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2020-10-11 05:31金雪艳杨春斌莫兴邦杨国明余文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方舱中度医务人员

金雪艳,杨春斌,莫兴邦,杨国明,余文娟

(1.金昌市人民医院,甘肃 金昌 733030;2.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甘肃 兰州 730000;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公众易出现焦虑、疑病、恐惧、愤怒、抑郁、困惑、失眠等状况。在这个特殊时期,疫情不仅威胁着人们身体健康,还使人们心理处于焦虑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特别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笔者作为甘肃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确诊患者的心理与行为,更为有效地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和疏导,更好地开展当前与今后的疫情防控及心理疏导工作,在进驻方舱医院后,对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某区已确诊的轻症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研究,分析患者心理特点、行为方式及应对方式,并从心理建设与防治角度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资料是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金昌市社会心理学会联合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等机构联合编写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心理特点、行为方式及应对方式等方面,调查对象主要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某区已确诊的轻症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截至2020年2月18日12时,计划调查100人,实际调查88人。回收有效问卷中,患者56份,医务人员32份。

本次调查群体中,男性占35.0%,女性占65.0%;年龄在18~25 岁、26~35 岁、36~45岁、46~55 岁、56 岁及以上的人数占比分别为7.1%、17.9%、33.9%、23.2%和17.9%;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8.9%,大专学历的占19.6%,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7.9%,研究生学历的占3.6%;职业中,学生占1.8%,教师占1.8%,私企或民企员工占26.8%,医务人员占5.3%,事业单位及国企员工占3.6%,社区工作者占3.6%,社会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及无业者占57.1%;婚姻状况中,未婚的占8.9%,已婚的占85.7%,离异的占3.6%,丧偶的占1.8%。

1.2 方法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心理与躯体症状(认知、情绪、行为方面、身体感受)和心理应对方式。针对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已确诊的轻症患者,对其疫情期间的心理、躯体症状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对其出现的较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科学分析,并给出相应心理应对方法及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以减小疫情对患者心理的干扰,帮助和指导患者稳定情绪,使患者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应对疫情。

2 结果

2.1 中度—严重患者主要情绪特征

调查问卷将患者负面情绪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严重5个等级。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整体情绪状况良好,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34.5%的患者出现轻度负面情绪,有13.3%的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为中度、重度、严重3个等级的患者出现烦躁、紧张、神经过敏、害怕、孤独、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见表1),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应引起重视。

表1 中度—严重患者主要情绪特征

2.2 中度—严重患者主要躯体症状

调查问卷将患者躯体症状同样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严重5个等级。调查发现,患者表现出的主要躯体症状为身体疼痛、精力下降、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其中28.6%的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睡眠问题,20.8%的患者出现精力下降、疲乏等问题,13.7%的患者出现恶心、食欲下降问题,11.3%的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头痛、胸痛、腰痛、肌肉疼痛等问题,3.1%的患者有摔东西和伤害别人的冲动(见表2)。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给患者情绪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睡眠、食欲等,应引起重视。

表2 中度—严重患者主要躯体特征

2.3 患者应对疫情的方式

关于患者应对疫情的方式,调查发现,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客厅方舱医院47.7%的确诊患者选择自我排解、倾诉、参加活动等积极或者相对积极的应对方式,33.6%的患者选择自责、独处等消极及相对消极的应对方式(见表3),说明这部分确诊患者心理援助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正确的应对方式。

表3 患者应对疫情的方式

3 应对策略

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部分患者有较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对此,作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务工作者,在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金昌市社会心理学会、金昌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支持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缓解或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

3.1 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心理干预的接受程度

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通过张贴海报、广播、制作宣传资料及横幅等,宣传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及科学的自我调节方法。例如,引导患者接受现实,接纳负性情绪,提醒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作息习惯,增强心理免疫力,引导患者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访问结果显示,重视心理建设、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占比从最初的16.1%提高到70.0%。

3.2 临时组建心理援助应急服务小组,为患者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在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金昌市社会心理学会、金昌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支持下,临时组建心理援助应急服务小组,成立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尤其针对那些负面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或工作,且自己无法疏导的患者,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要提供线上及线下指导。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以及科学的心理学设备,对存有心理问题的确诊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中,有82.2%的患者认为心理干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见表4)。

表4 心理干预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3.3 积极开展各种放松和自我调节活动,改善患者情绪、睡眠状况

作为和患者并肩作战的医务人员,要加强与患者走心的沟通,给予患者安慰和关怀,疏导其不良情绪,同时时刻提醒并督促患者保持规律生活作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组织医患开展室内活动,如广场舞、八段锦、乐眠操、太极拳等健身活动,播放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的正念、冥想训练音乐,增强身体及心理免疫力;制作信心树,写上宽慰和激励自己的句子进行自我正向激励。在对患者的回访中发现,适当的室内活动和正向的自我激励对于改善患者情绪、睡眠状况有积极作用,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及认可。

3.4 重视心理及情绪疏导工作

对32名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务人员情绪及躯体状况良好,但也有26.1%的医务人员出现轻度负面情绪及躯体症状,更有6.5%的医务人员出现中度以上的负面情绪及躯体症状,如孤独、神经过敏、精力下降、睡眠不好、食欲下降等。因此,对一线医务工作者进行心理及情绪疏导尤为重要。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让医务人员安心地服务于患者,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

猜你喜欢
方舱中度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方舱日记
小米手表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