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校园网贷安全思政教育工作

2020-10-13 09:07杨明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

杨明

摘 要:网贷作为新兴行业利用大众消费欲望得到迅速发展。校园贷作为其中的一种,从2007年至今,经历过了迅速发展到国家整顿再到稳定发展的三个阶段。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校园贷款却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一些非法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开展校園网贷业务。校园网贷业务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投资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不良后果。本文深入分析大学生校园网贷行为,校园网贷乱象的成因,大学生网贷行为失控归因,提出了大学生校园网贷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校园贷原因分析;管理措施;网贷思想教育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校园贷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这说明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识存在缺漏。相关部门认识到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危害,并且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网贷行业和高校教育做好相关工作。那么,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来说,校园贷款安全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在大学生校园贷安全教育上紧跟国家政策,立足“立德树人”思想,拓展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工作中,要以守土有责的担当精神,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的教育使命,把侵害学生不良校园贷款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培养未来广大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国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见》要求,把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要做到育人和育才的辩证统一,创建阳光、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每一名师生都能够安心读书学习。

一、大学生校园网贷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在校园贷的宣传诱导下,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进而采用校园贷款消费。当今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新的消费观也很容易接受,在消费过程中容易被周边群体影响,追求新的消费途径。同时,商家利用多种销售手段试图引导大众消费,而当代大学生恰恰是对时尚消费非常敏感的群体,往往经受不住时尚事物的巨大吸引力,而容易冲动地作出自己消费计划外的消费行为,使得大学生在消费上容易丧失应有的判断力。根据校园调查发现,大学生网贷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生活费无法满足生活中日常消费。2017年某媒体对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显示,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长拿到的生活费在1000-1500元,主要用于大学生的饮食所需。然而大学生脱离父母后参与集体生活,独立消费意识逐渐形成,很多大学生出现“生活费不够用”的情况。一面是大学生意识到消费超额不好意思再让父母支付额外生活费,另一面是大学生消费欲望刺激超额消费。在两种情绪下,大学生只能从社会寻找消费和非父母支付的途径,校园贷款顺利进入大学生消费圈。第二,虚荣心、攀比心促成超额消费。目前阶段,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大学生缺少自控意识和经济观。虚荣心和攀比心在自由氛围中很难被控制,大学生被虚荣心和攀比心驱使下购买超出生活费或自己经济能力以外的商品,缺少的钱财只能从低门槛网络贷款上获取。第三,贫困。部分学生会因为家庭收入水平限制选择网贷,用来支付与同学游玩、聚会等日常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开支,以来支缓解家庭压力。

二、大学生校园贷款心理特征

校园贷款心理作为在购买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是贷款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所处的特定生活环境和金融认知决定,因此首先要确定大学生校园贷款的心理特征。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需求来看,通过校园调查发现仍有52%的大学生对网络贷款消费具有需求。即便是各大媒体不断曝光大学生校园贷危害,仍无法阻止大学生校园网贷行为。具体来看:1、大学生缺少对网络贷款知识的足够认识。在对大学生网络贷款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网贷知之甚少,甚至对网贷协议内容更是一无所知,大学生很容易忽视网贷还款时限,导致还款利息叠加,最终累积成无法承担的还款数额。2、大学生缺少警觉性。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生却在整个受教育阶段被家庭和学校保护的太好,大学生对社会骗局、社会风险的意识十分低。网络贷款本身是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不存在好与坏之分,只要严格按照协议还款都符合金融市场稳定规范。不同的是大学生缺少独立经济能力又缺少警觉性,才会让自己陷入非法校园网贷的危机。3、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逾期后果的严重性。根据对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2%的大学生了解网络贷款逾期的后果,其余大学生均表示不同程度的不了解。大学生网络贷款只注重自身对金钱的需求,而不考虑贷款后果,恰恰是大学生缺少对贷款逾期后果认识的表现。大学生出现网贷逾期不单单会影响还款金额,还意味着大学生征信出现了不良,对大学生未来就业、贷款、买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加强校园网贷管理的对策

