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中人设视域下的情感作用探究

2020-10-21 12:20戴维马歇尔
新闻前哨 2020年9期
关键词:理性群体个体

◎戴维·马歇尔 方 静

《心理学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情感是一种间接的沟通方式,但是情感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等同于直接效果的作用。情感在网络文化交流的产生、发展、深化和分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称这种现象为网络媒介的移情作用。随着文化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个体日趋娴熟地运用情感来促进文化交流互动。本文旨在研究大众传播中的情感作用,以此来探寻人设特征,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地区、移民和消费文化中文化传播的有效进行。

一、东方情感基础主要来源于儒家思想

情感从古发展至今,与文化、阶层、起源以及文明息息相关。诸多学者在研究情感作用时,倾向于追根其儒家文化渊源。儒家文化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根基之所在,几千年的儒学和新儒学思想深深影响着情感的发展, 情感俨然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

以儒家思想分析,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而且是情感的动物,就其最本源的意义而言,人首先是情感的动物,尤其是道德情感,是人类道德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价值的重要标志。 针对个体的人而言,道德情感是人先天性的本能,也是人被称为高级动物的高级点之一。 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最原始最本真的生命意识,在后天的生活境遇中“随感而应”,表现出种种情态,如同见“孺子入井”,人人皆有恻隐之心一样,有其普遍必然性。 这是人的生命的内在本质,仅仅用原始的自然“本能”难以解释清楚。

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的“知”,则是未曾自觉或半自觉状态下的朦胧之知, 是伴随情感而来的一种自我感知。 当其有了完全的自觉,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感理性,即不仅能知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而且能知其“所当然而不容已”,实现存在与价值的统一。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但要认识你自己的什么?儒家有明确的回答,即认识自己的存在本质,内在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 这就不是一种对象认识,而是道德情感的自觉,也是理性的自觉。

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2]从此言论分析,儒家发展而来的家族体系观念在中国具有根深蒂固的情感根基。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家族观念都非常强烈。虽然随着社会民主制度的进步,家族抱团和传承的现象有所削减,但不可否认,在中国人情感观念内,最具备情感基础的仍然是家族血亲。 这也是儒家为什么没有倡导认知理性、科学理性的原因。就儒家未能探讨科学理性而言,它有不完美;但是就人生这个大问题而言,不可抹掉儒家所做的贡献。科学理性及其产物——技术,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当科学技术变成只是满足物质欲望的工具,而人的情感越来越淡漠甚至冷漠无情,生活中缺乏生命关怀、生命乐趣以至不知幸福为何物的时候,问题就值得反思了。

二、西方情感发展主要源于理性思考的延伸

如果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 那么西方文化的源头就是“两希精神”: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希腊精神注重理性“逻各斯”,理想的人都是理性的人,希腊精神滋生了西方世界的艺术和科学; 而希伯来文明注重超然性和献身性,强调信仰和拯救,他们理想的人都是信仰的人,希伯来文明缔造了西方的宗教和道德伦理。[3]

在西方思想文化中,情感与理性背道而驰。理性时代或文化启蒙运动时期,文化通常与历史学家所说的18 世纪欧洲漫长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它出现在新一代知识的构建中,这种知识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观察。 科学起源于此,人类开始摆脱宗教束缚,理性认识自然的客观性,逐步建立理性意识。 这一时期,理性和认知得到迅速发展,它们以多种方式拓展认知范围, 这与希腊和罗马古典思想紧密联系,超越了宗教对人类和自然本身所下的定义。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所谓纯粹理性也就是理论理性,指的是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通过理性的有限范围去认识,而“批判”原意是“书评”,就是分析,即通过纯粹思辨对理性进行考察。 在康德看来, 纯粹理性批判不只是驳斥独断论与怀疑论的不足,它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全新的主客体关系,人类只能认识到自然实在表现出来、被人类心灵捕捉到的那部分现象,而不能认识到真实存在本身及其规律性; 知识不再由对象所决定,而是对象由我们的认识能力所决定。康德的纯粹理性就意味着人们的理性要从常识性的见解中解放出来, 因为客观认识的必然性与普遍性并非源自客体, 而是源自认知主体,也就是人本身。

