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及应用

2020-10-11 05:31徐双枝朱金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药剂学学习效果动力学

徐双枝,朱金燕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安庆 24605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实用型学科,具有高度交叉的特点,是我校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由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独立的系统组成。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ADME(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ADME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1]。

本课程教学力争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从事新药研究开发、合理制药、保证安全用药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是我校药学专业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大二学年必修课,是专科生药学教育后期学习课程,涉及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理学等多门学科基础知识,所以是一门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实用型课程。本课程内容对药物研究开发和临床药学实践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目前,我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1 文理科生比例失调

药学类专业课程学习需要化学基础知识,而我校药学类专业文理科生比达到2∶1,文科生化学基础薄弱,学习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各种参数的计算难度很大,仅靠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掌握主要内容。而且本课程各个章节环环相扣,知识点交叉融合,内容抽象不好理解。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知识链的断裂,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大大影响后续知识学习。在新的招生政策(只招理科生)执行前,我校药学类专业文理科生兼收,文科生对主要内容很难消化、吸收、掌握。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2 内容和学时不匹配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内容繁多,又与其他学科高度融合,学习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药物动力学部分,主要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ADME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知识点概括,更不可能对不同模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详细讲解。受学时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影响,教师只能选择单室模型中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后利用血药浓度数据计算参数内容进行讲解。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和学时安排能保证本课程教学效果,但在目前学时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式,不论是教学内容的学习还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1.3 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多元化对学生学习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我校采取期末考试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养成了考前突击的习惯,学生的学习重心不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而是期末考试前对知识点的短暂记忆,通常考试结束后又抛之脑后。平日表现集中考查学生出勤率、课堂提问和讨论情况等,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长期实施形式固定且单一的考核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 混合式教学的特点

混合式教学是在传统面授的基础上,依托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将传统课堂面授、实操训练、实验教学等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深度融合。线上学习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还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不受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约束,同时可以记录学习行为,用于评价学习效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运用学习分析技术,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时学习记录和即时评估,还能为教师提供改善教学质量的决策依据[2]。

混合式教学是自主学习、接受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混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种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的优势,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期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3]。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基本观点、根本看法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所强调的,可在实践中很难真正坚持,如学生预习、自学情况等均没办法考量。而混合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课前练习完成预习,通过答疑讨论、成果展示等优化课堂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浏览网站等进行课后拓展,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在线学习时长和练习题完成情况给学生客观评分。最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进一步优化本课程网络平台建设[4]。

2.2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中不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计划,都围绕学习这一中心。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校教学周安排,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内容整合成生物药剂学(11周)、药物动力学(6周)两个模块。生物药剂学模块主要介绍影响药物ADME四大体内过程的因素,影响因素有相同也有不同,在后期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讨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药物动力学模块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各类公式和参数计算复杂烦琐、晦涩难懂。但是药物动力学与新药研发、临床评估、合理用药等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本模块教学内容设计突出重难点,线上教学增加经典实验,通过观看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应用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

2.3 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传统评价体系侧重于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课前预习、学习过程和课后总结反思进行综合评价。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线上学习成绩占60%,线下学习成绩占40%(见表1)。

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时段的学习情况,以实现学生自主预习、复习与知识拓展的目标。

表1 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3 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开展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混合式教学,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前6个章节为生物药剂学部分,文字性强,较容易理解。从第七章开始学习药物动力学,这部分内容涉及高等数学和抽象模型,对于文科生来说理解及掌握难度相当大。药物动力学理论涉及药物的ADME四大体内过程,新药研发中对学生要求很高,需要做生物利用度等整体实验。而我校暂时还没有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导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无法满足学生需求[4]。

线上学习给线下难以实施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可将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药物动力学实验(如大鼠在体肠吸收中的动力学研究、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测定等)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步骤的合理性以及实验条件的选择等进行提问。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查看视频学习时长和问题回答正确率了解学生对实验精髓的掌握情况,并客观给出学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分数。线上实验教学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基础操作和原理,更契合本课程发展需求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4 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方案

开展混合式教学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构建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评价体系[5]。

混合式教学包括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面授教学,线上与线下教学时间比为4∶6。学生利用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教师在线下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时长和练习题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环节[6],对学生疑惑之处重点讲解、重点分析,保证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效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在混合式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通过节点、线条以及简洁明了的图形,理清教学内容结构,将各知识点连成一个知识网络,使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层次更加清晰、逻辑结构更加严谨,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8]。以第二章“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为例,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教学思路,突出重难点,更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见图1)。思维导图突破以往“填鸭式”教学的局限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强化理解和记忆,从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领悟能力。

4.1 课前导学

授课教师提前上传教学资源,包括思维导图、导读PPT、10分钟左右短小精悍的视频、练习题,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导读PPT进行预习,导读材料中设置练习题,用以检测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在教学平台查看学生学习时长、答题情况,有利于在线下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细讲。这种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的习惯。

图1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混合式教学思维导图

4.2 课上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提高课堂参与度。以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为例,本章需要学生掌握影响非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在课堂讨论中,可以将学生分成7组,每组代表一种非口服药物吸收途径,如注射给药组、吸入给药组、皮肤给药组等。7组各准备一次5~8分钟的PPT汇报,组内成员和其他组学生可以根据PPT展示和讲解情况给汇报人及该小组打分,此项分数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分。这种讨论方式可以督促学生课前对内容进行预习和思考,通过主动学习和探索提升学习效果。

4.3 在线测试

课前导读内容需要学生自主完成,但是在观看短视频和学习导读PPT部分学生可能会快进,投机取巧完成任务。在线测试可以消除这一弊端,在线测试时间由授课教师提前1小时公布,测试题目均从已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每个学生的试题不同,避免了相互抄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系统自动保存并提交。

4.4 科学评价

传统教学考核仅仅依靠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考核办法相对单一。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和课堂考勤,平时作业由于内容相同,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导致平时成绩评定有失公平公正,而期末考试学生普遍通过死记硬背方式来应付。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7]。传统评价方式侧重于学习结果,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具有及时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有效弥补了传统评价方式的缺陷。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我校药学类专业专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探索。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混合式教学已初显成效,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更高,独立思考能力也明显提高。

混合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需求。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我校从2019年开始探索混合式教学,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只有从教学平台建设、配套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和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转变、教学管理改革以及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9],才能有效、持续推进混合式教学。

猜你喜欢
药剂学学习效果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针对药剂专业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