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55元狂享55万元谨防民族资产解冻诈骗

2020-10-12 00:11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7期
关键词:嵊州市福报信群

小额投资 即享高额国家“福报”

前不久,家住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的张女士带着她的父亲赶到嵊州市公安局崇仁派出所报警,称其父亲在网上投资被骗了。张大伯被人拉进了一个名为“国家基金帮扶”的微信群,群内负责人向张大伯介绍说,有一笔民族资产即将解冻,将用于“精准扶贫”等项目,只要在解冻前投资55元作为启动资金,即可享受55万元国家“福报”。群内负责人给张大伯出示“部委文件”,再三声称这是一个以国家名义发布的扶贫基金项目。张大伯填写了相关信息,并支付了55元作为启动资金。探亲的女儿看到张大伯的操作,便知道张大伯被骗了,连忙拉着张大伯到派出所报案。

精心设套 受害人沦为工具陷入深渊

这是典型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诈骗团伙打着国家名号,虚构民族大业、帮困扶贫的噱头,假称小投入、大福报,利用受害人妄想一夜暴富的心理,敛取受害人钱财。受害人在微信群中所看到的项目介绍、部委文件、福报承诺等都是虚构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受害人信任。被拉进群里的会员首先被要求填写相关身份信息,进行微信实名认证,部分会员如果遇到问题,则会有一对一指导。实名认证后进行会员扫码交款,群里诈骗团伙成员告知受害人等待“福报”。

诈骗团伙还会对群内成员进行保密规定培训,反复洗脑培训使得很多群众信以为真,对幕后组织操纵者的要求言听计从,有的还帮着建微信群、拉人头、做报表、收集钱款,一步步沦为诈骗犯罪分子的工具。

警方提示:此类诈骗案件,嫌疑人不断变换手法、翻新花样,打着投资金额少、回报大的幌子进行诈骗,目标群体往往是老年人。在此,公安机关提醒,当前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防止被骗,要做到“三不”:

不相信。凡是遇到自稱是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的人,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所谓的“委托”“授权”“任命”的,绝不相信。

不转发。凡是遇到鼓动、宣传所谓民族资产解冻类信息或组建相关微信群、QQ群招募会员、收取费用的,绝不转发宣传。

不交钱。凡是遇到打着类似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进行敛财的、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各类基金会、项目的,绝不交钱。

猜你喜欢
嵊州市福报信群
知福与知祸
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
失范理论视角下基于微信群的家校互动
妈妈说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有损福报”能否吓退违法行为?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500人的全家福!浙江六代后裔合影超级震撼
7条让生命更美好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