纯粹理性讲的是人类的认识问题, 实践理性讲的则是人的道德行为,即理性在道德上的功能。实践理性要高于纯粹理性,人的认识最终还是要为道德服务。实践理性要想让道德行为成为可能,就必须肯定三个假设:人的自由、灵魂不死与上帝存在。 这三个假设将人的道德价值提高到自我与上帝的高度上来,也就是康德所谓的道德形而上学。在书中,康德主要讨论了伦理学问题,阐明了人的伦理行为的动力和规范,从伦理道德和信仰角度说明设定上帝存在、灵魂不灭和意志自由的意义。

三、新的传播环境中,情感体系呈现现实与虚拟身份重构特征

在互联网技术井喷式发展的新时代, 我们的情感交流体系呈现出现实与虚拟身份重构的特征。 那么情感交流是如何促进传播的呢?我们不妨从人设方面展开分析。随着互联网甚至是物联网(LoT)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网民数量急剧攀升,数以亿计的人在网络世界活动。这些在网络世界活动的人通过网络空间打造自我人设, 以此表达个人情感喜好或诉求,从而实现社交或社会化目的。

2019 年在国内外网络大红大紫的李子柒美食生活短视频, 就是在情感方面唤起了人们对于古朴传统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李子柒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在国外也引发众多关注。 她在国内微博粉丝2000 多万, 抖音粉丝3000 多万;她在国外视频平台YouTube 上也拥有740 多万的粉丝;而且各大平台粉丝数量都还在不断飙升中。 李子柒本人的身份并无太多光环,甚至是一个命运有些坎坷的草根,但是其拍摄的短视频选择以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 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击中了现在诸多都市人的情感痛点,也即是回不去的故乡和扎不下根的城市之间的“飘”感。 李子柒的视频仿佛一幅闲适自如的山水画, 激起人们内心返璞归真的情感共鸣。这是李子柒在网络世界营造的人设,让群体对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

然而,抛开李子柒的网络人设身份,去了解她现实世界的真实身份,让人唏嘘慨叹。 其本名李佳佳,2 岁父母离异,生母远走他乡,父亲再娶,后来父亲去逝。 刚6 岁的时候就经常被继母虐待,甚至被传家暴。 无奈之下,李子柒不得不搬去与爷爷奶奶同住,爷爷是乡厨,也就是从小跟爷爷帮厨的经历让其学会了制作各种美食。 5 年级时爷爷去逝,为了减轻奶奶负担,李子柒14 岁就外出打工,后因奶奶患病,她回到曾经生养她的大山,与奶奶一起在农村生活。自此开始拍摄美食短视频,然后大红大紫起来。

在传播日渐泛化的环境中, 现实与虚拟正在进行着双重身份的重构。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个体作为现实对象,有其出身以及家族谱系,有真实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而在网络世界中,个体被作为虚拟对象看待。在毫不相识的情况下,我们认识或评判一个人,往往以其塑造的人设为依据。这种塑造的人设来源于现实身份,但又区别于现实身份。塑造的人设即是虚拟人设, 虚拟人设依靠情感力量进行传播和推广,逐渐被广大受众喜爱并走红网络。随着网络名气的不断高涨, 其不断固化或加深受众对其此种人设的情感认同,进而产生各种价值。

四、现实人设与网络人设差异明显,差异是主流

沉默的螺旋理论[4]在网络文化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基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及时性,越来越多的个体呈现出差异性特征。例如比较活泼的公共领域平台, 越来越多个体倾向于不受限于群体“沉默”的压力,开始形成自己的议程,并用情感共鸣等方式吸引更多同类个体参与, 从而进行完整的议程设置[5],达到一定的议程效果。 2019 年,微博平台有年轻流行歌手粉丝唱衰老一代流行歌手时, 老一代流行歌手周杰伦的粉丝自发组成“夕阳红”粉丝团,将周杰伦“微博超话”(超话即微博超级话题的简称)送上话题榜第一名。 这就是一例佐证。

