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畲族服饰文化考察和设计探索

2020-10-28 08:42陈敬玉吴莹洁
设计 2020年19期
关键词:设计要素现代设计特征

陈敬玉 吴莹洁

摘要:研究贵州地区畲族服饰的特征,分析其设计要素并进行设计探索。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搜集整理服饰资料,深入分析服饰的特征、内涵和设计要素,结合当代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探索。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服饰。发扬传统服饰文化,需将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提高服饰现代感与可穿性。

关键词:贵州畲族;传统服饰;特征;设计要素;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0-0016-03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 nationality's dress in Guizhou,analyze the design elements and do some design exploration.Literature analysis and

?eld investigation are applied in this research.The clothing materials are collected and characteristics,connotation and design elements of clothing are analyzed. Then a design exploration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design concept was applied.Modern costume with S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signed.To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costume elements with the modern design concept.And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modern sense and wearability of clothing.

Keywords:She nationality in Guizhou Traditional costume Characteristics Design elements Modern design

引言

畲族隋唐以降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现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贵州地区的畲族人口分布较少,但由于其民族识别认定时间最晚,在民族身份认同上经历了特殊的变迁,其服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贵州畲族1996年才加入畲族大家庭,在此之前当地居民一直自称为“东家人”,其服饰的演变发展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贵州畲族人民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发展历程。学界对畲族传统服饰的研究颇丰,其中也不乏从传统畲族服饰中提取设计元素并进行创新设计的研究,从款式、色彩、工艺、图案等方面分析并提取畲族服饰特征要素,结合不同的设计方法,运用于现代服装、包袋等产品的设计中。[1-3]目前贵州畲族服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历史溯源、阐述服饰的类型与特征,对其形制特征、社会功能、形成原因等方面,从民间神话角度探析服饰的样式特征和美学特征以及社会功能,从符号学的角度探索服饰隐含的文化内涵,并对民族服饰的保护进行了讨论[4-6]。

一、贵州畲族服饰溯源

贵州畲族被称为“东苗”或“东家”,自称“嘎孟”或“嘎斗”,现今大約有人口四万多,主要以散杂居的形式分布在贵州黔东南和黔南自治州交界的麻江、凯里、都匀、福泉4个县市,其中麻江县占贵州畲族人口的90%以上。[5]“东苗”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史》中[7],由此可证畲族早在明以前就已迁入贵州,且以族群共同体的身份在贵州生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服饰历史演进受独特的山地自然环境与多民族融合的人文环境的影响,贵州地区的畲族服饰与浙、闽、赣等地的畲族服饰虽同源相承,但仍保有自己的独特性。现存明清以前的服饰实物无迹可寻,仅能从为数不多的历史资料中一窥其貌:万历《贵州通志》记载,“衣尚浅蓝色,短不及膝,以花巾束发。妇人着花裳,无袖,唯遮覆前后而已,著细褶短裙……”[8],光绪《平越直隶州志》记载“衣尚青,短不及膝,以花布束发……”[9],民国《都匀县志稿》记录“唯女皆青色带,着青色裤,项戴银环,不着裙……”[10]。可见,贵州畲族服饰形制自明清以来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发展。

二、贵州畲族服饰特征辨析

延续至今的贵州畲族服饰样式与文献记载中的历史上的服饰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多种样式并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现今并存的三种样式分别是“花袖衣”、“东家衣”和“凤凰衣”。

(一)花袖衣:花袖衣是现存三种服装样式中最古老的,也是文献资料中记载最多的样式。《都匀民族志》中记载,“东家妇女盛装头戴蜡染布……上衣为土布,色藏青,无领右衽,下摆长过臀部,袖筒靠肩部一般为蜡染,以绿、紫、棕、黄丝线绣花。两段交界处及袖口也镶锦条。下装为大裆裤,色质同上……须系花腰带和扎裹腿……盛装佩以银簪,髻花耳坠,项圈,项链……”[11] 。花袖衣因其层叠穿着显露出精致的袖口装饰而得名,传统的花袖衣包括包头巾、花袖衣上衣、大裆裤、绣花鞋以及搭配的围腰或腰带。上衣由自制的靛青色土布制成,多件叠穿,右衽斜襟,衣长过臀,袖长及腕,袖口装饰有蜡染段和刺绣段,在两段装饰之间镶嵌红白相间的棉条和五色犬牙瓣,从内向外衣长和袖长逐层减短,以露出里面衣服的一段装饰,配靛蓝色的腰带或梯形的围腰,起到绑缚和美观的效果。下装为靛青色大裆裤,裤长及踝,与上衣面料相同,脚穿翘鼻绣花鞋。花袖衣在当代畲民中使用的较少,笔者仅在麻江县六堡村枫香寨的一户村民家中寻得一件单件花袖衣上衣,如图1。

