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液对公番鸭生长性能、脂肪蓄积及抗病能力的影响

2020-11-04 13:24雷小文谢华亮刘珍妮陈荣强邱静芸钟云平
江西农业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对公饲粮蚯蚓

雷小文,苏 州,谢华亮,刘珍妮,陈荣强,邱静芸,钟云平

(江西省赣州市畜牧研究所 动物营养研究室,江西 赣州 341401)

近年来,优质肉鸭养殖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番鸭作为我国优质肉鸭之一,具有肉质鲜美、出笼体重大的优势,尤其是南方省份养殖黑羽番鸭已经逐渐成为趋势。南方养殖黑羽番鸭,总体而言面临饲料转化率差、养殖经济效益低的缺陷,因此研究一些活性物质用于提高番鸭的饲料转化率、肉质和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蚯蚓以畜禽废弃物、餐厨垃圾等腐败食物为食,其在生物转化畜禽废弃物开展生物环保的同时,体内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例如抗氧化酶、抗菌肽、抗肿瘤成分、消化酶等)[1]。研究表明,蚯蚓粉可显著提高猪的日增重[2],提高芦花鸡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3],提高羔羊的日增重[4]。本课题组开展研究的蚯蚓液不同于蚯蚓粉,是利用蚯蚓自身的酶系统将蚯蚓酶解成多种小肽,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包括酶、抗菌肽等)的蚯蚓液。本课题组开展了用蚯蚓液饲喂畜禽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蚯蚓液能够改善樱桃谷鸭的肉质[5],但在一定添加范围内对其生长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6];为此,我们进一步开展了蚯蚓液饲喂番鸭对其生长速度、脂肪蓄积、抗病力的影响研究,并探究了合理的添加浓度,旨在为开发蚯蚓液作为番鸭饲料添加剂及番鸭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选择1日龄健康公番鸭(黑羽)作为试验动物,总计360只。

1.1.2 试验日粮 番鸭饲料根据自有配方由双胞胎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为肉鸭专用饲料,其中小鸭(1~3周龄)和中鸭(4~20周龄)饲料的主要成分见表1。

表1 番鸭饲料产品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保证值 %

1.1.3 蚯蚓液 采用酶解法制备蚯蚓液,由赣州市畜牧研究所完成。配制的蚯蚓液成品为均匀、伴有腥臭味的黑色透明液体;蚯蚓液获取率为90%。将蚯蚓液成品密封,在常温下避光保存。

1.2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供试的番鸭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的饲粮为基础日粮100%;Ⅱ组的饲粮为基础日粮100%+15 mL/kg蚯蚓液;Ⅲ组的饲粮为基础日粮100%+25 mL/kg蚯蚓液。先将蚯蚓液用水稀释,再将其均匀搅拌于饲料中,现用现配。试验鸭从1日龄开始,饲喂至70日龄(10周龄)。

1.3 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江西省南康区明兴养鸭专用合作社养鸭场进行;采取网上平养,饲喂周期70 d。在试验期间,番鸭自由采食、饮水。每天记录采食量、饮水量,并做好通风、保温工作;栏舍每天清扫,做好日常免疫接种工作。

1.4 主要指标的测定

1.4.1 生长性能的测定 分别测定1日龄以及3、6、10周龄重(在早晨第一次饲喂之前进行,空腹12 h),记录每日耗料量,测定阶段重、出笼重、日增重、采食量,并观察番鸭的精神状况、羽毛、粪便等情况,计算料重比、发病率、腹泻率、存活率。

1.4.2 脂肪蓄积相关指标的测定 试验至70日龄番鸭出笼时,每组随机抽取6只(各重复随机取1只),空腹12 h。翅静脉采血10 mL,以5000 r/min离心5 min,吸出上层血清,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按《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7]测定腹脂率,其计算公式为:腹脂率=腹脂重量/活体重。完全剥离左侧胸肌,每组6个重复3个样本(将每2个重复的胸肌肉均匀混合成1个样本,每组3个样本),将其送至江西省分析测试中心进行粗脂肪、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检测,检测编号为Y17-1687至Y17-1695。

