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

2020-11-06 07:30郝赫
曲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王昭君昭君匈奴

【小帽】

女 山青青,水蓝蓝,

男 风萧萧,云绵绵。

合 山水依旧,风云变幻,蓦然回首,往事千年!

【幕后男中音朗诵。这段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公元前33年,汉元帝在位。这天,已是太阳落山,黄昏时节……

女 人回家,鸟归巢,天色渐晚,

男 帝王都,大长安,落霞满天。

女 皇宫院,冷森森,烛光千点,

男 翠竹馆,桌案前,闷坐婵娟。

女 王昭君,对青灯,展开书卷,

男 小太监,刘赶三,连跑带颠。

女 你今日,因何故,来之甚晚?

男 万岁爷,带奴才,祭典天坛。

女 你只是,小黄门,身份低贱,怎能够,陪圣驾,位列君前?莫非是,说谎言,把我欺骗,我要你,讲真情,不准隐瞒!

男 (白)小主容禀!

女 (白)速速讲来!

男 奴才我啊——老家居住芦阳县,草房盖在黄河边。那年黄水大泛滥,黎民百姓受饥寒。我家逃荒向北窜,误入沙漠少人烟。没粮没水到极限,爹妈双双丧黄泉。我9岁,孤单单,求生存,难上难,喊声地,喊声天,喊来了,两头老狼站面前,论个头,只比毛驴小一点,浑身青毛擀成毡。老狼对我扬笑脸,舌头通红眼睛蓝,好像八年没吃饭,它俩拿我要解馋。突然闯来一壮汉,胯骑红马似火焰,摘下弯弓搭利箭,吓得老狼往北蹿。壮汉见我气难喘,将我背起奔正南,此人名叫巴尔旦,他晚一步我玩完!在他家,奴才住了六年半,他死后,我冒风险回中原。被骗净身当太监,侍奉小主整三年。太监虽难成亲眷,有吃有穿赛神仙。赛神仙,赛神仙,神仙生活在云端。在云端,在云端,云端怎能比人间……

【说口】

女 打住!

男 咋的了?这段大“抱板”总共40句,我才唱了36句,还差4句,让我唱完不行啊?

女 人家王昭君问你,今日因何去天坛,你咋忆苦思甜?

男 醋在哪里酸,盐从何处咸,要说眼前事,先得讲根源。

女 别跑题,往下说,不许啰哩啰唆!

男 那壮汉,巴尔旦,曾是匈奴一罪犯。逃亡大沙漠,很少与人见面。我跟他,当伙伴,学会了匈奴语言,懂得了匈奴人的生活习惯。今天匈奴单于呼韩邪,来到我主金銮殿,他说话嘀里咕噜葫芦半片,因为我懂匈奴语,万岁爷把我召唤,让我当翻译,在呼韩邪面前一站,他说,我念!

女 他咋说的?

男 他向万岁求亲,想与汉朝公主结婚。还说从此后,汉朝与匈奴,两国心连心、无战争、无纠纷,友谊传给子子孙孙!

女 皇上答应了吗?

男 万岁不置可否,拉着他的手,直往天坛走。让他对天盟誓,必须一丝不苟!

女 你当翻译露了脸?

男 所以奴才回来晚!

女 闻听此言,低头不语。

男 轮到你唱,我该休息!

女 小太监,刘赶三,话语拨动我心弦。我家住在秭归县,从小随父念书篇。无盐娘娘是典范,我立壮志效前贤。老天不随人心愿,豆蔻年华起波澜。皇帝选美我入选,锁入深宫整三年。见惯了,嫔妃争宠结恩怨,听惯了,吵骂之声不堪言。是非面前我躲闪,不争不妒不贪婪。三年未见君王面,常抱琵琶十指弹。弹的是,背井离乡爹娘远,樊笼锁鸟难飞旋,岁月蹉跎空哀叹,红颜变老刹那间。热在心中难舒展,冷居宫闱寡无言。春花朵朵开烂漫,秋木萋萋落叶残,河水泱泱流向远,高山巍巍登攀难。时光匆匆去不返,人生淡淡恨青天。如今单于拜大汉,请求和亲结良缘。两国联盟无争战,百姓安居庆团圆。丰衣足食无风险,天下共享太平年。为国为民作奉献,我愿下嫁离中原!

【说口】

男 好、好,跟我一样,不多不少,你也唱了36句!

女 咱能让你比下去吗?

男 说书唱戏,《昭君出塞》里有个毛延寿,他把昭君画得十分丑陋。汉元帝脑袋生锈,老外来求婚,他强迫昭君接受。你咋说,昭君主动往前凑?

