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缺失及本真回归

2020-10-12 14:08张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素养情感教育

张弛

摘   要

教师情感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核心,在全部教师专业素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和基础性地位。教师情感素养主要是指教师对于情绪和情感相关知识的积累、相关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在具体场景中基于情感的表达、沟通与反思能力等。教师情感素养在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背景下的缺失,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学生的精神成长都产生了很多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在教师团队合作中、在教师工作实践中、在学校管理和文化环境中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情感素养  核心素养

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成为人们热议的教育话题,受到教育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不仅关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更需要我们思考“教育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诚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但是,毫无疑问,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甚至是核心的因素。没有教师的参与,忽略教师的作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教师的参与能力和作用的发挥又取决于教师所具备的素养水平,所以,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关联到另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其素养水平。

一、教师情感素养的内涵和意義

如果说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教师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胜任教书育人岗位职责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它从另一个层面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起关键性作用。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永恒话题,也是教师自我追求更高教育教学技艺和境界的持续目标,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体现为其胜任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具备的各种素养的水平。我们查阅了不少与教师素养相关的文献,发现其中对于教师素养构成的说法不尽相同,总结起来大体包括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反思能力等)、信息素养、心理素质(养)、身体素养等。不难看出,这些素养中有的是所有教师所必备的共性素养,如道德素养,有的是与教师具体岗位相关的特定素养,如学科知识素养,还有的则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例如信息素养。但是,尚有一个所有教师都需具备的素养——教师情感素养,它被多数教育工作者所忽视,也少有理论工作者对其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教师情感素养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它在教师所有素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及不可取代的地位。

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情感素养主要是指教师对于情绪和情感相关知识的积累、相关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在具体场景中基于情感的表达、沟通与反思能力等。在教育教学过程尤其是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当中,这种素养在外显上主要表现为情感流露与觉察、情感交往与应对、情绪调适与反思[1]。通过对自我和学生情感状况的识别、应对和调适,教师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更好的情感育人功能。从内在而言,教师的情感素养主要指向与情绪、情感素养相关的人文素养,或者说,教师的情感素养是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这也正是教育学科人文性的重要表征。

二、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缺失

1.长期应试教育中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缺失

现代研究表明,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过程和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身心状态的发展[2]。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由于资源的限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一直非常突出,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得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不得不以升学成绩作为现实中评判教育效果的第一指标。于是乎,教师的严格在学生眼里变成了霸道、无情,学生不领情;学生在情绪上的低落、行动上的迟缓,在教师眼里则成为了对抗乃至不可救药,“差生”的标签被人为地贴上,使得学生越发自暴自弃或者与教师形成更大的对立。所有问题的关键都在于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作为情感生命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教育过程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而这种交往除了知识信息的交往,更大程度上则是情感上的彼此了解和交往[3]。

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我国情感教育首倡者朱小蔓教授长期致力于指向学生情感世界成长的情感教育研究,笔者所在学校是其“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研究的全国两所种子学校之一(另一所是北京中学)。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抵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不反对考试是评价学生的重要途径,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希望教育者引起反思的是,我们教育行为的改善切入点在哪里,应该用什么方式、经由怎样的过程。

2.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时代诉求中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缺失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的教育热点、时代诉求。以“文化基础”素养为例,它包含着“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方面。其中,“人文底蕴”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而“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本身就密切地指向人的情感或基于人的情感。在现实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素养,思考甚至苦恼的是如何通过纯粹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这些素养,而恰恰忽略了其中的教育和情感机制,没有意识到情感的本质和特点。概而言之,情感难以通过知识传授、说教的方式来获得和增长,强行这样做,可能恰得其反,事与愿违。无论情感、态度、情趣等,它们都需要依靠熏陶,需要相互“共情”,需要彼此交互。教师想让学生爱,必须自己先爱;教师想让学生真情以对,必须自己先真情投入。教师的热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种,教师自然的陶醉、欣赏、赞叹是打开学生心扉、开启学生情感和认知世界的钥匙,情感、态度、情趣如此获得,这就是情感素养构成中“情感表达”的魅力。

