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当代意义及策略研究

2020-10-12 14:16王占东
理论观察 2020年8期
关键词:当代意义文化自信策略研究

王占东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当代意义;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8 — 0117 — 0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昭示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地位,更进一步强调了文化自信,把对文化的认识和心理上的自信结合起来,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也表明作为执政党在心理上已经走向成熟。因此,正确认识、把握和坚定文化自信,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在整个国家文化自信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必须举全社会之力,通过切实可行的文化自信提升策略,增进大學生文化认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本质和来源

什么是文化自信?陈先达认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精神特质和精髓的总体性判断,是秉持对中华文化的科学、礼敬、继承、创造性推进的基本立场和态度。〔2〕可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包括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对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自信的性质和重要性的角度给出了扼要精辟的概括:“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价值观的自信。因为从文化概念的系统看,价值观居于文化的最深层次,它对文化的其他层次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文化的价值系统加以重视和寻求,是文化自觉的重要成果,也是重建文化自信的前提。这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辛历程就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4〕正是因为找到了伦理价值这个解决中国问题的切入点,才使中国社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最终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文化自信本质上表现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人作为伦理本体,〔5〕在于有自由意志,能够做出理性认知和主动选择,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不同之处。文化自觉乃是对自身本位文化的自觉认识和觉醒,即对民族本位文化在世界上的位置有自知之明,能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点、短处和不足。同时文化是一种开放的体系,不能处于封闭之中,它必然同其他文化系统发生联系。只有通过比较,在对照比较中才能发现本民族文化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是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才产生的,正如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所讲的,“屹然出中央而无校雠,则其益自尊大”“虽然,惟无校雠故,则宴安日久,苓落以胎,迫拶不来,上征亦辍,使人苶,使人屯,其极为见善而不思式。”〔6〕可见,近代中国正是由于宴安日久,缺乏与外部的比较,因此妄自尊大,以自己为天下的中心,不了解也不愿去了解外部世界的状况,因此对世界上其他文化一无所知。直至被西方列强侵略欺凌,沦为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才引起中国人对自我的反思。从反思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器物层面的参照模仿,还是制度层面的反省学习,都没有认清中国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在历经多次惨痛的教训之后,才从文化上反思自己的不足,才开始有了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和文化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认清自己。

只有在文化自觉和反思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文化认同。一个人无论其归属哪一个民族,民族文化之根是无法割断的,民族文化是他成长的底色。只有通过文化自觉和反思,在对本民族文化认真加以总结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认同。今天我们讲文化自信,就是因为它基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7〕他还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8〕可见,文化自信源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价值理念,是文化自信的认同基础;革命文化则蕴含着党和人民不懈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精神,是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支撑;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是文化自信之魂。正是这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构筑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认同,从而使文化自信有了坚实深厚的根基。

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青年一代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强。中国青年自“五四”运动以来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的,“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9〕

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代表了一个国家特有的活力。当代大学生不仅是受教育水平最高的群体,而且正处于朝气蓬勃、思想敏锐、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代表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国家活力的体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将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整体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在整个国家文化自信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目标。”〔10〕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鼓舞着全体中国人,特别是广大中国青年。当代中国青年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当今世界正处于软实力竞争的时代,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着力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中国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创新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主要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他们具备什么样的文化自信,不仅决定着中华文化的接续和传承,而且影响着中华文明形象的塑造。随着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青年大学生将越来越意识到自身作为民族文化认同者和维护者的角色。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作用将越来越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受到瞩目。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他们身上加速成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1〕

其次,提升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除了需要青年大学生具备强大的知识本领,更要求他们具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唯此,他们才能真正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的时代使命。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实践中不断诠释着中国特有的价值和精神,如敬业奋斗、和谐友善、爱国团结、民主自由等,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疑会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也充分证明,青年一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是满怀历史责任、勇于担当的一代,这从近年来许多社会危机中大学生的表现就可以得到证明。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因此,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对于使他们更好地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再次,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到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奋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12〕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且思维敏锐、求知欲强。是行动力和社会改造力最强盛的时期。由于大学生自身的朝气与活力,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无疑对全社会提升和坚定文化自信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当代中国青年更是英雄辈出,他们立时代潮头,领风气之先,对民族对国家对整个社会都树立了榜样。因此,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意义极其重要而深远。