在网络文化中, 个体与群体的转化呈现出明显情感化特征。 个体的独立是主观的,群体的生活是客观的。 主观世界能改变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决定并影响主观世界。因此主观的个体能影响并改变客观的群体, 客观的群体也能影响并改变主观的个体。 网络中的个体往往因共同的利益或情感纽带联系在一起,例如众筹、共同的偶像、共同关注的话题等。一旦它们由一个个个体形成群体后,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非但没有带来群体的分裂,有时反而成为维持该群体更持久存在的动力。 因为差异能产生交流与碰撞,而这种碰撞又容易产生争论,争论让人乐此不彼地投入更多情感和精力来参与此群体。

五、 共同利益驱动或情感诉求促使网络文化交流顺畅进行

人类属于群体性生物, 无论是人类起源的氏族部落还是现代的地球村,人类都是逐群而居或互联而居。 在科技、信息不够发达的过去,人们通过信鸽或人马来建立联系,例如中国古代的飞鸽传书,车马驿站,起源于雅典斐里庇得斯的“马拉松”等。随着现代万物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每一个人看似可以形成孤岛,但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联关系却愈发紧密。在这样的联系中,共同的利益驱动或情感诉求扮演着桥梁作用,为文化交流的畅通提供助力。

情感是交流的生成剂。在网络泛化的今天,世界各地人民看似各自为营,互不相连,但是随着地球村形势的日趋发展,公共传播交流领域变得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知识储备和科技使用能力的提升, 越来越多人活跃在网络平台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猎奇心, 众多网络平台已成为人们情感寄托的场所。例如,在推特、脸书等平台,远在北半球的冰岛人能和身居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人交朋友, 实时分享自家宠物的趣事。 通过分享,人们将情感寄托转为现实,从而实现自我的心理满足。

利益是交流的催化剂。如果说情感是交流的基础,那么利益联系便是情感淡化后的理性回归。 随着世界各种资源的不断减少,世界联系发展的日趋紧密,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新时代的世界命题。例如冰川融化需世界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需各地区和国家相互支持, 资源分布不均需世界共享。这些利益的相互联系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催化剂。在共处地球村的情况下, 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变成波及全球的大问题,任何一个大问题,也有可能分担成若干细小的问题。因利益相连,交流便不分你我,在网络中以“我们”呈现。

六、特定场合下,非语言形式反而能取得“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

语言交流是人类社会交流的最基本也是最广泛的方式,与此同时非语言表达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文化交流中,如果没有共同的语言基础,非语言表达方式往往更能取得“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非语言能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或信息,这类表达主要用来补充、强化、重复、强调、调整语言符号信息,或者用来产生与语言符号信息相反的效果等。

在现实语言环境, 非语言感情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动作手势等方式发挥作用。 在网络文化交流中,这种作用则称之为网络媒介的移情作用。 人们在网络文化交流中,如果缺乏共同的语言基础,往往倾向于采用移情作用的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 移情作用是一种学术性表达, 其通俗表达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情包交流。 表情包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静态图文、动态图文或漫画、甚至还包括一些音视频文件等。 表情包交流让表达方式更直观,更诙谐幽默,更生动活泼。 其直观而又轻松活泼的特征利于克服文化障碍, 帮助使用者表达感情,传递信息。

在一些特定场合,如果语言形式无法派上用场,非语言形式的流行文化如表情包文化便可发挥“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侧重情感交流的表情包文化依托于社交和网络环境不断发展。 人们在文化交流过程中, 通过收藏和分享此类图片,可以获得趣味,同时通过展图表现自己的风格,而此风格一旦得到人们认可后,使用者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脸书、苹果照片分享程序、微信、微博、百度贴吧等平台,表情包已成为非常成熟的非语言情感表达方式。 丰富多彩的表情包表达正在逐步加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认同,拉近不同国家或地区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实现深度共鸣式的文化交流。

