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川竹琴的表演特点

2020-11-06 07:30何菊芳
曲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四川

何菊芳

四川竹琴是川渝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表演艺术形式,蕴含着重要的历史、艺术、人文与实用价值。2008年6月7日,重庆市三峡曲艺团、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联合申报的四川竹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竹琴分为两大派:扬琴调(又称“成都派”或“川西调”)和中和调(又称“正宗调”或“川东派”)。本文主要针对四川竹琴的中和调(川东派)的表演特点作一些探讨。

一、四川竹琴的中和调(川东派)的基本特点

川东派中和调为竹琴的老腔,板式严格规范,唱腔清楚,优美和谐,地方口语化的特色较重,容易听懂,流行在四川东部一带,故称川东派。四川竹琴一般是以“一人多角”“半说半唱”的演唱形式,多档分角坐唱,始见于清末。单人演唱分坐唱和走唱,坐唱一般在茶馆或旅店等地方演出,走唱系在码头空地或舞台演出。

为了迎合时代发展,在19世纪70年代,以当时万县曲艺团的华国秀为代表的川东派四川竹琴艺人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突破了四川竹琴单一自打自唱的方式,加入了乐队伴奏,以扬琴、二胡、琵琶、高胡、大阮、笛子等民族乐器与传统竹琴打击融合,很快引起社会反响,受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邀请进行录制,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热捧,得到了不错的评价和认可。

近几年,针对大型文艺晚会综合性特点的四川竹琴节目又进行了创新。在音乐方面融入了更多的当地民歌元素和现代迷笛的制作方式;在表演手段上借鉴了舞蹈、戏曲等姊妹艺术的表演手法;在舞美设计方面也借鉴了戏剧的概念,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的烘托,使综合性的晚会节目既体现了四川竹琴的艺术特色,又让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感,在听觉和视觉方面都颇具冲击力。

中和调的竹琴唱词空间很大,可根据唱本演唱,也可现场编演,内容广泛,灵活生动。唱词结构大多为7字句、10字句,偶尔也有3字句和5字句,由散文和韵文交互组成,以散文解說,韵文歌唱。唱腔韵味浓郁、独特动听,唱词讲究押韵、对仗、排比,字数统一,目前的传统唱本约有300余段。

二、四川竹琴的表演者应具备的基本功

四川竹琴的演唱多是由一个人单独演唱,各类人物的形象、性格、思想与感情,都靠演唱者以“一人多角”“跳进跳出”的表演方式来刻画和表现出来,需要表演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说唱技巧。一个优秀的四川竹琴演员必须具备讲、唱、打、演4项基本功。

(一)“讲”。首先要讲得明白。表演者在介绍地点、描写环境、讲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刻画人物、模拟人物对话、剖析人物心理活动以及做出评价等方面,自始至终要说得明白生动、引人入胜。老艺人有这样一句话,“讲是君,唱是臣”,说明了讲白技巧的重要性。四川竹琴演员是以标准的四川方言讲唱的,要讲好,笔者认为要练好以下这6项基本功。

1.吐字。它要求演员在掌握正确的吐字发音方法,即每一个字声母的发声部位(唇、齿、喉、舌、牙)和韵母发声口型(开、齐、撮、合)的基础上进行锻炼,使自己的中气充沛。根据书中情节内容的需要,安排语言的轻重缓急,调节呼吸气息,做到口齿清楚,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抑扬顿挫,使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听得清清楚楚、字字入耳。

2.传神。传神是说表技巧的核心,说表传神才能使听众心神不散。说表传神是靠演员的语言声态来描写环境,制造气氛,刻画人物,模拟各种人物的讲话和思想情感。演员说得传神,才能感染听众。

3.诙谐。四川竹琴表演也很讲究幽默诙谐,所以好的作品中大多都有几句幽默风趣的方言,在表演时演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幽默感。

4.变口。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将某些人物的语言以人物出生地的方言语音来模拟,不仅透露出人物的籍贯,更有助于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精神气质等。

5.口技。运用口技的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以达到烘托气氛的艺术效果,如鸡鸣、犬吠、马嘶声、军号声、枪炮声、火车声、飞机声等。

6.贯口。贯口练习,主要在于节奏和气口的把握,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渲染书情或产生笑料的作用。演员要事先背诵熟练,以富于节奏的语言叙述事物,一气呵成、贯穿到底,做到慢中藏紧、紧中蕴慢、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观众听来觉得字清意明、流利俏皮。

(二)“唱”。四川竹琴的演唱风格是“说中带唱、唱中带说、半说半唱”,通过演员的声音、吐字行腔来描绘书中人物内心世界,人与事、人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因此要做到字正腔圆,有轻重、快慢、强弱对比,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效果。四川竹琴演员要唱好,笔者认为要掌握以下这几项基本功。

