频以及相关文字内容,使得德育教育的开展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受到严重影响。在网络交互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线上交流平台会在幼儿教育当中越来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幼儿本身需求的角度来说,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是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所诞生、成长的一代人,其学习能力的需求也早已超越了早期幼儿教育所侧重的读写算,还需要更深层次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沟通技能、合作技能以及创造力和创新技能,因此这一代的幼儿也不得不需要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掌握技能。这也是对新世纪的家长与教师的考验,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正在走向成熟的网络资源与教研经验的共享使得教育方式也更快地走向成熟。

得益于网络平台交流的广泛性、时效性、多元性,我园本年度的线上德育活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果。以元宵节为案例,今年的元宵节期间也正是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时间,笔者便呼吁家长利用在家隔离的机会,运用在新春迎新活动当中学会的制作灯笼等手工艺品的技巧,自己在家制作元宵灯笼并上传到班级群开展线上“赏花灯”活动。同样,依托线上互动的形式,由家长和老师们出题举办“灯谜大会”,在寓教于乐的灯谜当中缓解幼儿在家的烦闷,拓展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说这个足不出户的元宵节,幼儿们过得一样精彩。

五、 点滴影响幼儿,滋德育于无声

总的来说,在我园所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传统节日背景下的幼儿德育教育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幼儿的积极参与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成效。一方面,大多数幼儿都对传统的节庆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节日举办的相关活动中去。传统节日特殊的氛围以及节日特有的文化元素都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幼儿在参与活动时,收获的不仅有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历史、民俗、文化知识,同时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在文化自信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从幼儿时代就开始的文化熏陶对于幼儿未来健全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节日德育教育对家长、幼儿与教师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且三者之间对此的认同度很高,这也与教学实践经验相吻合。在这些活动当中,幼儿们收获的不只是快乐,更是成长。这种成长也是全面的,多维度的。相信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播下的每颗小小的种子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落地开花。

参考文献:

[1]李浩.幼儿园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楼晏卿.幼儿园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进行民俗传统节日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邓莉,彭正梅.面向未来的教学蓝图:美国《教学2030》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37-45.

作者简介:陈宝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第二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德育教育幼儿教育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