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为医院科学发展添活力

2020-10-13 09:07刘娉宇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教育培训管理人员

摘 要:随着医疗领域内行业竞争加剧,很多医院意识到这既是科技的竞争,更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管理人员作为医院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加强医院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医院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存在着自身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教育培训又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队伍结构不合理,内容较单一,缺乏配套的约束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笔者从组织领导、制度层面、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面探讨强化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医院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医疗领域;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科学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患者对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在全國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建立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标准化支撑体系、国家级和省级绩效考核信息系统以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机制,三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医疗领域内行业竞争也日益加剧,很多医院意识到这既是科技的竞争,更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管理人员作为医院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医院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者,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加强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非常必要。做好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医院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为医院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加强医院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思想上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带头作用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份内应尽的义务,是职权范围内应做的事情,应承担的责任。在医院管理过程中,责任意识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是纠正“懒、散、庸、虚”的重要良方,对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尤其重要。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就是要加强其责任意识,从思想上、源头上发挥“关键群体”的带头作用,通过教育培训找准正确方向,用正确思想武装自己,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在医院这样的环境中,紧跟时代步伐,更应“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事事冲在前头”,拥有强大的信念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带头为医疗卫生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1]。

(二)有助于工作上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执政能力

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可增强管理人员职业敏锐性和前瞻性,这也是提高管理人员自身执政能力的表现。通过教学培训,学习新知识,增加互动性和交流性,借鉴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管理模式取长补短,发现医护员工面临的问题,做好及时沟通并解决问题;而且通过教育培训,可做好工作谋划,对每项工作谋在前、想在前、做在前,超前谋划,做好预案;对实际工作冷静分析,善于提炼观点,及时判断下一步将怎样做,提高工作方案的预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提升自我执政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为广大医护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除他们治病救人的后顾之忧。

(三)有助于作风上增强自律意识,提升自我素养

作风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党性问题,是关系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抓实抓细作风建设。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从正面教育与反面教材的角度教育管理人员改进工作作风,不触碰红线、底线,增强自身廉洁自律意识,提升自我素养。近期在“三个以案”的警示教育下,医院高层管理人员更应以身作则,密切联系医护职工,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和纠正不正之风,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形成风清气正的氛围,促进医院工作效率提升。

二、医院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目前较多医院的现状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提高医疗水平、救治病人上,存在着轻视和忽视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缺乏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程度不够,自觉学习的意识不强,往往是被动和必须参加培训的才勉强接受。即使参与培训,也因为授课内容理论枯燥和自身业务需求很难做到认真深入学习,导致培训流于形式较多,培训效果不甚理想。

(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医院在制订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时,缺乏战略性指导,缺少培训需求分析,导致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往往是培训归培训,工作归工作,二者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不能吸引管理人员职工的求知欲。而且医院主要精力放在医疗事业方面,对于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时间形式也没形成固定模式,系统性较差,流程较为单一,缺乏系统分工,导致培训资源配置不合理,与医疗实际工作脱节,影响培训效果。

(三)管理人员教育培训队伍结构不合理,内容较单一

医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结构特征:中层及以上干部教育培训较多,新入职职工教育培训频次极少;医学类专业人员较多,纯管理专业人员极少;兼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较多,专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极少。这些不利于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培训效果,延缓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前进步伐。此外,多数医院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和对同一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分工的教育培训标准都没有区别,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也仅仅局限于职业化培养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较为单一,很难调动管理人员职工的积极性。

(四)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缺乏配套的约束激励机制

医院对管理人员在任期内参加培训虽有一定的要求,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培训后能达到什么目的也不清楚,缺乏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培训效果评估是医院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中的必要环节,整个培训体系的成功运作依赖于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培训过程及效果缺少应有的分析、评价及反馈,更没有将培训效果与管理人员职工的奖惩绩效挂钩,缺乏配套的约束激励制度,很难调动广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热情与激情,造成培训效果的不理想[2]。

三、强化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自觉性和纪律性

随着医院环境的变化及管理模式的转变,应结合目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加强对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从领导层面出发,自上而下不断强化管理人员投身医院建设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自身主观能动性。还应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纪律性培养,完善制度约束机制,如实行培训签到考勤、随机抽查培训内容等,解决管理人员队伍中存在的“不想学”、“不愿学”等消极应付学习的问题。

(二)完善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制定系统培训方案

根据医院实际,分析具体培训需求,力求有的放矢。可以采取培训意见建议与问卷调查需求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培训方案。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点,针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分工、执行力缺失和需要提升的能力等方面,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体需求等层面制定有效的系统化培训方案,切实提高医院中层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3]。

(三)突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层次和重点,丰富教育培训内容

适应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的需求,从偏重理论知识灌输向注重素能培养的方向转变,推进医院转型发展,以各类岗位胜任力需求为导向,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能力培训。着重开展对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三好一满意”优质服务等重点任务的普遍性培训,加强青年管理人員职工的使命感与归属感,满足管理人员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达到对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良好效果。

(四)创新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方式,完善考核机制

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除细化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内容外,可开启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互动模式,由过去的单向封闭式转变成多向开放式的传授模式,可适当运用技能操作、病案分析、真人模拟等方法,增强交流互动,促进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还可利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模式突破“时空”对培训工作的限制,扩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范围。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完善考核机制,了解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考察管理人员职工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能力,持续改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怀霞.医院政工管理人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C].中国会议,2017:105

[2] 邱元雄,肖树.加强党员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推动医院科学发展[J].企业导报,2016(2):124-125.

[3] 胡频.医院中层管理人员管理培训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3):34-35

作者简介:刘娉宇(1969年2月)女,籍贯:安徽巢湖人,汉族,研究方向:从事院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行政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教育培训管理人员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