(二)东家衣:东家衣样式出现在花袖衣之后,现存实物资料比较丰富,却几乎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在麻江县和都匀市的畲族村寨中,不少畲族老年女性都保存着一至二套东家衣。完整的东家衣样式包括绑头带、东家衣上衣、围腰、裤装、绣花鞋五个部分。绑头带为自制靛青色棉布,东家衣上衣为靛青色立领右衽大襟衫,衣长过臀,袖长及腕,通常多件叠穿。日常装几乎无装饰,盛装上衣领袖绲边,饰以花纹织带。围腰长度从胸口到上衣底摆处,胸口到腰部呈梯形,梯形部分中间绣有花卉等独立纹样装饰。围腰顶端装有银链或织带,用时银链挂在领口,织带则套在颈部固定。腰部两侧装有绑带,用时绑在腰间,绑带末端有刺绣装饰。裤装为与上衣同色的大裆裤,脚穿单鼻绣花鞋,如图2。

(三)凤凰衣:畲族以盘瓠为祖先,后逐渐在服饰上引入凤凰图腾,以纪念盘瓠的妻子三公主。民族识别工作后,贵州畲族在图腾装饰题材上主动接受浙闽地区畲族服饰装饰题材,以凤凰纹样为装饰的主要纹样,服饰上大量使用凤凰纹。目前流行于麻江县六堡村一带的现代畲族凤凰衣即以凤凰为名,老年装为靛青或黑色,中青年装为蓝色,少女装为鲜艳的红绿色。凤凰衣的款式与花袖衣类似,搭配红色或蓝色的腰带,袖口为装饰重点,在花袖衣蜡染和刺绣两段装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段刺绣,同时在衣襟、肩部、后背、袖口等多处饰花边和刺绣,有的还缀以银饰。下装为大裆裤,凤凰衣的装饰面积较花袖衣和东家衣都大幅增加,整体呈现华丽的效果,如图3。

三、贵州畲族服饰要素分析

(一)造型元素:多层叠穿是传统贵州畲族服饰最具特色的造型元素。传说多层叠穿的样式来自于梯田,被迫西迁的先祖为了不忘记故乡,将家乡的梯田装饰在服装上。完整的花袖衣盛装,三件以上为一套成套穿着,最多时可多达九件。袖口和底摆处从内向外逐层变短,以露出里面一层的花边,层层叠叠,展示着精致的刺绣工艺,如图4。东家衣样式虽舍去了袖口处精致的装饰,但依然保留了多层套装的传统,在袖口和开叉处隐约可见里衣的袖口和底摆,含蓄地展示着层叠的效果。多层套装是贵州畲族以多为美思想的体现,也表达了对先祖的寄思。

(二)材料和色彩:传统的花袖衣和东家衣均由自织自染的土布制成,颜色为靛蓝,不仅防寒保暖,且耐磨耐脏。凤凰衣则选用了市面上购买的面料,色彩选择以青色、蓝色、红色为主,颜色更为鲜艳。畲族在装饰色彩的选择上体现了本民族独特的审美,畲族人好“五色服”,喜爱将五彩的刺绣附在靛蓝色的服装上作装饰。花袖衣袖口处饰五彩的刺绣拼接蜡染图案,使得整体色彩古朴而艳丽。东家衣的色彩搭配则更为简单,仅在袖口、领襟处用一圈浅色的绲边搭配一条较窄的织带做搭配,整体色彩十分质朴。凤凰衣不仅本身面料色彩丰富,且在袖口、领襟、裤边处大量使用了刺绣装饰,使得整体色彩非常艳丽。不同色彩的撞色也經常被用在畲族服饰上,如刺绣纹样内部红、蓝、青、紫、黄等颜色的撞色,花袖衣蓝色腰带与底色的撞色,凤凰衣红色上衣与绿色下装的撞色、东家衣嵌条与底色的深浅撞色、衣角处红色或蓝色绲边与底色的撞色等,起到丰富和点缀的作用。

