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角色,深化自我修炼

2020-10-09 11:14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2期
关键词:广州市校本课题

“学无止境,勤则可达。”陈丹琳一直秉承这个原则,她不仅注重对工作管理经验的提炼,还注重对自身专业的锤炼。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高的觉悟育人,这是她给自己的重任。

2019年3月,陈丹琳调任广园小学,任校长、支部书记。当了多年的校长,陈丹琳深知教师对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她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教师在专业成长上一个都不能少。而作为校长,她会在前面领着老师们走,也会在后面推着他们走。

來到广园小学之后,她十分注重教师的培养。扎根课堂,推动“校长听课”常态化,定期检查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对于薄弱老师,她还会蹲点班级,跟踪听课,实时反馈。她鼓励教师们用自己的特长去开发校本课程,如果教师们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学校也会创造机会让他们学习。她说:“学生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们的福气,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因此,学生的很多表现中会带有老师的烙印。”她还通过主题教育、师德建设、班主任技能培训、开展德育特色活动等策略,将良好的德育理念扎根于每位老师与学生的心中,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她的领导下,广园小学先后获得“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广州市白云区品牌选树学校等”荣誉称号;刘希老师获2019年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胡华老师被评为2020年广州最美教师;刘希、黄海珠、潘焕仪老师被评为“广州市新一轮骨干教师”。而她对自己也是一向要求严格,一丝不苟,除了学校的教学与指导工作,她还坚持参加各种高端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自己。参加“第四期全国优秀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省名校长培养对象”、首批市“教育专家”及“教育家”培养对象研修等活动。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作为名校长,她谨记自己的责任,常通过执教专业的公开课为年轻教师做示范,与其他教师交流共成长。她多次主持校本培训,如,《如何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如何与家长沟通》等,助学校、教师发展再上台阶。目前,她已开设20余场讲座惠及师生,公开发表9篇论文,3篇发表于核心刊物。出版2部专著,2部编著,成果分别获省二等奖、市培优项目、区德育成果一、二等奖等。

此外,她长期担任市、区督学,现被聘任为广东省督学,受聘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职教授”“省校长培训中心客座教授、指导专家”“市学校校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导师”等。她曾多次受邀为专家,参与省、市多项校长、教师培训项目结业考核及市“班级文化建设示范班”评比等活动。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其中,广州市“十一五”《“谈天说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广州市“十二五”《智慧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及修炼策略研究》为广州市重点课题,《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策略研究》为省级课题,2项高研班课题均已结题。目前,她主持的市级课题:《通过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品牌发展的研究—以广园小学为例》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

令人敬佩的是,她时刻不忘对农村学校的帮扶,多次到梅州、连州、龙门、德庆、怀集、清远、韶关、雷州、荔波等贫困地区送教,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担当不同的角色,是对我的历练,也是对我教育生涯的外延和拓展。”陈丹琳说。

猜你喜欢
广州市校本课题
麓湖春天观景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