女 毛延寿是后人虚构,为的是增强戏剧性,让观众趣味浓厚。翻开史书昭君主动出塞,那叫不折不扣!

男 史书咋说的?

女 有史料表明:“其入宫三岁,不得见帝,遂自请远嫁匈奴,边界六十年无战事!”这“自请”俩字是啥意思不用我解释,你懂!

男 我懂!昭君自请,用她一生清冷,换来六十年良辰美景!

女 全国各地,昭君祠林林总总,对这位和平使者赞扬尊崇!

男 呼韩邪,见昭君,心头一颤,她分明,嫦娥女,飘落广寒。

女 辞故土,奔匈奴,我虽情愿,离别时,将珠泪,又洒胸前。

男 禀双手,请公主,蹬上鞍韂,我与你,策马行,携手并肩。

女 出京都,放眼望,风光无限,渭水边,艳阳天,五彩斑斓。

男 长亭外,青石路,宽阔平坦,山坡上,蝴蝶飞,巧戏牡丹。

女 叮咚咚,瀑布落,浪花四溅,风习习,透罗衫,几分春寒。

男 急忙忙,脱锦袍,躬身奉献,

女 羞答答,双手接,披在双肩。

男 愿她身暖心更暖,

女 谢他情深情缠绵。

男 古道漫漫行程遠,

女 马蹄嗒嗒出阳关。

男 (白)公主,前面就是大沙漠,让你受苦了!

女 近看沙海黄灿灿,远闻驼铃声连连。仰望长空飞鸿雁,忽起忽落舞翩跹。怀抱琵琶半遮面,我向大雁拨丝弦。

【幕后女声伴唱。一带一路连天涯,不闻琴瑟闻胡笳。北上万里奴去也,从此他家是我家。彩虹架桥通两岸,连接匈奴与中华。只求两国民欢乐,昭君愿做薄命花!

合 空中纷纷落鸿雁,似向昭君祝平安。从此落雁成经典,佳话流传两千年!

赏析:

全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一个能在汗青竹简上刻下姓名的人,其形象就如一颗多面体的钻石,品评者或许只能注目一面的美丽而相对忽视其他。譬如力拔山兮的楚霸王项羽,唐代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就慨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一代英雄的惋惜之情;而宋代王安石则在同名诗作中认为,“江东子弟今尚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表达出对项羽失却天下的责备与不满。两诗侧重点虽然不一,但给我们分别勾勒出项羽的两个形象——壮志未酬的和谋事失措的——的同时,又让我们明白,艺术化历史人物要选好角度,更要讲出自己对其的独特理解。

明妃王昭君堪称我国文艺创作的一个大IP,部分作品多会从其不肯贿赂毛延寿、不得宠于汉帝等角度出发,顺势讲述她出嫁匈奴的故事,中间多半会有汉帝追悔、昭君思乡等情节以进一步丰富故事主线。这样处理固然堪称经典,但或轻或重地,总会把王昭君处理成一个脸谱化的形象。有鉴于此,郝赫老师把“昭君出塞”的老故事讲出了一个新的结构。

在本作中,王昭君仍是无可置疑的主角,从“翠竹馆,桌案前,闷坐着婵娟”至“皇帝选美我入选,锁入深宫整三年”,再到“怀抱琵琶半遮面,我向大雁拨丝弦”,似乎仍然讲的是那个传统的故事,但小太监的加入却让传统多了些新味道。

首先,这个人物解决了“昭君为何要出塞”的问题。若依史书记载,汉宫挑选少了些人情味,毛遂自荐则有些突兀,刘赶三这个被匈奴人在狼吻下救走然后回归充当翻译的小太监,就能成为王昭君稳定的信息源,以之为基础勾勒出的故事,就能理所当然地更有讲述的空间。所以王昭君因为小太监颠沛流离的生活,既有感于自己“岁月蹉跎空哀叹”,又下决心要“为国为民作奉献”。这样处理,能让昭君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其次,由刘赶三带出的匈奴人,事实上成为了这个作品的隐形主角。因为王昭君的追求之一,就是与匈奴和亲,求得“天下共享太平年”,所以匈奴单于的作为就应该是昭君愿望实现的关键。而在这个作品中,呼韩邪单于“愿她身暖心更暖”的愿望,在人物之间搭起温馨桥梁的同时,更在“渭水边”“长亭外”“山坡上”的景象烘托下,隐晦地表達出单于渴望两个民族和谐相处的情怀。而就在这脉脉温情中,昭君才能畅想“彩虹架桥通两岸,连接匈奴与中华”的美好场景,也能为“昭君出塞”的传统故事增添一些新意。

(赏析: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王昭君昭君匈奴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昭君文化
义退匈奴兵
飞将军抗匈奴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脑筋急转弯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