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2020-10-12 14:04方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人文素养初中

方玲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人文教育能够使学生正确抵制不良诱惑。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了人文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重视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不仅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基本的人文修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将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人文素养;策略

引言:

人文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当前初中教学中存在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学校一直过分强调专业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在生活中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却被忽视了。人文素质概念是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的概念。它强调人的道德精神的价值,注重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寻求真理,从善与美,使人洞察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在现代意义上,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它旨在使人类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培养人的精神智慧。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应该转变学生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創新课堂人文素质培育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情况,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之中,培养其人文素养,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注意人文素质内容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内在的品质[1]。例如,在学习《爱在家人间》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家庭中,你爱你的亲人吗?为什么?家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每个亲人都关心我们的成长,是最亲近的人。每个人都有对家人难以割舍的情感,通过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家庭的重要性,让人文素养在课堂问题的引导下得到丰富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课文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学生能够达到情感的升华和深入[2]。

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人文关怀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做好人文关怀,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尊重他人》这一课时,通过标题可以得知,可以针对尊重他人展开教育,充分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教师可以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他们的活动,说一说他们的优缺点,分享各自的特长、学科强项,使学生获得更多相互之间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采访,“你和朋友发生过分歧吗?”,“因为什么原因发生的分歧”,这样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受到和同学之间真切的友谊[3]。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遵守规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让学生知道规则是没有情感的,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给被伤害的女士同情,传递给她人文关怀,同时要引导学生从其他的角度分析事件给我们的警醒,案例中女士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不遵守规则,就要承担严重的后果[4]。

三、在课后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社会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不仅要靠理论的说教,还要通过课后实践,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明显地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在实践中得到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能够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进而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学生通过活动,能够与同学交流和合作,获得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个人体验与感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

四、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教师应该找准教材的关键点,讲解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传统人文知素养,同时,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要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提出的建议,摒弃唯成绩论,让每位学生感受教师的关怀,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沈于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研究[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1033-1035.

[2]郑其瑞.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教学——以“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6):44-45.

[3]葛维佳.增进初中学生政治认同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八年级《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6):49-50.

[4]孙灵灵.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程开发与实施——以疫情下的“我”和“我们”微课程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3):156-158+98.

[5]王永健,李文峰.关注单元整体设计,提高居家锻炼实效——以“爬墙手倒立:爬一定高度的物体”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06):52-54.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人文素养初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