网络贷款有它好的方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为了使大学生避免含有欺诈、违规放贷的网络贷款平台有机可乘,使不能很好控制消费的大学生掉进网络贷款深渊。在校园管理措施中,要加强防范和治理不良校园贷工作的管理。

1、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做好监测及预警机制。2017年,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网贷是依托互联网存在的,在校园网网络端口加防火墙,一旦大学生搜索相关关键词就会进行拦截,并予屏蔽、警示工作,同时在校园范围内建立数据跟踪,对出现校园网络贷款需求的大学生进行追踪,并予以网贷相关知识教育。

2、通过校园媒体传播正确网络贷款信息。现代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均包含了校园媒体建设,传统的有校园电台、校园报刊栏、校园电视台等,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校园网络媒体,更符合大学生获取信息习惯,通过对校园网络平台正确的宣传,传播正确校园网贷意识,培养大学生校园网贷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

3、对大学生做定期调查。每学期组织开展进行一次大学生校园网贷调查,一方面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对已经贷款的大学生提供相关金融常识和法律常识。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及其家庭真正需要资金帮助的,学校也可以根据校园助学金、奖学金、正规银行渠道贷款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资金和获取资金的途径,预防校园贷款中出现危机的发生。

4、加强校园管理,禁止网贷信息进入校园环境。部分网贷为了扩大宣传会深入到高校内,通过讲座、海报、讲解、活动等方式刺激大学生网贷。高校对外来网贷宣传行为应加以管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内进行各种贷款业务宣传和推介活动,畅通举报渠道,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发现的不良校园贷线索进行举报。及时清理校内各类借贷小广告,定期开展校园贷警示、排查、处置等工作。

四、加强学生网贷教育的对策

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为大学生提供社会现象教育本身就在大学教育范围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考量,大学生网贷欲望增强和网贷风险意识弱都与网贷教育缺失有关。大学生校园网贷隐患问题最终要回归到教育上。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校园贷款安全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1、开设校园网络贷款相关时下最受欢迎的网络金融选修课。用实时性事件作为选修課程是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一个方向,在社会与时俱进同时,高校思想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网贷给大学生带来的困扰已经不是个案,网贷教育确实涉及的新内容,校园网贷更应该被大学生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资源上,选修课更具灵活性,并且与大学生网贷需求存在贴近性,更容易吸引对校园网贷有需求的大学生,由此实现针对性思想教学。

2、将校园网贷事件作为案例。学校是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活动载体,扩大网络贷款安全教育的范围,鼓励各学科教师将网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用一些典型的网络贷款事件造成悲剧事件教育学生,给学生起到警示作用。提升大学生对网贷安全的普遍认识。大学生校园贷安全教育的开展也要从德育角度切入针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消费知识的传播,对于大学生尚且不成熟的消防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对自身消费观的反思,促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组织公开课,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讲解校园网贷利弊。从公开课资源上入手,用权威的声音敲开大学生对网贷认识的大门能够提升大学生对网贷安全的关注,邀请本校或者金融领域权威人物为大学生公开讲解校园网贷知识,将借款时存在的风险,需要进行的防护措施等必要的知识进行普及,以让大学生更加了解校园贷伪善面具背后所隐藏的危险,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警惕意识,减少甚至消除他们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作用。

4、利用校园活动开展校园网贷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常态化、丰富多彩的消费观和法律法规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勤俭节约、自我保护等意识。增加校园网贷安全教育覆盖面,以思想教育内容设计与校园网贷安全教育互动的活动,例如比赛、网络安全有奖问答、校园贷小品表演、公益教育活动、组织观看校园网贷安全教育题材电影、组织辩论会等,利用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大学生对校园网贷安全的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网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龙玉梅,张艳蓉,张海英,朱冲.  法制博览. 2019(08)

[2] 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研究[J]. 李璨.  现代商贸工业. 2019(07)

[3] 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争议及其监管路径[J]. 薛妮.  法制博览. 2018(32)

[4] “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及完善机制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地调研[J]. 周天.  现代商业. 2018(29)

[5] 校园网贷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 董迅石.  淄博师专论丛. 2018(03)

[6] “校园贷”法律治理[J]. 王世才.  山东工会论坛. 2018(05)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探析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浅析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