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瑞:过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2020-11-06 07:30沉星
曲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园子山西

沉星

第一次进太原的相声剧场是因为躲雨。急匆匆地进场入座,忽略了门口的水牌,穿过人群,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心仪已久的一方天地……

古色古香的相声园子,八仙桌高背椅。开场节目是王派快板《双锁山》,“说带唱,气贯通,情真切,软硬功。”后面的3段相声中规中矩。直到攒底演员即将登场才觉出气氛的微妙:楼上楼下的观众开始躁动,侧身窃窃私语,还有的俯身拿出大大小小包装得十分精致的礼物,露出一脸的期待。

《相声有新人》的音乐一响起就觉出与众不同: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位列全国八强的弓瑞、耿麟的影像出现在大屏幕上。直到上场门帘栊挑起,他们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只见人如潮涌般一拥而上,鲜花礼物高高举于头顶。两位演员迅速地安放妥当之后,正身立势。我这才收拾起震惊与欣喜,仔细打量起眼前的这对相声演员:平顺熨帖的黑色条纹大褂将身量衬得愈加修长挺拔,清秀隽雅的面容更胜去年“新人”时一筹。举手投足间透着沉稳淡定,确是比多年前成熟了许多。倒叫我想起几句俗语:武夫无刀兵气,书生无穷酸气,商人无铜臭气,女子无脂粉气,山人无烟霞气,僧人无香火气。而眼前两位角儿,艺人无江湖气,确也实属难得。

既而,开口醉!

本就是声控的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甜”,什么叫“糯”,弓瑞的嗓音的确具备“先声夺人”的实力。

人说“听相声”,我一直喜欢用听的方式感受相声之美。不看颜值,不看卖相,真正体现出相声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的魅力。当我听弓瑞相声的时候,再次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语声的清晰流畅,语调的抑扬顿挫,语势的轻重缓急,拿捏得恰到好处。再加上弓瑞的相声一贯结构紧、包袱密,绘声绘色地演绎出来,全程看点十足。

那天也算是抄上了:《卖布头》,中国传统相声的代表作品。作品展现的是旧中国买卖行生动风趣的一个侧面,既有仿学货声叫卖,又有学唱柳活,难度较高。而相声界有句老话,“一柳三火”,但凡嗓音条件好的演员都喜欢使这段活。

弓瑞的“货声”,很有特色,声音清亮婉转自不必说。几句“卖菜”“卖药糖”的吆喝中,也能听出朴素明快之中又洋溢着诙谐缠绵的山西民歌神韵来。更有着神来之笔,糖墩儿(糖葫芦)勾出orange墩儿、banana墩儿,让人忍俊不禁。

再加上身段的流畅洒脱、收放自如,更是锦上添花。“老板让价”那段儿,节奏感是真的好,由缓到急逐渐升温,就好像爬音节节攀升,眼看着脚也快跺麻了手也要拍疼了高潮也要到了,一句山西方言“赔塌了!”骤然收尾。笑声掌声满堂彩!

于是再难放下,我成了小园子里的常客,而且总是坐在第一排右手边的固定位置。时间久了,台上台下似乎有了一种无言的默契,眼神遇到时便似乎在说:你(我)又来了……

喜欢相声也有多年了,从中国曲协组织的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开始,就知道山西有这么一位相声演员,刚拜师不久就一举夺冠!之后便是CCTV相声大赛前五,北京喜剧幽默大赛金奖,再后来便是每年的山西春晚,然而现场听弓瑞的相声才真的入耳入心。

每周一次的小园子打卡,放松了我紧张的神經。年年带高考补习班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上课的时候突然发现老师和相声演员蛮像的:有时单口,有时对口,有时群口。站在桌子里面,守着方寸之地,吃的是张口饭,担的是教化责,难得的是不忘初心。再加上我是高中语文老师出身,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更是与生俱来的。