(三)工艺与图案:刺绣、蜡染、镶嵌是贵州畲族服饰常用的工艺。花袖衣的特征是袖口的刺绣和蜡染两段图案装饰,五彩斑斓的刺绣与古朴的蜡染搭配,独具特色(如图5);东家衣的工艺和图案装饰主要为领口和袖口嵌条外侧的织带与围腰上半部分的刺绣;凤凰衣是在花袖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花袖衣的基础上将袖口的装饰增加至三段,并且扩大了装饰面积,刺绣图案布满领襟、袖口、肩部、后背、围腰、裤腿、绣花鞋等处,而蜡染工艺则渐渐失传,凤凰衣袖口使用现代色织面料代替蜡染图案。

凤凰、蝴蝶、花卉是贵州畲族三样式中最常见的题材。凤凰和蝴蝶纹样体现了畲族的图腾崇拜。凤凰衣样式的凤凰纹样与花袖衣、东家衣不同,为回头凤凰的样式,这也体现了贵州畲族对身份的认同。蝴蝶纹样来源于飞蛾,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周边苗族的蝴蝶崇拜影响,一方面也可视为畲苗瑶同源影响下的表现。花卉纹样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体现了畲族的自然崇拜。三种服装样式中,花袖衣对图案的描绘最为细致,东家衣最为简单抽象,凤凰衣则有繁有简。

(四)三样式设计要素比较:综合来看,花袖衣、东家衣、凤凰衣三种样式先后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服装风格和样式有很大的区别,色彩搭配、装饰工艺、图案分布、纹样特征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性。但是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服饰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核心的元素保留了下来。这些核心设计元素就包括通过花袖衣和东家衣的多层套装以及凤凰衣繁复的装饰搭配所体现的“以多为美”的设计思想;“尚青蓝”、“好五色服”的色彩审美;以凤凰、蝴蝶、花卉为核心的图案元素,如表1。

四、贵州畲族服饰在当代的创新设计实践

(一)设计思路及主题:对传统畲族服饰元素进行创新与运用的思路可概括为两种,一是基于本土服饰的改进与创作,保证十足的民族气息,但是缺乏时尚感,不易被现代人接受;二是打破固化的传统服饰形式,将传统的服饰要素与现代服装元素进行结合,在服装中注入现代美感,增强可穿性,使得服饰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通过前期的田野调查了解到,目前畲族服饰的穿着人群为45岁以上的畲族妇女,年轻一辈几乎不再穿着畲族服饰,长此以往,蕴含着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畲族服饰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的转换与创新,而不是模仿和复制[12]。将当代设计语境下的设计手段和设计思维与民族文化元素结合,可以为民族文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13]。因此,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取畲族服饰核心要素:“以多为美”的设计思想、“尚青蓝”、“好五色服”的色彩审美、凤凰、蝴蝶、花卉为主的图案元素,结合现代流行元素,以期设计出被更多年轻人接受的且具族群文化特征的现代畲族服饰。

(二)色彩设计:传统的花袖衣和东家衣在色彩搭配上给人以质朴的感觉,而凤凰衣则给人以华丽的感觉,主要是由于花袖衣和东家衣均以靛青色作为底色,在袖口、领口、衣角等地以小面积的撞色色块营造内敛含蓄的美感,而凤凰衣服饰底色通常为鲜亮的蓝色、绿色,大面积的彩色绣花更是增添了服饰的华丽感,华丽的配色在节庆场合增添了活力和喜庆的氛围,但在穿着场合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畲族服饰三种样式在色彩搭配上虽不尽相同,但都延续了“尚青蓝”、“好五色服”的审美习惯,用青蓝色作服装的底色,以五彩的刺绣或织带做装饰。因此本次设计中,提取了花袖衣与东家衣的靛蓝色作底色,提取了凤凰衣常用的红色与蓝色作图案装饰色彩,并且在局部拼接灰色、白色与黄色的撞色以营造现代感,延续了青蓝的底色与五彩的装饰的色彩搭配,兼具民族特征与现代感。色彩设计如图6。