1.4.3 抗病力相关指标的测定 观测试验全期番鸭的羽毛颜色、光泽、整齐情况,综合评价羽毛状况;试验至70日龄番鸭出笼时,测定全期的发病率、死亡率、腹泻率,并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按《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7]测定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重量/活体重)。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差异显著,P<0.01代表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公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2.1.1 蚯蚓液对公番鸭1~3周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1~3周阶段蚯蚓液对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如表2所示,2.5%蚯蚓液添加组番鸭21日龄重(P<0.05)、日增重(P<0.05)、平均日耗料量(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料重比(P<0.05)、发病率(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蚯蚓液添加组番鸭的料重比(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病率(P<0.01)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2 不同蚯蚓液添加量对番鸭1~3周生长性能的影响

2.1.2 蚯蚓液对公番鸭4~6周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4~6周阶段蚯蚓液对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如表3所示:2.5%蚯蚓液添加量公番鸭的料重比(P<0.05)、发病率(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蚯蚓液添加量的发病率(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3 不同蚯蚓液添加量对4~6周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2.1.3 蚯蚓液对公番鸭7~10周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7~10周阶段蚯蚓液对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4:2.5%蚯蚓液添加量组公番鸭的70日龄重(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病率(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1.5%蚯蚓液添加量组公番鸭的70日龄重(P<0.05)、日增重(P<0.05)、发病率(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4 不同蚯蚓液添加量对番鸭7~10周生长性能的影响

2.1.4 蚯蚓液对公番鸭1~10周全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试验全期(1~10周),蚯蚓液对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如表5所示:2.5%蚯蚓液添加量组的日增重(P<0.05)、70日龄重(P<0.05)、存活率(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蚯蚓液添加量组的日增重(P<0.05)、70日龄重(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活率(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2.5%、1.5%蚯蚓液添加量组番鸭的料重比(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5 不同蚯蚓液添加量对番鸭全期(1~10周)生长性能的影响

按照番鸭饲料配方结合原材料价格,番鸭全期(1~10周)饲料单价平均为4.05元/kg,蚯蚓液按22.22元/kg(只计算蚯蚓成本)计算,则Ⅰ组的饲料成本为4.05元/kg,试验Ⅱ组的饲料成本为4.38元/kg,试验Ⅲ组的饲料成本为4.60元/kg。因此,试验组Ⅰ、Ⅱ、Ⅲ的增重成本分别为13.73、14.72、15.46元/kg。

2.2 饲喂蚯蚓液对公番鸭脂肪蓄积的影响

饲喂蚯蚓液对公番鸭的脂肪蓄积具有明显的影响(表6)。2.5%蚯蚓液添加量能够提高公番鸭的腹脂率(P<0.05)、甘油三脂(P<0.05)、总胆固醇含量(P<0.01),增加必需脂肪酸亚麻酸的含量(P<0.01)。1.5%蚯蚓液添加量则对公番鸭的脂肪蓄积没有显著影响。

表6 蚯蚓液对番鸭脂肪蓄积相关指标的影响

2.3 饲料中添加蚯蚓液对公番鸭抗病力的影响

饲喂蚯蚓液对公番鸭的抗病力具有明显的影响(表7)。2.5%蚯蚓液添加量明显降低了公番鸭的发病率(P<0.01)、腹泻率(P<0.01)和死亡率(P<0.01),羽毛墨色、整齐、光亮;明显提高了血清白蛋白的含量(P<0.05)。1.5%蚯蚓液添加量明显降低了公番鸭的发病率(P<0.01)、腹泻率(P<0.01)和死亡率(P<0.05),羽毛墨色、整齐、光亮;提高了血清白蛋白(P<0.01)、球蛋白(P<0.01)的含量。2.5%、1.5%蚯蚓液添加量对公番鸭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表7 蚯蚓液对公番鸭抗病力相关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公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蚯蚓液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将其添加到动物饲粮中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2,3]。由于番鸭公、母个体差异大,公番鸭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母番鸭个体小、生长速度慢,因此我们研究了蚯蚓液对公番鸭不同生长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公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蚯蚓液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将其添加到动物饲粮中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2,3]。由于番鸭公、母个体差异大,公番鸭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母番鸭个体小、生长速度慢,因此我们研究了蚯蚓液对公番鸭不同生长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