七、 共同或趋同价值取向使得个体与群体的人设认同与转化成为可能

交往双方各自的价值观, 是影响人际交往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交往双方对待某些事情有相似的态度,才有可能使双方走到一起。如果把双方延伸为个体和群体,就可以此类推,个体与群体在相互融合中有这样或那样的条件,才能实现人设的相互转化。个体是否能被群体接受,取决于群体意识是否认同该个体的行为方式, 而群体能不能吸引到更多个体组成群体, 取决于群体的价值观是否符合个体的心理需求。

依据人类行为语言(DISC)理论[6]分析,人的性格分为支配型(Dominance)、影响型(Influence)、谨慎型(Compliance)、稳健型(Steadiness)四大类。 DISC 现在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为广泛的行为格测评工具之一。DISC 代表着一种可观察的人类行为与情绪。虽然DISC 在人才招聘及管理领域使用较多,但是在此用来分析人设也有相通之处。

从网络文化中个体与群体的人设认同和转化来分析,不论是支配型、影响型、谨慎型还是稳健型,其均属于人设的一类,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型的人设有可能相互转化。例如一个企业中, 高级管理人员往往显现出支配型的人设特征,发号施令,支配他人;而普通员工,往往属于稳健型,听从指挥,完成指令。 在这种不变的环境中,这两类人物类型均呈现出与自身身份匹配的人设特征。然而,一旦普通员工晋升为高级主管, 他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呈现出新的人设特征。 同时,若有高级主管因为变故转为普通员工,其人设特征或多或少也会发生转化。 这类变化其实是建立在对企业共同利益和价值认同的基础上。 因为认同彼此利益攸关,支配型个体或群体会带着使命感发号施令,稳健型个体或群体也会带着认同感践行施令,而在转化中,因为认同企业的价值,故也会自觉尊重不同职位的权威。

此理论延伸到大众传播领域, 又与意见领袖理论相互补充。在大众传播领域,支配型和影响型的个体或群体往往倾向于充当意见领袖, 然后以领袖作用支配和影响谨慎型和稳健型个体或群体。在中国的舆论场,这种意见领袖被称为网络大V。网络大V 又分为官方大V 和民间大V。在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官方大V 往往起到更大的意见领袖作用,大V 的权威发声逐步转化为群体的意志,从而形成某一国的舆论引领。 在偏民生的文化、旅游、教育的文化交流发展中,民间大V 常常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 这种个体与群体的人设转化会更柔和。 当然,无论是官方大V 还是民间大V 在把个体意志转化为群体意志时,其特定的条件是, 大V 们所提出的观点或倡导的价值是符合普世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特定个体组成的群体所认同的价值。这也是文化交流一直在探寻的东西——共同价值。

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隶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软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发展, 逐步成为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对象。文化传播涉及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体细分文化传播与情感的关系, 我们从网络文化中的个体与群体人设转化来研究发现,个体与群体的情感纽带越来越复杂,这其中既有个体的差异性,又包含新的传播环境下群体的密集性。我们唯有深入了解情感表达的特征, 认识个体与群体之间人设转化的特定条件,找到个体与群体都认可的情感和价值,在网络对外传播中转变策略,以软植入代替硬宣传,用尊重差异代替过度统一,以情感共鸣代替唯我最好,减少不同文化间传播的障碍,才能加强网络媒介的对外传播效果,并以此推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沟通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籍此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各项挑战与难题。

注释:

[1]杨治良、郝兴昌:《心理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年版

[2]孟轲:《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3]哲不解:《不疯魔不哲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年

[4]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传播学刊》1974 年版

[5]M.E.麦库姆斯、唐纳德·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舆论季刊》1972 年版

[6]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常人之情绪:DISC 理论原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年版

猜你喜欢
理性群体个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