1.首先要求掌握四川竹琴曲牌中的各种腔体的演唱特点。关于四川竹琴的腔体争议很多,老艺人讲,竹琴十三腔是 “喜”“怒” “哀” “乐” “酸” “甜”“苦”“辣”“大放腔”“小放腔”“导腔”“扫腔”“尾腔”,可有的老艺人又说没有“酸”“甜”“苦”“辣”,应该是“吼”“喊”“谈”“笑”。虽然对演唱腔体有争议,笔者认为,作为四川竹琴演员最起码要掌握常见的一些曲牌的特点。

2.发声方法。以前的老艺人很少有科学的发声方法,主要靠先天的嗓音条件模仿不同人物的声腔,现代的中青年演员借鉴声乐中的民族唱法作为基础,发声吐字位置更靠前,运用口腔、鼻腔、额头通道共鸣的科学发声方法模仿男女老少不同人物的声腔。

3.用本地域标准的地方方言演唱,例如“爱”“白”“你”“村”等字,要特别注意与普通话的发音区别。

4.先字后音,字正腔圆。一个好的曲艺演员,即使演唱时不打字幕,唱词都能让观众听得清清楚楚,因此演员要在说清楚字的读音的基础上再行腔。如果先去注意行腔,在演唱中就容易犯一种错误叫“倒字”,就是唱错声调,很难做到字正腔圆。

5.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抑即声音能控制,虽小声低沉处理却让观众听得很清晰;扬指声音高亢明亮;顿是音断神不断的间歇停顿;挫乃声音婉转迂回。四川竹琴演唱的抑扬与音乐有共同点,如一字、4/4拍、强弱次强弱,二流、4/2拍、强弱强弱,但四川竹琴演唱的抑扬(即强弱)更讲究,表现得更明显。通过对抑扬顿挫的处理,来表达唱词蕴涵的情感,从而做到声情并茂。

6.唱出传统竹琴的味道。怎么唱才有味道呢?除了要掌握前面的5种演唱技巧,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小腔要唱得特别婉转圆润,二是注意每一句唱词最后一个字行腔结尾处贯点鼻音。

(三)“打”。四川竹琴这一特殊的打击乐器,它能运用琴筒和简板的敲击,完成所有戏剧锣鼓的任一種打法,能打出风云雷雨、千军万马、移步轻莲、高山流水等不同场景。四川竹琴演员要掌握好“打”的这几个方面要求。

1.要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道具琴筒和简板要配合演唱打出各种节奏。

2.掌握四川竹琴的各种板式打法。四川竹琴的曲牌板式颇为丰富,各流派的唱腔和打法各有风格,笔者的师父传下来的是九板:“一字”“二流”“赶板”“三板”“数板”“彩板”“摇板”“扳板”“朴灯蛾”,辅助演唱者表达不同的情绪变化。

3.掌握敲击琴筒最美的音质音色,研究敲击琴筒不同位置所发出的各种不同声响,用于不同的场景。如在演唱三国《临江宴》关公过江一段时,艺人们能利用竹琴打出长江的波澜、浪拍船头、风吹旗响的场景;在长坂坡关羽单骑救主一幕,又能打出千军突进、万马奔腾、刀枪剑戟混战时的场景;在《月下盘貂》唱段中能打出美妙女子貂蝉轻移莲步的场景。

(四)“演”。四川竹琴表演多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演员以真实身份讲述故事,并装扮成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那么能否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就很考验演员的表演水平了。个人认为,四川竹琴的表演要掌握以下几点。

1.演员要找准人物每个角色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性格、身份地位等人物的形态特点,用声调、语气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区分人物个性,讲究神似,而形体动作则是辅助性的,手势也只是辅助演员表达人物内心,模拟动作不宜过多、过大。

2.相对戏剧表演来说,四川竹琴的演唱演员更注重语言、眼神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无论讲唱什么故事内容,始终不要忘记演出的对象是观众。

3.一段故事中一般都会有多个人物角色,那么在四川竹琴演唱中要用“一人多角”“跳进跳出”的表演方式把每个人物角色表演出来,除了声腔、形体变化,每一个角色对话时双方位置角度的摆放设计一定要清晰、准确和合理。

4.在人物对话中,一个角色说完,另一个角色回话,这种人物角色对话的直接转换一定要快速、自然,转换时语言、表演和人物内心结合在一起变化,叫“话相齐发”。

总之,四川竹琴通过说唱,把各种人物、故事惟妙惟肖地讲述给听众,与戏曲、话剧、影视等艺术是“以歌舞的形式演绎人物”、以角色扮演式的表演特点不同,所以在表演方式上要注意与戏剧表演有所区别。

〔作者: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重庆市三峡曲艺团)党支部书记、主任、团长〕

猜你喜欢
四川
关于死亡
Daocheng Yading
越过山丘穿过隧道我们到了四川
19—20合刊
First Morning
我在四川科技馆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关注西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