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

2020-10-19 06:07宋骥楠王春娟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甘露醇脑室血肿

宋骥楠 王春娟 天津市环湖医院 (天津 30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48例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于是否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应用血肿钻孔外引流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置入颅内压监测系统开展持续颅内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以及甘露醇使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4.45±3.0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36±3.12),P<0.05。研究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量为(1322.64±102.38)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854.65±158.74)mL(P<0.05);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4/2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67%(10/24),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甘露醇使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重急症,特别是随着近些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也持续升高[1]。高血压患者颅内出血之后,颅腔壁压力会显著增加,容易造成患者脑血流量降低以及脑压增高,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继发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2]。持续颅内压监测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相关报道表明具有良好的效果[3]。为了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其应用于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开展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48例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经过头颅CTA检查,排除动脉瘤患者和血管畸形患者。基于是否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3例和11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58.64±6.63)岁,包括血肿破入脑室患者6例;研究组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4例和10例,年龄为30~76岁,平均(58.82±6.75)岁,包括血肿破入脑室患者7例。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采用血肿钻孔外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血肿破入脑室患者给予脑室外引流管行侧脑室外引流。研究组血肿破入脑室患者给予脑室外引流管行侧脑室外引流,同时在脑室内置入颅内压探头开展颅内压持续监测,对于血肿未破入脑室患者在患者血肿腔置入颅内压探头开展颅内压连续监测。术后对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营养神经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4]。对照组患者基于经验给予甘露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ICP小于20mmHg时不给予甘露醇治疗,在ICP≥20mmHg时给予甘露醇治疗,同时视患者治疗效果决定是否开展头颅CT复查[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以及甘露醇使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22.75±6.43)和(22.66±6.1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14.45±3.08)和(17.36±3.12),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量为(1322.64±102.38)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854.65±158.74)mL(P<0.05);研究组患者有1例肾功能损害、1例电解质紊乱和2例肺部感染,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4/24),对照组患者有2例肾功能损害、4例电解质紊乱和4例肺部感染,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10/24),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对比

3.讨论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后颅内压增高是导致患者产生继发性脑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持续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动态监测对于患者病情的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均具有积极的意义[6]。传统持续颅内压监测主要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近些年其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开始逐渐应用[7,8]。为了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NIHSS评分以及甘露醇使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对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甘露醇脑室血肿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孤立性第四脑室1例并文献复习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