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天峻县措芒隆阿地区金矿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2020-10-30 15:16吉鹏朝吉妮妮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6期
关键词:祁连矿化石英

刘 辰,吉鹏朝,吉妮妮

(1.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100;2.陕西广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3.西安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8)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有国、省多个系统的地质单位根据各自工作目的不同,在研究区开展过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综合找矿,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地物化特征,先后在研究区及周边发现并圈定了诸如龙门钨矿等多个矿点、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2014~2016年,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受青海省地质调查局的委托,在对研究区开展的1:5万航磁异常查证过程中,采用地、物、化、槽等工作方法和手段,揭露并控制了4条金矿体,基本查明了研究区金矿体的控矿因素、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为今后在该区域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大地构造位置

研究区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祁连造山带南祁连—拉脊山造山亚带;隶属于秦—祁—昆成矿域祁连成矿省南祁连加里东期成矿带哈拉湖—龙门加里东期(钨、金、铜、钴)成矿亚带。

1.2 区域成矿背景

研究区处于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南祁连山小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龙门片岩和志留纪巴龙贡噶尔组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由于区内遭受了多期次复杂而强烈构造运动的影响,从而使各种类型的构造均具有明显的多期次叠加的特征,且构造变形十分复杂,褶皱、断裂构造均发育。多种形迹的断裂构造为本区金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较好的成矿条件。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石炭纪基性-超基性岩,以多隆恰如东南蚀变辉石岩体、措芒隆阿含角闪石苏长辉长岩体两个岩体为主,具有蚀变强烈及较强的片理化特征,其展布特征受构造控制。其中,分布在研究区内的措芒隆阿含角闪石苏长辉长岩体侵入于志留纪巴龙贡噶尔组和古元古代龙门片岩中,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该岩体受构影响部位最终成为本区含矿岩体。

1.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5万航磁异常在区域内圈出7个异常,其规模、形态不一,强度100nT~550nT,总体上呈东高西低、东部规模大、西部规模小、北东向展布的特征。其中研究区内的航磁异常为深部的基性—中基性辉长岩引起,主轴方向与构造方向基本吻合。

图1 窝额勒HS46异常剖析图

1.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区内主要包含4个1:5万化探综合异常,其中窝额勒HS46(Ni-Cr、V、Co、Cu)异常分布在研究区内(见图1),异常特征以Ni、Cr异常为主,伴有V、Co、Cu、W,异常主要呈北西向展布,其次呈北东向展布。主成矿元素Ni的最高值为141×10-6,异常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出现二级异常强度,异常清晰。主成矿元素分布与异常区内辉长岩的分布基本一致,该异常由基性岩体引起。另外Cu元素异常呈北西向和北东向两个方向展布,其北西向异常与Ni异常套合较好。

1.5 区域矿产特征

研究区隶属于秦—祁—昆成矿域祁连成矿省的中位,属南祁连加里东期(钨、锡、金、铜)成矿带。措芒隆阿地区及周边主要分布2处矿化点为铜矿化点(多隆恰如铜矿化点、日阿让东含铜砂岩矿化点),1处矿点为钨矿点(龙门钨矿点)。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龙门片岩片岩组和志留纪巴龙贡噶尔组。区内主要发育两组断裂,一组呈近南北向,一组呈近东西向,金矿体主要赋存于F3断裂构造蚀变带内。F3断裂构造为正断层,主要岩性为构造角砾岩,角砾成分为中细粒辉长岩碎块,多见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粘土化。在该断裂构造带西部内接触带边部发现透镜状石英脉,可见细粒浸染状孔雀石化黄铜矿、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矿化蚀变现象。断裂构造接触部位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3 金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通过在研究区北部开展的1:1万土壤化学测量,共圈出Au异常26个、Ag异常20个、W异常25个、Ni异常12个。各元素的含量分布与构造、岩浆岩具有较强的相关连特征。金元素的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北部和南部,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其中Au最高值68.5~121×10-9。从高值分布的地质体来看,均分布在灰-灰绿色中、细粒辉长岩体内。同时F3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西延伸至高背景区内。从土壤样中的金、银、钨、镍4种元素的其它参数来看,金的变异系数和致矿系数最大,银次之,镍最小,其他元素异常面积和分布范围均小而零散。

4 矿体地质特征

研究区共圈出金矿体4条(Ⅰ-1号、Ⅰ-2号、Ⅱ号、Ⅲ号),金矿体均产于F1、F3和F4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及其所充填的矿化石英脉内,均严格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或石英脉控制。

Ⅰ-1号金矿体控制长约100m,呈长条状展布,最小真厚度0.52m,最大真厚度0.54m,平均真厚度0.53m。Au最低品位1.34×10-6,最高7.43×10-6,平均4.31×10-6。此条金矿体严格受F3断裂构造所充填的透镜状石英脉控制,石英脉位于F3断裂构造下盘,构造带内主要岩性为构造角砾岩。石英脉中可见细粒浸染状孔雀石化黄铜矿、褐铁矿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矿化蚀变现象,Ⅰ-1号金矿体为4条矿体中规模最大的一条矿体。

Ⅰ-2号金矿体位于F3断裂构造上盘,与围岩辉长岩体的接触部位,严格受F3断裂构造控制,长约80m,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Ⅱ号金矿体规模较小,严格受F1构造蚀变带内的石英脉控制,长约100m,呈透镜状展布,位于F1断裂构造蚀变带内充填的宽约9m的石英脉下盘边界部位,为石英脉型金矿,Au品位平均为4.13×10-6,为4条金矿体中品位最高的一条矿体。Ⅲ号金矿体长约120m,呈透镜状,位于F4断裂构造蚀变带上盘内边部,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其与北部F1中的Au矿体判断应有较好的连接性,反应了该地段有进一步寻找Au矿体的较大潜力,需在今后工作中加强综合研究和工程追索。

5 找矿标志和找矿远景分析

5.1 找矿标志

研究区金矿体均严格受断裂构造蚀变带及其充填的石英脉控制,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及泥化;从载金、铜矿物看,主要与黄铜矿、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有关。因此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和其中充填的石英脉是区内唯一的直接找矿标志。

通过在研究区圈定的化探异常中的金高值段能基本锁定含矿破碎带的空间位置,同时本区近矿围岩具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及泥化,这些蚀变集中分布地段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5.2 找矿远景分析

研究区处于有利的区域成矿带上,已开展的地物化工作成果表明,该区存在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的巨大潜力,但因为研究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工程揭露程度不够,对化探异常的查证程度不足,此外,对构造蚀变破碎带的追索控制不够,但笔者认为研究区今后通过系统深入的地质找矿工作,有形成较大规模金矿体的有利条件,找矿前景较好。

6 找矿工作建议

(1)从所圈出的土壤化探综合异常分布走向来看,研究区中北部和南部有较大、较好的异常显示,今后工作时可向范围外继续开展工作,完善异常圈定,并客观评价矿化范围及找矿前景。

(2)研究区圈定的4条金矿体均严格受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及其所充填的矿化石英脉控制,因此,区内存在的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是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寻找的目标地质体,通过寻找新的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和其中含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石英脉,以期发现新的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体,同时针对本区较好的钨异常进行少量采样分析、测试,查明钨的含矿性,发现新的线索,扩大找矿规模。

猜你喜欢
祁连矿化石英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壮美祁连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摄影《祁连秋色》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月映祁连玉,酒泛夜光杯——酒泉夜光杯雕技艺
关于宽带石英滤波器配套谐振器的选用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负载电容参数选择原则研究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