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的疗效评价

2020-10-19 06:52刘丹辽宁省葫芦岛市何氏眼科医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发性眼轴屈光度

刘丹 辽宁省葫芦岛市何氏眼科医院 (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的治疗疗效。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122例,通过计算机表法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配戴角膜塑形镜,n=61)和参照组(配戴框架眼镜,n=61)。所有患者均进行验光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佩戴前、佩戴1个月、6个月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角膜曲率。结果:对比数据发现,两组患者佩戴眼镜前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而在佩戴之后,研究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近视初发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帮助其视力恢复,降低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和屈光度。

青少年在患上初发性近视时临床治疗手段多以佩戴眼镜矫正为主,因费用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患者会选择框架眼镜,但这种眼镜对近视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1]。角膜塑形镜是一种以反向力学为基础设计的具有特殊性的硬性角膜接触镜,能够有效增加曲率半径、使角膜屈光度降低,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是当前最为有效的一种近视矫正方法[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计算机表法的方式,将选择的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分成各61例患者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共有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区间为8~18岁,平均(13.25±2.36)岁;视力0.1~0.5,平均(0.24±0.09)。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发现差异并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可行。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配镜前的常规检查,如验光、确定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裸眼视力等等。为确定屈光度的参照组患者配备相应度数的普通框架眼镜,以供配戴。

需依照测定的角膜中心屈光度、曲率半径、角膜偏心率进行计算,为研究组患者选择度数相符的镜片,观察好患者的配戴位置,将其视力矫正为戴镜1.0,1~2mm移动度,在中心定位良好、荧光素染色弧区清晰度较高、配戴效果较好的状态下完成角膜塑形镜配备[3],将每日佩戴时间、日常注意事项及镜片保养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眼镜佩戴前和佩戴1个月、6个月之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对比并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9.0统计学分析的方式对研究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对患者佩戴前后眼部检查数据的对比应用±s的方式予以表示,行t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裸眼视力

佩戴前,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差异并不明显(P>0.05);佩戴后,参照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几乎没有变化而研究组患者的视力开始恢复,差异对比明显(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佩戴前后裸眼视力情况

2.2 屈光度

佩戴前,两组患者屈光度水平基本相同(P>0.05);佩戴后参照组患者的屈光度开始加重,研究组开始恢复,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佩戴前后屈光度变化

2.3 眼轴长度

佩戴前,两组患者的眼轴长度几乎一致(P>0.05);佩戴后研究组患者的数据较参照组更为稳定,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佩戴前后眼轴长度变化

2.4 角膜曲率

佩戴前,两组患者的角膜曲率没有太大差异(P>0.05);佩戴后,参照组患者角膜曲率依旧在上升而研究组则开始下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佩戴前后角膜曲率变化

3.讨论

环境、遗传等因素对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近视初发后应对其立即进行控制,若方法不当或未进行处理则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高度近视,更有甚者还将出现视网膜脱落[4],对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利,还将降低其生活和学习质量。

设计出一种与高透气硬性角膜接触镜使其角膜表面集合形态与角膜相反,完成对患者角膜可预测的、可调控的、可降低角膜屈光度、可逆性的、改善患者视力的角膜塑形即为角膜塑形术[5]。在进行角膜塑形时,通过镜片对患者角膜的物理作用使其角膜曲率逐渐平缓,从角膜中央将其上皮推至四周,使中央的上皮变薄,让组织的排列更加紧密,消减角膜厚度,改善屈光度,使患者度数得到控制[6]。也有研究认为,角膜塑形镜的配戴会压迫患者角膜上皮细胞使得上皮变薄,将其细胞间液由中央转至周边,促进细胞再生,夜间配戴阻碍上皮细胞脱落,长期配戴将会改变上皮细胞代谢,引起患者生理结构的变化。

从研究数据的短期结果来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研究组患者在配戴1个月、6个月后的裸眼视力、配戴前后屈光变化、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都较配戴常规框架眼镜的参照组更具有明显优势,且所有对比的数据均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治疗时为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矫正患者的视力,使其角膜曲率、屈光度降低,延长眼轴,更好地阻碍近视的进一步发展,但如需长期配戴还需进一步试验检验。

猜你喜欢
发性眼轴屈光度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低色温光源为预防近视提供新方法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客观评价眼轴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阿托品与复方托吡卡胺在儿童验光的差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