3.1.1 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公番鸭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1.5%、2.5%蚯蚓液均能够明显提高公番鸭的饲料转化率。2.5%蚯蚓液对公番鸭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3周、4~6周,而对7~10周没有明显的影响;1.5%蚯蚓液对公番鸭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3周,而对4~6周、7~10周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不同蚯蚓液添加量对公番鸭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饲养早、中期。

3.1.2 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公番鸭增重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2.5%蚯蚓液添加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公番鸭70日龄的出笼重、日增重,而1.5%蚯蚓液添加处理则降低70日龄的出笼重、日增重;2.5%蚯蚓液添加处理可以增加公番鸭的采食量,而1.5%蚯蚓液添加处理则降低采食量。因此,2.5%蚯蚓液主要是通过增加公番鸭的采食量,并提高饲料转化率来提高日增重;而1.5%蚯蚓液虽然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但通过降低采食量来减少日增重。此外,发现2.5%蚯蚓液提高日增重主要体现在1~3周阶段,1.5%蚯蚓液降低日增重主要体现在7~10周阶段。因此,2.5%蚯蚓液添加量能够明显提高公番鸭的生长性能,这与朱宇旌等[8]和孙茂红等[9]对肉鸡和芦花鸡的研究结果相似。但1.5%蚯蚓液添加量降低了公番鸭的生长性能,这可能与蚯蚓液中含有蚁酸[1]而抑制采食量有关。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在饲粮中添加1%、1.5%、2%蚯蚓液对樱桃谷鸭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6],但2.5%蚯蚓液添加量能够明显提高公番鸭的生长性能。这说明蚯蚓液对不同畜禽生长性能的影响与饲喂动物种类、添加浓度密切相关,这些机理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3.1.3 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公番鸭脂肪蓄积的影响 番鸭作为优质肉鸭,其体内脂肪含量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番鸭肌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因此适度增加番鸭体内的脂肪并提高脂肪酸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向饲料中添加2.5%蚯蚓液能够显著提高公番鸭的腹脂率,而1.5%蚯蚓液添加量对公番鸭的腹脂率影响不明显。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是评价动物吸收消化饲料,衡量动物饲料转化率,以及评价脂肪蓄积的2个重要指标[10-12]。本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2.5%蚯蚓液能够明显提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包括生理学升高和病理性升高,生理性升高主要表现为代谢旺盛、脂类蓄积较好[16];在本研究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可能主要为生理性升高,与促进代谢、提高番鸭肌肉中脂肪含量有关,这说明添加2.5%蚯蚓液能够提高公番鸭的脂肪蓄积。

动物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以及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影响肌肉的营养价值[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饲喂蚯蚓液对番鸭的脂肪蓄积具有促进作用;2.5%蚯蚓液添加量能够明显提高番鸭肌肉中必需脂肪酸亚麻酸的含量,这说明添加2.5%蚯蚓液饲喂公番鸭能够提高其肌肉营养价值。1.5%蚯蚓液添加量对番鸭肌肉的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3.2 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公番鸭抗病力的影响

蚯蚓液中由于含有蚯蚓多糖[16]、抗菌肽[17]、溶血系统[18]、多种酶等活性物质,因此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本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2.5%、1.5%蚯蚓液均能明显降低番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明显降低番鸭的腹泻率,且毛色明显更好、羽毛更加整齐。这些研究结果也与其它学者研究蚯蚓活性物质对畜禽抗病力和免疫力影响的结果[2,8,19,20]一致。本研究还发现2.5%和1.5%蚯蚓液添加量均能明显提高公番鸭血清的白蛋白含量;白蛋白参与动物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运输、平衡、解毒等多种生理过程,是动物机体内作用最大、含量最高的一种蛋白[10]。因此,蚯蚓液是通过提高番鸭血清的白蛋白含量来增强番鸭的抗病力的。

4 结论

向饲粮中添加2.5%蚯蚓液能够明显提高公番鸭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脂肪蓄积,提高肌肉的亚麻酸含量,降低发病率,提高存活率,增强抗病力。

猜你喜欢
对公饲粮蚯蚓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对公信贷资产流转未来猜想
商业银行利用“快易报”平台发展对公业务分析
公租房可享受7项税种免征福利
画蚯蚓等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
农业银行辽宁葫芦岛绥中支行营销对公理财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