(三)款式设计:“以多为美”是贵州畲族服饰的核心思想,不论是花袖衣还是东家衣,都通过多层套装体现“多”,现代凤凰衣的“多”则更多体现在丰富的刺绣和银饰搭配上。本次设计仍然延用了“以多为美”的思想,款式结构强调层次感。在款式上,基本保持传统服饰的款式特色,采用上衣下裤或上衣下裙的形式,适当增加了长款外套和背心式连衣裙的款式。采用内外套装的形式,内搭长袖毛线上衣或衬衣与短袖款的外套或背心式的吊带搭配,翻领开襟的外套和吊带式的长背心叠加下装连衣裙或裤子,视觉上层次非常丰富。此外,在细节处中也用到了飘带来增添灵动的感觉,外套拼贴撞色口袋以及双层反驳领的设计,进一步强调层次感,也体现了时髦前卫的风格特征,如图10。

(四)图案设计:图案在服饰文化的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设计中可以起到美化、表意、寄情、点缀、烘托、渲染的作用[14]。凤凰、蝴蝶、花卉纹样是贵州畲族服饰的核心图案元素,集中体现着贵州畲族对族群身份和族群文化的认同,因此对这些图案元素的利用是畲族服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传统的畲族服饰图案因其特有的工艺、色彩、材质等因素,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与现代服饰格格不入。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图案的再创造,改变图案的工艺、布局等手段,创造出更具现代感的图案。

1.    图案的再创造:现代设计过程中,运用分解与重组的方式对传统图案进行创新。将传统图案元素进行分解,然后运用简化、旋转、扭曲、叠加、衬托、提炼等方式加以变形,再将变形后的图案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进行重组,或与其他图案元素结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图案形态。分解与重组的方式,不仅保留了传统畲族图案的文化基因,而且加入了新的设计思维,使得图案与服饰能够有机结合。如图9中笔者提取了贵州畲族传统图案最具代表性的凤凰、蝴蝶、花卉元素,加以简化和变形,与回字纹、菱形、锯齿形等几何纹样并排组合,形成几组二方连续且宽窄不一的织带拼接图案样式。

2.    图案工艺的创新运用:传统的贵州畲族服饰工艺主要有刺绣和蜡染,须由人工完成,纹样细致丰富,但是对制作人技艺有很高的要求,且制作工序复杂,成本高、费时费力,不适宜大规模生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借助机器和AI制图软件,使用印花、电脑刺绣、编织等现代化工艺,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也使得传统图案在服装上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如图7从左至右依次为现代印花、刺绣、编织工艺。

3.    图案的布局变化:现代服装设计常通过图案布局的改变作为图案创新设计的一个切入点,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转移图案的装饰部位,二是扩大或缩小图案的装饰面积。如图8(左)中,设计师将单独的凤凰图案转移到裙身部位,强调了凤凰图腾在畲族服饰中的重要性;图8(右)中,设计者扩大了图案的装饰面积,将放大的图案铺满整件服饰,使服饰整体风格独特,神秘感与现代感交织。图10中,笔者在设计时,适当改变装饰位置,将图案用于裙子、背心以及外套上,以此丰富视觉效果,凸显民族文化气息。

结语

贵州畲族服饰在畲族服饰大家庭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体现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畲族服饰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以適应现代文化环境为前提,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着装需求。提取传统服饰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创新设计,增强服饰的时代美感和可穿性,是古老的传统服饰焕发时代生命力的重要尝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6BG117)。

参考文献

[1]   于爱玲.基于畲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5:6-100.

[2]   詹黎明.闽东畲族传统刺绣纹样在现代包袋设计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6:15-78.

[3]   韩学红.闽东畲族传统龙凤图式研究及文创产品开发[D].福建师范大学,2016:6-72.[4]夏帆.贵州畲族服装样式特征及成因探析[J].装饰,2018,(03):110-113.

[5]   曾祥慧.贵州畲族“凤凰衣”的文化考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4(04):96-102.

[6]   舒梦月.灵物幻化的族衣[D].贵州师范大学,2017:43.[7]张廷玉.明史·卷166[M].北京:中华书局,1974:36.

[8]   万历.贵州通志卷11龙卫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4.

[9]   吴琪拉达,赵华甫.贵州民族文化探秘——走进阿孟东家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135-140.

[10] 窦全曾,陈矩.都匀县志稿·卷5[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25,142.

[11] 都匀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都匀民族志[M].都匀市民族委员会,1990:175.

[12] 王红.徽文化中的雕饰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5(23):126-128.

[13] 樊旭露,王群山.乌拉特蒙古族服饰图案的研究与创新应用[J].设计,2019,32(22):110-113.

[14]徐群.图案在快时尚品牌服装中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7(21):136-137.

猜你喜欢
设计要素现代设计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吉祥物设计的关键要素与设计思路初探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会展设计要素探究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