3.学生精神成长过程中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缺失

学生的心理健康、精神发育是当前教育关注的迫切性问题,这一方面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另一方面体现出当代教育的文明程度。但是反过来看,其之所以越发受到关注,也是因为当前不少学生心理和精神状态不佳,冷漠、封闭、低沉成为学生的真实写照,除了家庭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和教育的缺失有关。

现代社会,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渠道有很多,但是,他們的情感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成长则必须在人与人,尤其在与教师的互动和交往中获得,过度的自闭只会让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更不健康,更不成熟。如果教师不善于创设一个灵动、开放的环境,不善于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识别学生的情感状态,不善于主动引导、积极呵护学生精神世界,那么,含苞的花儿总是含苞,盛开的花朵也会凋零。从人与人之间以情感作为贯穿和支撑的交往活动来说,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本就是联系的、相通的,是能够相互影响和激发的。但人的情感同时又是相对内隐的,这就需要教师要能较敏锐地觉察和体会到学生的情感状态、情感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调节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进而发展他们正向积极的情感品质和与此相关的道德水准、态度与价值观。所有这一切,又是以教师积极良好的情感素养作为依据,并与此相关联。甚至可以说,在教师所应具备的情感素养的品质、高度及其丰满度方面的要求甚至比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更高。

也许有人问,在学生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也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吗?但是须注意的是,我们无法指望一个学习群体在完全没有外界因素干预的情况下,其情感状态总是和谐的、团结的、上进的。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离不开作为观察者的教师其情感觉察、引导和干预,它需要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的教师适时或不断地注入丰富而强大的情感能量。教师是学生情感世界的诊断者、干预者和示范引领者,教师作用不能缺失。

三、教师情感素养的回归路径

情感永远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情感教育对于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是适用的,不仅不会过时,在未来可能还会显得更为迫切。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培育并发展教师良好的情感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在朱小蔓教授的“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中,我们不仅重视通过阅读、在职进修和培训等传统方式帮助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和能力,而且还将教师情感素养作为单独的教师素养部分凸显出来,目的就是希望让教师情感素养得到应有的“价值回归”,进而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教师情感素养提升策略。

1.注重在教师团队合作中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

不仅学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认识和把握,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都需要团队合作。教师的团队合作主要指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等方式,获得对学科知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与同事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从同事那里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的性格特征、情感素养等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师对自己情绪情感的识别和调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与同事之间经常性地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教师对学生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更好地识别学生的情绪情感,而这也是教师情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2.注重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

在实践中,我们往往由于传统的经验局限,更加重视教师向外在的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而恰恰忘记了向自己学习,尤其是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师面对很多不同情况的场景和问题,教师无法从书本上学到一劳永逸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教育的实践性知识。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职场工作中发展、创新,才能形成应对和处理教育问题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情感素养和能力。要获得情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除了在工作当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之外,很难从书本上获得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工作中学习敏感地观察、发掘,通过记录工作日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进行基于体验的反思和总结,才能促使教师不断反省自己在与同事、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情绪情感状态,不断反思自己在处理与同事和学生关系的时候,情感上的应对是否合适、妥当,是否有改进的空间,等等,从而不断帮助教师找到适合其自身情感调适和应对的策略。

3.注重在学校管理和文化环境中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

从某种意义上,文化与情感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文化的发展也是情感发展的历史,在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人文内涵。纵观我们的中华文化宝库,它其实也是一个情感人文的丰富宝库,例如细读先师孔子的道德言论,你能与之共通的不仅是思想,也是跨时空的情感世界。所以,即便是在现今的信息时代,教师情感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从文化传统中获得更多的滋养和启发,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因此,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自己,都应该重视从更加宏观的文化角度,培育教师情感素养。比如在学校管理中,建设校园文化生态,重视以环境育人和提升教师情感修养的作用。在教师阅读和学习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之外,还应该重视对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帮助教师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参与文化宣讲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学习之中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间接帮助教师情感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学校与人的情感文明:信念与方法——以个人研究经历为线索的讲述[R].第六届全国情感教育年会,2015(11).

[2] 周军,韩玮.关于中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

[3] 朱小蔓,王坤.涵情育德 以德育人——“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培养——教师情感素养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的思想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8(09).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素养情感教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台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