看着舞台上光芒四射的角儿:大褂长衫,轻摇纸扇。就像从心缝儿里长出来的一样,他活成了我梦寐以求的样子。

所以,第一次参加一个聚会的时候,一“谈”如故是一定的。本以为全国最年轻的“省曲协副主席”,被人称之为“山西相声代言人”,多少是有些傲人之姿的。没想到竟如此恭谦温和、彬彬有礼。更难得的是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含而不露,静水深流的性情。一问才知,是从艺25载,耳濡目染恩师的品格心性,沁之入骨而成。

谈到弓瑞的代表作《我爱山西》,融合了山西的名胜古迹、山西名人,用贯口的形式展示出来;晋北民歌、交城民歌、左权民歌、武乡鼓书、太原莲花落、山西新说唱,让人由衷的赞叹,堪称山西特色的“九腔十八调”。而面对众人的溢美之词,他却依旧诚惶诚恐,且不忘提及搭档的配合与恩师的栽培。

弓瑞是代表山西相声演员参加央视相声大赛,且取得前五好成绩的第一人。山西相声界,若说获奖多、知名度高的相声演员,他定是其一。但众人合影,他必将恩师和其他前辈让到身前;台上表演适时地多让自己的搭档表现;专场时尽量提携自己的师弟,多给大伙儿演出机会。

这个年龄并不大的大师兄,用对师父的孝心,对搭档的呵护,对师弟的关照,诠释着传统艺术之上的传统美德。

不露、不争、不娇、不怨,平和冲淡的个性下深藏的是一颗包容的心,真是人淡如菊亦动人……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弓瑞的日程是越排越满。

粉丝团的助理们也日渐繁忙:转发演出公告,录像拍照修图,大剧院专场筹备,粉丝礼物发放……大家都是自觉自愿地围绕着这个八〇后大褂男孩忙前忙后。

记得有一回弓瑞一下午演了两场,在台上足足站了一个半小时,晚上还要赶回小园子攒底。3个地方距离都不近。知道行程的管理们心一直提着,知道他在开车也不好电话短信询问,后来实在是憋不住了发了语音:弓瑞,你到哪儿了?信息秒回:快到了,有点赶,但应该不会误。

人们的心提着一半放下一半,直到倒二的演员上场,铺垫了15分钟还没入活,我们估摸着今晚时间有点紧了。于是上花篮让倒二的演员返了两次场,终于收到信息:放心,在上场门呢。于是从容淡定,闪亮登场,且未见疲态,超常发挥。那天晚上演的是《武坠子》,逗哏的满场飞。一帮粉丝团助理们在台下捏着把汗,看着他在台上出一身汗。但也就只能看着,连递块手巾都做不到。看着他脑门儿上的汗水流到鬓角,又从鬓角流到下颌,最后掉在舞台上,爱他的人一定能听到汗珠落在舞台上的那声响……

不约而同地,各位粉丝们都没舍得让他返场,想让他休息一下了……最后一曲《桥边姑娘》完美收官。

嗓子已经到极限了,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发出声儿来。

单腿跪地和台下的观众合影时,我真是担心他站不起来。果然,起身时一趔趄,早有准备的我赶紧伸手扶了一把,只见他低头满含歉意地一笑,轻声说了一句:腿麻了。

立身站定之后,他朝着最后留下来的粉丝团管理们拱手致谢:让大家伙跟着担心了,谢谢大家!

我不知道弓瑞有多爱这个舞台,多爱相声这门艺术,多爱他的观众:衣带渐宽也罢,憔悴困顿也好,却从不萎靡永不言弃。每次到小园子听相声,我看见的是一个只要说着相声眼里就有光的大褂男孩,因着我们,他对曲艺的热爱和追求更加执着炽烈,因着他,我们亦更加走近曲艺这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沉沦在它的魅力中。岁月悠长,愿这位相声逐梦人继续闪闪发光,带给更多的人欢笑,前路漫漫,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园子山西
小小的园子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一个春天该有几只鸟叫
我家的园子
Right to Roam
快乐的园子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送给奶奶的信
小树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