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11 05:31张兰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意愿问卷养老

张兰青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根据《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缺口达900万人,难以满足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养老护理人才需要、卫生事业持续发展需要和群众维护自身健康需要[1]。为了解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养老护理从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项目组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以期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及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皖西卫生职业学院2015、2016级专科在读的护理专业学生120人,其中2015级52人,2016级68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0.24±0.73)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对养老护理行业的认知状况、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720,可用于测评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2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调查结果

53.33%的护理专业学生表示愿意将养老护理作为固定职业(见图1)。

图1 学生将养老护理作为固定职业的意愿调查结果

2.2 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养老护理从业意愿与是否为独生子女、能否找到工作、是否有正式编制、能否获得比普通医院高的薪酬、工作所在地是否符合期待等呈显著正相关,与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是否和老年人同住、小时候被谁照顾、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验、是否学习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等没有相关性(见表1)。

表1 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养老护理行业的认知喜忧参半

调查显示,80.00%的学生对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养老护理工作社会地位并不低(80.84%),但也表现出对现阶段养老护理工作的担忧。86.70%的学生认为养老护理工作责任重、压力大,56.67%的学生认为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46.66%的学生认为养老护理是一份又脏又累的工作。同时,部分学生认为养老护理人员待遇差(65.83%),养老护理行业缺乏高层次专业人员(70.00%)。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养老护理不仅仅是对老年人群的生活照料,从业人员还需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96.67%),需要耐心、爱心和细心(99.27%)。

3.2 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

调查显示,53.33%的学生表示愿意将养老护理作为固定职业。在有正式编制(81.67%)、能获得比普通医院高的薪酬(85.83%)、工作地符合自身期望(86.67%)等条件下表达出更强的从业意愿。同时,在有养老护理从业意愿的学生中,77.50%的人来自农村,独生子女占15.00%,与老年人同住者占41.67%,有照顾老年人经验者占49.17%,小时候被老年人照顾者占37.5%,学习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者占20.8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养老护理从业意愿与是否为独生子女、能否找到工作、是否有正式编制、能否获得比普通医院高的薪酬、工作所在地是否符合期待等呈显著正相关。

3.3 对策与建议

3.3.1 持续推进老年护理专业建设 老年护理专业建设有助于学生明确就业方向。迄今为止,国内设置老年护理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并不多。在对我省18所有卫生类或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中发现,截至2018年仅有6所院校设置老年护理专业(33.33%),有12所院校在护理专业就业方向中确立了养老护理岗位(50.00%)。大多数院校设置老年护理专业的历史在10年以内,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均亟待提升。在办学规模及招生数量上,根据各院校招生计划,老年护理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仅为护理专业招生人数的十分之一。因此,深入推进老年护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吸引优质生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维护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队伍稳定,缓解我国养老护理人才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3.2 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护理培训 护理专业学生是养老护理人员的重要来源,教学过程中注重养老护理培训,有助于学生了解与选择养老护理行业。首先,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常规开设老年护理课程,从知识、技能、态度等多角度培养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增强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促进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的形成与稳定。其次,推动养老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把实践实训课程落到实处,注重养老护理核心能力培养,提升护理人才老年护理能力[2-3]。最后,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或双主体教学模式,拉近教学与就业的距离[4]。

3.3.3 落实养老护理相关政策,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国家多次出台养老护理相关政策、法规,提倡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提高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待遇。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是否有正式编制、能否获得比普通医院高的薪酬、工作所在地是否符合期待等因素,对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在薪酬待遇、人员编制、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对留住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从业积极性。

猜你喜欢
意愿问卷养老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养老生活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