最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助于抵御西方文化侵袭,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环境中,生活在一个跨文化时代,社会利益多元,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激荡、碰撞和冲突。总体来说,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以西方强势文化为主的时代,西方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遮蔽民族本位文化,从而影响国人对民族本位文化的认知。由于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加之敏感易变,容易受到社会上多元思想的影响,这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无疑会产生诸多负面作用,影响他们对民族本位文化的认同。而中华民族本位文化是任何一个中国人的主要标志。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3〕在国家总体安全中,文化安全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安全。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对于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袭,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策略

(一)学好中国历史,从历史中感受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14〕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充满智慧,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自身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学好中国古代历史,触摸先人的脉动,感受先人创造的典章文物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如历史上家风家训以及书院文化的传承,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同时也要学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从中感受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足迹和优秀成果。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和文明成果,使中华文明连绵不绝。这里面毫无疑问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优秀价值观念,浓缩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要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历史充满温情和敬意。历史上我们的先人显示出足够的智慧同环境做斗争,自强不屈,厚德载物,充满了创造的活力和不朽的人文精神。中国历史不仅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文化史。虽然从近代开始我们落后了,受到西方列强的欺侮,但先进的中国人不懈奋斗,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的康庄大道。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所有这些的得来,离不开中华民族内在民族精神与永恒价值追求。从历史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历史的宏大与智慧。因此,学好中国历史,可以极大地振奋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坚定和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讲好中国故事,从故事中理解中国精神

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其中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深厚的力量源泉和生動的素材。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主要在于它能够不断被阐释,并在不断阐释中增值,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从而更好地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在文化教育中率先讲好中国故事;各类宣传媒体更是在讲好中国故事、营造整个社会文化自信氛围上责无旁贷。社会各相关主体都应从当代意识出发,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精心梳理和阐释,为青年大学生讲清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举例而言,“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如何讲好孝的故事,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觉运用当代意识,即“与现实生活本质相切合的价值观念”〔15〕,弘扬孝的积极价值,扬弃其中的封建糟粕,从而使大学生正确把握孝的本质,更好地传承孝文化;再有如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世界伦理大会上被视为世界伦理金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这条价值原则的反映和运用。我国历史上体现这方面价值的故事有很多。此外还有体现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无数优秀家风家教故事,都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树好中国形象,从形象中感受中国力量

政府、高校、社会都必须意识到,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良好国家形象非常重要,特别对大学生而言,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对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认知,锻造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无疑会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但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我国大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不足,对中国形象的理解有很多误区,这与我国目前还比较欠缺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和标识有很大关系。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强势输出,我们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这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的积贫积弱,导致国人对传统文化形象怀着一种纠结的心理,盘踞在中国人心中的文化自卑感还没有完全克服,其消极面在世界范围内也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消除。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没能很好地重视精神层面价值符号和标识的生成,忽视了中国形象的主动塑造,一些原有形象也由于某些方面的缺失引起人们的误解和抵触。此外,形象策划意识缺乏,内功修炼不足,这些都是阻碍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形象正确认知和理解的因素。当然这种状况目前正在改观。比如,我们已经有官方策划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现身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标识已经在五大洲开花结果,还有以华为等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品牌已在世界打响,这对于提振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疑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四)传播好中国声音,从声音中坚定中国信心

当前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各国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并立,各种思想观念交流碰撞,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大学生亟需听到反映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中国声音,从而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和走中国道路的信心。因此,在国际交流交往中,必须积极重视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价值和精神,让海外华人和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我们现在已经欣喜地注意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已在各种场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努力向外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世界各国人民阐释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释放中国的善意,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还通过国际舞台,阐明中国对各种世界性问题的理念和看法,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不仅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竞争中的重要一环。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未来世界舞台的主导力量,文化自信是他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心理基础。通过传播中国声音,在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参 考 文 献〕

〔1〕〔7〕〔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陈先达.文化自信的本质与当代意义〔N〕.光明日报,2019-01-08.

〔3〕〔13〕〔1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06,09.

〔4〕林文光.陈独秀文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25.

〔5〕李泽厚.哲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5.

〔6〕吴晓明,王德峰.鲁迅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22.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9〕〔11〕〔1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

〔15〕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当代意义文化自信策略研究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