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单元设计与实践

2020-10-20 07:14孙雅婧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
关键词:单元设计实践

孙雅婧

摘 要: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主题班会是帮助学生缓解身心压力的途径,也是帮助同学相互团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开展主题班会能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帮助学生更加融入班级团体中,增强班级荣誉感。本文以班会课程化为主题,分析这一新型的班会开展形式,谈论如何以单元设计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形式来设计主题与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建设。

关键词:主题班会课程化;单元设计;实践

主题班会的开展不但有利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更能通过开展班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建设,来思考单元设计的实施措施。根据之前对班会建设的探索经验,对未来如何实施课程化的主题班会提出建议。

一、主题班会开展的现状

班级是学生团体的组织形式,班会开展是为了加强教师对学生内部的管理,同时进行深入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但由于传统教育的不足,主题班会成为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教育的形式活动。学生只是被动参与班会中,实际班会教育的主体仍旧是教师。这样学生不但不能积极投入班会的教育中,反而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同时主题班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与不确定性,往往缺乏系统的教育主题与目标。更由于教师能力的约束和观点的落后,主题班会不但无法课程化,甚至失去了原有的教育功能。班會活动不仅没有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也没有吸引学生参与过程实践,导致最后流于形式,完全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多种方面对主题班会课程化进行分析,完善主题机制与实施过程,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联系,促进学生在参与主题班会后得到全面发展。

二、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单元设计

(一)主题式班会

主题班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单元式的结构模式,与往常传统单节式班会不同。单元式结构不仅改变了原有班会模式中时间短、体验感差等问题,在实践中践行多课时的实施方式,还形成了设立主题目标,学生自主实践并理解运用,再到老师总结评价的完整体系。从根本上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班会的实践活动,不但在班级课堂上集中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分散式学习,去自行搜集材料。 首先在课堂上可以由老师指导设计活动方案,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班会。由于是小组自由组合和自主确定方案,且放大了实践环节,增加了展示、分享与评价等环节,因此增强了育人效果[1]。同时老师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来设置相应课时以解决学生的实践难题,在班会中向学生解答疑惑。最后由小组汇报学习内容和资料,学生自行组织汇报活动。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并自行组织采访等实践内容,将整合的数据资料。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不但更加深入领悟主题,还在课下实践活动中拓展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班会展示时分享自身的体会感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团聚力。

(二)观点式班会

主题班会的开展,大多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应当在班会课程的开始,向学生提出话题,在引发学生的探讨后,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比如在传销防骗的主题教育中,以案例为导入来针对学生开展防诈骗的教育。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不对社会与陌生人失去希望与信任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自身对于传销组织以及诈骗组织的防范意识。

教师可以设置集中学习的多个课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学生搜集的案例资料,通过学生对资料的汇报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学会如何辨别真伪对错。学生过于信任社会,或是过于不信任社会,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点,比如在班会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环节,教师饰演骗子来与学生对话。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来分析归纳受骗的原因和防骗措施等等。在班会的开展中,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三、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实践意义

班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主题班会的开展。通过班会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身的道德观点,同时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正确的学风班风。开展主题班会不仅能帮助学生身心发展,使教师从多种方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长处,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在主题班会的开展中,不论是学生的道德教育还是小组的实践活动,都有助于学生激发集体意识。通过班会的有效开展,要唤醒学生的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的同时,促进学生与班集体的共同成长[2]。

学生的发展不但促进班风的和谐,更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健康校园文化,在班会的开展中,顺利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与学校一同发展。主题班会的课程开展不仅要满足学生的接受度,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进行道德教育,还要开展全方位多方面的教育熏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主题班会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可以结合新闻热点。通过主题班会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促进学生自身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育,而且主动参与到班会实践中。学生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在实践中得到成长,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方案,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结束语

教师应当注重主题班会课程化的环节设置,将文化课程与德育内容相结合。教师作为主题班会的开展者与指导者,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来展开活动设置,不断调节教学计划。单元式的主题课程开展,不但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程,还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行为,丰富自身感悟体验,同时拓展主题班会的深度。教师不断调整班会课程的主题内容,合理设置教学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单元设计与实践,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实现身心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夫锋,张锐.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单元设计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8,(12):12-14.

[2] 张正鹏.于“微”处育“大”德———以学微班会在德育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3):87.

猜你喜欢
单元设计实践
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应对上海化学等级考试的思路转换和教学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基于对学科教学特质的把握
基于FPGA与ARM的智能合并单元设计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