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

2020-10-12 14:04毛宗初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探讨实践

毛宗初

摘  要:进入新时代,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渗透、切实践行,小学语文教学在指导理念、导向定位、具体要求、思路方向上面临着全新要求、全新挑战。但是,由于新课改理念的内涵比较丰富,外延比较宽泛,加之不同学生之前素养与能力差异较大,不同地域教学环境与资源各异,不同学校教师能力与水平所限,使得新课改理念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生语文教学落实中所采用的措施自然也不尽相同。对此,教师唯有从教学实际入手,对于学生的学习需要给予充分关注。然后结合不同学生特点和实际,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抓好教学关键中获得提升与发展,为确保新课改理念得以切实践行、充分落实于小学语文教学而提供助力,给予保证。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实践;探讨

新课改理念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切实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凸显学生个性差异为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协作互动、合作交流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同时,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实现发展的奠基时期,对于学生认知启蒙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时,应该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切实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从学生认知实际中了解不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关注教学细节中感知不同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微小的教学触动为起点,对其不断放大,开展研究。进而深入掌握不同学生实际,对其感知状态、理解情况、思维变化获得更好掌控,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新课改理念的辅助、驱动、助力下更好投身语文学习,逐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充分整合教材资源,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切实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满足學生需要,是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的教师,必然会带给课堂教学更多的感染力与亲和力。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认知能力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很多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语文学习时经常会因为自控能力不强、理解能力不够而陷入彷徨与迷茫。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好小学语文教材的桥梁作用,多引导学生去发掘语文教材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体验,进而带动学生在教材知识中感知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教材。通过对于教材细节的关注,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以教材亮点激活兴趣,用教材辅助提升认知的目的。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作者语言特色,就描述春、夏、秋时分别用了草芽尖尖、谷穗弯弯、荷叶圆圆等极为形象的叠词,而在描写“冬”时,课文却用了“雪人大肚子一挺”这一描写,既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于是,教师可以顺势抓住这一语言“亮点”,引发学生思考并设问:作者为什么要用“大肚子” “一挺”来描写冬季?其用意是什么?进而组织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和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融合。为确保课文之中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被学生深刻理解,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开展课文解读而给予坚实保证。

二、适时关注学生表现,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潜能的开掘

众所周知,处于小学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其语文思维都特别灵活,想象力都特别丰富,对于美好事物的洞察与研究也更加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为基础,及时发现并抓住学生的思维细节。通过对于学生课堂学习中闪光点的捕捉,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实现思维特性的放大,求得精神与思想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某些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有创意,对于所学知识的思考更独到,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并适时与其进行深入探讨,以激活学生的语文创造力,培育其创造精神和意识。要知道,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教学关注,可以使这个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得到更好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会于潜意识中得到强化与调动,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例如,在《岁寒三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认知特性为辅助,引入《墨竹图》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对郑板桥开仓放粮的故事的了解,在更为宽泛的视域下进行课文学习,实现能力提升。

三、有效组织多元活动,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塑造

为了切实塑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更为多元、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驱动下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教师应该以诸多有效性、多元性、丰富性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开展为辅助,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中更好学习语文,深刻体悟语文,以促使小学语文的语言性、工具性、美育性、智育性功能得以切实凸显。尤其是对于语言特色的赏析、课文美点的剖析,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把握的重点。对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赏析、自主探索的机会,然后去捕捉对应的赏析基点。通过学生教学反馈的折射,来感知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为驱动,促进学生语文认知能力获得提升、发展、蜕变。例如,在进行《威尼斯小艇》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课文第三段展开重点分析,通过对于描写船夫驾船技术部分知识进行分析,和学生共同赏析蕴含在课文每一个字眼中的欢愉与乐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为确保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效能得以无限放大而提供有效助力。

四、结束语

总之,以新课改理念为驱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得以更好开展的主导方向与发展趋势。教师在践行新课改理念,落实语文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实践、体味、感知、探索的机会,以驱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有机协作、相互研讨中充分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以强劲的学习内驱力,浓郁的学习自主性,强大的学习自信心投身学习活动,进入语文情境,参与学习实践。在逐步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切实彰显语文作用的过程中,使新课改理念更好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更好服务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塑造。

参考文献:

[1]刘亚琴.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67.

[2]权建伟.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43-144.

[3]王丽娟.新课改理念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57.

[4]刘永琴,龚德喜.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2):45.

猜你喜欢
新课改理念探讨实践
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地理习题课上的运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略
基于新课改理念下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