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切片中的粉染物
——指纹HE染色的启示

2020-11-03 10:15王守梅朱诗琦朱美琪张树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载玻片手套切片

王守梅,周 睿,朱诗琦,朱美琪,方 媛,张树辉

在日常病理制片过程中,病理工作人员有时会不戴手套进行操作:把载玻片放入玻片打码机中,把打印好的玻片摆放整齐,拿着载玻片将漂片机中的蜡片捞起等,使载玻片上沾上操作人员的指纹,使其与切片的病理组织一起进行脱蜡和染色,为观察和分析指纹经HE染色后的形态和数量,本科室进行了以下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随机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3名技术人员分别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留下指纹,每人操作30张载玻片;贝索苏木精染色液;贝索伊红染色液;Leica ASP300全自动脱水机、Leica EG1150石蜡包埋机、Leica RM2235石蜡切片机,Leica ST5020全自动染色机、Leica CV5030封片机。

1.2 方法每名技术人员按以下3种方法各留下指纹10张载玻片,合计90张载玻片。(1)用力按指纹:将洁净的载玻片放好,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在载玻片上按下指纹,按满整张载玻片。(2)轻轻留下指纹:将洁净的载玻片放好,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划过洁净的载玻片,留下指纹。(3)尽量避免留下指纹:将洁净的载玻片放好,用大拇指和食指拿着载玻片的两个侧面和号码标签侧,尽可能少地接触载玻片,尽量避免留下指纹。HE染色过程分为:全程均戴无粉无菌医用手套进行HE操作和全程均不戴手套进行HE操作。

1.3 HE染色将载玻片在70 ℃烘片机上烤片15 min,全自动染封一体机(Leica ST5020全自动染色机和Leica CV5030封片机)进行HE染色和封固:二甲苯10 min×3次,100%、95%、75%乙醇(固定各1 min)、流水冲洗1 min、苏木精8 min、分化液20 s、流水冲洗3 min、蓝化液1 min、流水冲洗3 min、伊红1 min、75%乙醇1 min、95%乙醇1 min、100%乙醇1 min×2 次、二甲苯5 min×3次,封片后结束HE染色程序。

1.4 HE切片显微镜下粉染物数量比较将三种方法留下指纹的HE切片由两名高级病理医师镜下阅片进行粉染物数量打分。数量较小(每高倍视野≤1个)为1分、数量一般(每高倍视野2~4个)为2分、数量较多(每高倍视野≥5个)为3分。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α)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方法留下的指纹在HE染色后载玻片上粉染物数量对比通过三种方法留下的指纹在HE染色后呈粉色,无明显细胞核,称之为粉染物,各组中粉染物在载玻片中均有出现,其中轻轻留下指纹组中的数量多于尽量避免留下指纹组,而用力按指纹组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表1)。

表1 HE染色后载玻片上粉染物数量评分

2.2 三种方法留下的指纹在HE染色前、后载玻片上粉染物形态对比通过三种方法留下的指纹,染色前在显微镜下呈透明状角化物,形态和大小不一;经HE染色后呈粉色,无明显细胞核,形态和大小不均一。用力按指纹组中粉染物数量较多且大小相差较大,形态也不一致;轻轻留下指纹组中的数量比用力按指纹组少,大小和形态较为一致;尽量避免留下指纹组中粉染物数量很少,大小和形态非常一致(图1)。

①A①B①C①D①E①F②A②B②C②D

2.3 戴手套与否HE制片时粉染物数量对比本实验对比了戴手套与不戴手套操作进行HE制片时的粉染物对比,发现不戴手套时很多切片上都出现粉染物(图2),而戴手套操

作时粉染物很少。这些粉染物的形态和大小,与指纹经HE染色后的大小和形态相近。

3 讨论

本实验发现指纹经HE染色后可以在载玻片上留下粉染物,操作时用力按指纹组比轻轻留下指纹组中的数量多,轻轻留下指纹组比尽量避免留下指纹组的数量多,可见不戴手套进行病理制片时就算尽量避免也不能保证在切片上完全避免留下指纹和粉染物。粉染物的形态也与手上皮肤脱落的角化物相近,随后本组经过对比戴手套和不戴手套进行病理制片发现不戴手套操作或多或少会出现粉染物,而戴手套操作时HE切片中粉染物则大大减少。

在粉染物的数量上发现,染色后的粉染物比染色前的碎片状物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指纹没有很紧密地粘在载玻片上,经过脱蜡和染色时会有部分碎片状物脱落在二甲苯和乙醇等试剂中,所以最终的HE切片上粉染物数量较染色前减少了。

关于粉染物的成分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皮肤干燥脱落的上皮污染[1],也有学者认为这些粉色碎片是血浆或一些固定后会凝固的各种含蛋白质的液体。经过实验与分析,作者推测这些粉染物有着不同的来源:其中一种为手上皮肤脱落的角化物,在常规制片中全程带手套可大大减少粉染物的出现;但在制片全程戴手套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粉染物,此时粉染物很可能来源于送检标本中血浆或其他液体。而如果不戴手套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手不能抓在贴片的玻璃部分,应统一抓在写号码的玻片部分,这样也能减少粉染物的出现。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有时候会发现HE切片中会出现粉染物,有时候还会出现大小均一不透明的颗粒状物,需要耐心且细心地去探索和发现。本科室将有粉医用手套换成无粉医用手套后,这些不透明的颗粒状物就会消失,因此发现这些颗粒状物是手套上的滑石粉。所以全程戴无粉无菌医用手套进行病理制片可以大大减少除送检组织外的其他杂质出现,同时戴手套也是对自身的生物安全保护。此外,我们还会发现切片有白色点状或云雾状不着色区域、石蜡污染和染料污染[2]等问题,这就要求操作人员一定要重视操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

猜你喜欢
载玻片手套切片
棉手套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市售载玻片涂制疟原虫检测血涂片质量的比较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