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

2020-10-12 14:40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7期
关键词:法制宣传犯罪案件信用卡

注意对陌生网站进行杀毒、认证。在被要求提供身份证、手机号、信用卡等信息时要更加谨慎。防止骗子利用个人信息骗取资金。投资者时刻都要保持平和心态,对于过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必须要保持警惕。投资者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务必要擦亮眼睛,在掌握了基本的金融知识,全面了解国内市场情况后再进行投资。投资者在购买网络理财产品时,应寻找正规渠道,要看该公司是否是正规的理财公司。对于从事黄金、外汇业务的公司,不仅要查看其营业执照,还可以直接到官方网站上查询是否具有交易资质。投资者在接受代理商、经纪人服务时,要认真审查对方从业资格,不全权委托、不将交易密码告诉他人。只有投资者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才能真正杜绝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

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应当通过政府网站、平面媒体,对金融领域法律政策、投资渠道、投资热点、典型违法犯罪案例进行教育、宣传、引导。同时金融、外汇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从司法实践看,往往是投资者经济受损发觉上当受骗后报案而案发,而由相关主管部门主动发觉而案发的极少。实际上,这些公司在互联网上大量宣传的内容,随意进行搜索,就可以看见充斥在网络的不法痕迹。金融监管机构可以根据网络上的信息,顺藤摸瓜,及时查处、取缔这些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公司。

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合力。加强对金融犯罪案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 研讨,及时统一执法思想和执法标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务问题。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介入機制,针对重大、疑难、新类型的金融犯罪案件,适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建立会商机制,针对实践中有争议的共性问题进行类案研讨,个案研究,统一协调公检法三家办理金融犯罪案件的认定标准。优化专业队伍结构。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在打击金融犯罪的同时要充分运用检察建议、法制宣传等形式,把打击同预防、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一是注重发现和分析金融市场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查找发案原因,掌握金融犯罪的特点、规律,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金融犯罪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究建立预防金融犯罪的长效机制。二是结合金融犯罪典型案例,组织图文并茂的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使群众了解各种金融犯罪的类型和手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建立金融诈骗案举报制度。金融诈骗犯罪作案隐蔽、痕迹鲜少,司法机关不易察觉。建立举报制度,可以帮助司法机关获取线索,发现案源,捕获犯罪人,彻底惩治金融诈骗罪。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法制宣传,倡导持卡人特别是中青年持卡人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防止因盲目消费而导致恶意透支行为,又要宣传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性质、类型和后果,尤其是恶意透支行为的严重危害性。检察机关可以和报社、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合作,选择典型或者新类型案件,采取网络、电视庭审直播、平面媒体刊登案例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倡导持卡人理性消费。司法机关还应提高公民在各项金融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商户收银员要提高对信用卡的识别能力、企业财会人员要加强对票据的审核意识、公民使用信用卡时要注意对身份证、卡及密码的保护。此外,金融机构还应普及金融知识,引导公民正确地参与金融市场,使其形成健全的投资意识、风险意识和其他金融法律意识。

猜你喜欢
法制宣传犯罪案件信用卡
Minor Offense
招商银行:招行两大APP支持信用卡免费还款
信用卡资深用户
新时期高校法制宣传的困境及对策
努力开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
青浦:迎“宪法日”法制宣传活动
全国公安5年破经济案81.5万起
中国一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万余起
注意!有些信用卡不激活也收费
档案法制宣传漫画作品征集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