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研究简述

2020-11-02 02:32王尧尧王旦
科技风 2020年28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双一流

王尧尧 王旦

摘 要:为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和科技主管单位需协同构建一个联盟,充分融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协同制定相应的规章政策以保障研究生协同培养的高效与高质。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已展開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现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述,为后续我国“双一流”战略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协同创新;“双一流”;研究生培养

一、协同创新及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概念

协同创新的核心概念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三个基本主体充分应用自身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部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配合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的协同创新活动。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核心概念是:为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和科技主管单位需协同构建一个联盟,充分融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协同制定相应的规章政策以保障研究生协同培养的高效与高质。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实施与应用,可有效解决我国现存的高校研究生教育与实际行业技术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的现象。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程难题、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可为我国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研究生人才,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简述

国外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模式:(1)学徒式培养模式,其主要以学术型研究人才为主;(2)专业式培养模式,其主要用于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人才;(3)协作式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研究生人才;(4)专业研究生模式,其主要是针对特定领域培养职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在培养研究生人才的过程中,各种模式均会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陪效果进行考核与分析,以便实现动态调整。

为应用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发展需求,美国及西方各国陆续展开了相关产学研教育的探索,并使之逐步走向成熟。在产学研协同培养动力机制的方面,国外学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Oliver认为基于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不同组织间的创新资源共享,等同于组织规模的扩大,利用新设立的研发教育联盟,有效的把外部技术交易成本内部化,可极大的降低交易费用,因而成为现代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和途径[1]。Santo等人针对产学研协同教育展开了研究,其发现参与各方的目的在于得到对方互补型资源,高校希望得到企业横向的研发课题、教育经费和技术成果转化成产品的途径,企业希望得到高校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科技研发能力及与高校合作带来的社会声望[2]。因此,基于资源互补理论来看,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可认为是一种“双赢”的合作途径。由于合作双方各自优势的巨大互补性,其会产生有效的组织间的协同效应,以此为合作双方带来巨大的潜在效益。Ankrah等人针对产学研培养模式中各方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显示合作双方的动机基本一致,均为寻求稳定合作而不是以控制对方为目的,都以科研、教育为主要目标,为推动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3]。在产学研协同培养绩效评价机制的方面,国外学者也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Lee提出将“行为结果”纳入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活动绩效评价指标中[4];为研究合作各方相互的信任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培养效果的影响,Patricia建立了相关模型,并采用实验手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任机制对合作各方的信息交流、整体系统的科研进展、人才培养效果、科研产品成果水平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且极为显著[5]。为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绩效评价模型,Berghe针对产学研协同培养项目合作实施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转换过程的输入、输出要素的评价模型体系,较为完善的刻画了合作各方关系、信息沟通等问题,但该模型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6]。

国内关于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前期主要围绕以“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等主题开展。赵荣生等学者基于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多年实践经验,提出应首先根据大学报名条件和合作企业实际技术需求确定初选条件,而后参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应依照基础推荐、初选考核、复选面试等环节进行选拔[7]。张小乾等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认为在招生过程中,校企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联合培养的本质与内容,吸引优秀的大学生积极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8]。王家全等人针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充分融合理论和实践,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知识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多应用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9]。而在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高端人才的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瞿佳等基于中美、中澳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考察了其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针对国内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10]。张新厂等学者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构建“双导师制”方面,应聘期校内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成[11]。针对具体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双导师制”模式,陈力等提出实施双导师制,高校导师应负责研究生理论课程和学术/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而企业导师则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进行全程的技术指导[12]。针对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问题,邓金海学者提出应构建有序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日常生活保障、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方式、建立合理可行的考核制度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13]。而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成效评价机制方面,国内研究相对较少。邓艳等提出“要有效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需要从培养模式的六个要素着手,从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着手,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导师、研究生多主体的,管理制度、培养方式、评价标准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保障体系”[14]。刘晓莉等人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对“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协同创新机理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构建了“双一流”建设中用户和供应商参与、知识转移与学科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模型,以期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的实施[15]。邱月等基于大数据分析,对“双一流”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相关意见[16]。

综上可知,现阶段国内外学者针对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宏观而论,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高效高质的完成,如缺少“双一流”战略对当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影响机理的研究;缺乏面向具体领域“双一流”战略下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研究等。

三、总结

本文针对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进行了初步简述与探索,阐明了当前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后续我国展开“双一流”战略下研究生协同创新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Oliver E Williamson.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6):269-297.

[2]M.D.Santoro,S.Gopalakrishnan.Relationship dynamics be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and industrial firms:their impact on technology transfer activities.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1(1-2):163-171.

[3]S.N.Ankrah,T.R.Burgess,P.Grimshaw,N.E.Shaw,Asking both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actors about their engagement in knowledge transfer;what single-group studies of motives omit.Technovation,2013(2-3):50-65.

[4]Y.S.Lee.The sustainability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an empirical assessment.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0(2):111-133.

[5]Patricia M.Norman.Knowledge acquisition,knowledge loss,and satisfaction in high technology alliance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6):610-619.

[6]L.V.D.Berghe,P.D.Guild.The strategic value of new university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exclusivity of licensing transactions:an empirical study.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8(1):91-93.

[7]趙荣生.企业、院校联合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实践与认识.中国冶金,1997(2):33-35.

[8]张小乾.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4(4):26-29.

[9]王家全,唐毅.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思考.大众科技,2013(4):247-248+175.

[10]瞿佳,吕帆,吕新建,王勤美.中美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的探索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46-49.

[11]张新厂,钟珊珊.“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09(1):57-60.

[12]陈力.地质工程专业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人力资源,2012(5):81-82.

[13]郑金梅,苏青.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江苏高教,2011(6):90-91.

[14]邓艳,吴蒙.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质量保障制度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34-136.

[15]刘晓莉,张雷.“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协同创新机理研究:知识转移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235-240.

[16]邱月,方娇娇.“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科技文汇,2018(2):28-29.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战略下面向物流机器人多学科融合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研究,2018YJXGG10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双一流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