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障碍病因及防控

2020-10-28 13:22周厚品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死胎公猪发情

周厚品

(四川省宣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宣汉 636150)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的以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无活力弱(少)仔,不发情、屡配不孕或以公猪发生睾丸炎、性欲降低、少精和精液品质下降等为特征的疾病。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因素较多且复杂,但一般以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居多。

猪繁殖障碍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繁殖障碍和由猪自身机能障碍、中毒、管理不良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碍的增多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

1 发病因素

1.1 传染性因素 传染性因素主要有病毒、细菌、寄生虫。研究资料显示引起猪繁殖障碍最为严重的是病毒感染。

1.1.1 病毒感染 引起繁殖障碍的常见病毒有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等,病毒多以混合或继发感染出现,其发病率达20%~60%,平均达30%以上。

另外,脑心肌炎病毒、猪肠道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猪巨细胞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均能引起猪繁殖障碍。

1.1.2 细菌感染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细菌主要包括布鲁氏杆菌、李氏杆菌、链球菌、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除此之外,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支原体等引起严重肠炎、肺炎,黏液性或化脓性子宫炎及败血症时,都可导致妊娠母猪流产,肾棒状杆菌主要引起公猪繁殖障碍。

单独一种细菌引起繁殖障碍较少见,多数情况下,细菌常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疾病后期可导致种母猪死亡率增加。

1.1.3 寄生虫感染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寄生虫有弓形虫、猪冠尾线虫、猪附红细胞体等。其中,常见、危害较大的有弓形虫、猪有齿冠尾线虫。

1.2 非传染性因素

1.2.1 猪机能障碍 母猪主要因子宫先天性异常、卵巢发育不全、输卵管阻塞、性腺机能减退或衰退、组织萎缩硬化以及卵巢囊肿导致繁殖障碍;种公猪因单睾、隐睾、睾丸发育不全、副性腺疾病、精子异常等导致繁殖障碍。

1.2.2 营养过剩、不足和中毒 饲料能量、蛋白质或氨基酸不足可导致母猪瘦弱,初情期延迟,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或形成卵泡囊肿。

高能量日粮,特别是在母猪缺乏运动的情况下会使其过肥及输卵管、子宫角与卵巢中沉积脂肪,卵泡细胞变性,导致肥胖性不育。

维生素严重缺乏时会影响母猪妊娠及胎儿的发育,缺乏钙、磷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会影响猪的繁殖。饲喂霉变、霜冻或有毒有害饲料(草)均会致使胎儿死亡,母猪产弱胎、木乃伊胎,流产或产死胎。

1.2.3 管理不当 人工授精、助产不当,胎衣不下或病菌进入母猪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时常造成母猪发情异常,不易受孕或流产。怀孕母猪治疗时保定不当或应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时会造成母猪流产。

另外高温、高热,舍内氨气、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均会影响母猪繁殖。

2 主要症状

2.1 母猪繁殖障碍症状 病猪主要表现为发情障碍、妊娠障碍和泌乳障碍,以妊娠障碍多见、危害最大。

2.1.1 发情障碍 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后往往发情不正常,甚至数月不发情、间断发情或返情。

2.1.2 妊娠障碍 妊娠母猪以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或少产为特征。

母猪流产多无明显症状,妊娠前期流产的,随粪尿一起排出未变化的死胎,因胎儿及胎膜较小而不易被发现,中后期流产较少,母猪多产出不足月的胎儿。母猪产死胎时妊娠期正常或推迟,产前胎动减弱或无胎动。

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发病的,母猪妊娠期胎儿会自溶或钙化后被母体吸收,细菌引起发病的,则母猪表现为阴道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病母猪产下的仔猪不吃奶或拱奶无力,震颤、站立不稳、哀鸣,有的腹泻,体温正常或稍低,常于出生后1~3 d死亡。

2.1.3 泌乳障碍 患猪无乳,乳房发热、肿大,拒绝哺乳等。病母猪乳房及乳头缩小,乳房皮肤松弛,乳腺松软,挤奶时挤不出或仅能挤出少量乳汁。

2.2 公猪繁殖障碍症状 病公猪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发炎,性欲降低,精液少、精液品质差等。

3 综合防治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对猪繁殖障碍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诊断。

确诊后,根据病因对症治疗,长久性繁殖障碍种猪和长期低性能猪应淘汰,暂时性繁殖障碍种猪治疗后可继续作种用。

3.1 传染性繁殖障碍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机体免疫力,用疫苗预防发病。尚未感染的猪群紧急免疫相关疫苗,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多维,增强抵抗力,缓解免疫应激。流产母猪及时使用抗菌消炎药减轻症状,疑似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被污染的土壤、场地、圈舍、用具和人员衣物等消毒灭菌处理,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消毒处理后再废弃,粪便、污水用消毒液处理后才可排出。做好防蚊灭蚊、防鼠灭鼠、驱虫等工作,严禁在养殖场喂犬、猫和家禽,不从场外带肉制品入场。

根据猪场的生产特点、猪的日龄、各种疫苗的特性、母源和疫苗抗体的消长规律、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加强免疫检测,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3.2 非传染性繁殖障碍防治 种母(公)猪患有生殖器官疾病或其他疾病的应及早治疗。

因炎症、机能障碍引起繁殖障碍的,应及时消除炎症,恢复机体繁殖功能。

遗传因素引起母(公)猪繁殖障碍的,一经发现立即淘汰,生殖激素紊乱的母猪采用激素催情。

妊娠母猪饲喂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保障种猪能量、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供给,并合理搭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母猪妊娠期分阶段饲养,不喂发霉、变质、霜冻的饲料、饲草,同时搞好圈舍卫生。■

猜你喜欢
死胎公猪发情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上期回顾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