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蜡块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远处胸水转移1例

2020-11-03 10:08金宇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蜡块胸闷涂片

郑 军,朱 霞, 2,金宇飚

患者男性,71岁,2003年因发现甲状腺结节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病理示(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侵及周围软组织,26枚淋巴结中1枚查见癌转移。2008年1月行PET-CT检查示:C7、右侧肩胛骨、右侧股骨骨转移;双肺多发结节,转移可能性大。于2018年1、6月分别口服131碘化钠150 mCi治疗。患者因“肺部结节”分别于2009、2010年行“r-刀治疗”,治疗后肺部结节缩小。2013年11月因“肩关节疼痛”行MRI检查,结果显示右肩部软组织影,考虑转移瘤。遂分别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口服131碘化钠200 mCi,并行125碘粒子13粒,治疗后肩部不适明显好转。2016年7月,患者因间断胸闷11个月入院。11个月前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伴咳嗽、咳痰(白黏痰),外院检查胸腔彩超发现右侧胸腔积液,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胸闷症状减轻,胸水病理涂片中见可疑瘤细胞。给予胸腔内注入“甘露聚糖肽、恩度、卡铂”,症状减轻。现患者再次感胸闷,遂入我院就诊。我院超声提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图1)。

图1 胸部超声提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病理检查眼观:送检血性液体300 mL,无凝块。制作成传统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及细胞蜡块HE切片。镜检:传统涂片及TCT镜下均见多量肿瘤细胞,排列紧密,聚集成细胞团,胞质稀少、嗜酸,核深染,圆形或多边形,核质比高(图2)。细胞蜡块HE切片中见肿瘤细胞排列成腺腔及乳头样结构,细胞核中度不典型性(图3)。免疫表型:CK19(图4)、Galectin-3(图5)、TG、TTF-1、CK7、EGFR、p53均(+),Calretinin、D2-40(间皮+),SPA、CA125、CK20、HBME-1均(-),Ki-67增殖指数<15%。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RAFV 600E突变型。

②③④⑤

病理诊断:结合免疫表型及病史,符合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来源。

讨论甲状腺癌是近20多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年均增长6.2%[1]。目前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5位[2]。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包括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和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等。其中,PTC占85%~90%,FTC占5%,MTC占4%,其余为ATC等其他恶性肿瘤[3]。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是目前公认的术前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其中PTC常用的诊断依据:(1)细胞排列呈乳头样、单层合胞体状;(2)毛玻璃样核;(3)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砂粒体等。手术通常是PTC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高风险患者,通常建议术后口服放射性碘,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癌症因不再摄入碘的患者,建议可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AF抑制剂等靶向药物[4]。本例患者随访1年仍有胸闷、气促症状,仅间断行胸腔引流改善,未再进行其他治疗。

早期认为PTC术后复发风险较低,手术后20年存活率为99%[5]。然而,Grogan等[6]对2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在长期随访期间超过25%的患者PTC复发;另外11%的患者PTC复发发生在治疗后超过20年,因此建议对PTC患者应进行终生随访。在复发的病例中,易早期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但预后一般较好,10年生存率接近95%,临床上鲜少表现为强的侵袭性[7]。另外预后不良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大、男性、瘤体直径超过1 cm和甲状腺外生长等[8]。

大量分子遗传改变的研究显示,70%的PTC发生了RET染色体重排或RAS、BRAF原癌基因的点突变等,同时突变后可能进一步导致PTC的许多不同变体[9]。这种突变体的高激酶活性可能导致PTC的遗传不稳定,并介导其进展为更具侵袭性的肿瘤[10]。与遗传分析相比,miRNA作为PTC生物学标志物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miRNA的失调与肿瘤的病理过程相关,也与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性有关[11]。已有多篇报道证实,PTC与众多miRNA(如miR-146b、miR-221、miR-222)的过表达相关。这些miRNA的表达上调与肿瘤侵袭性如包膜外侵犯、复发、转移、BRAF突变等有较大的相关性[12]。

蛋白质组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PTC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有Galectin-3、HBME-1、CK19,三者联合使用的敏感性、特异性达85%、97%[13]。但仍存在假阴性、假阳性,故仍需深入研究高特异性的标志物,提高诊断正确率,改善患者预后。

我院近10年来仅发现这1例PTC伴远处转移的病例,最终诊断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蜡块切片的免疫表型、分子病理等技术。细胞学检测不再只是通过传统的涂片及细胞蜡块HE切片,也能通过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手段做出精确的诊断,以指导精准治疗,突破了传统手段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蜡块胸闷涂片
洪水浸泡后病理切片和蜡块的抢救措施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妇科标本脱水试剂最佳轮换时间的探讨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探讨蜡块脱钙法在常规病理技术制片中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