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2020-11-06 05:56李佥陈明金朝霞刘媛
科教导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实践教学策略

李佥 陈明 金朝霞 刘媛

摘 要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探索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策略不仅符合学生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满足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规律。为深入探究专业认证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从而提升其教学实效性,笔者从引言入手,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内容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工程认证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关系,最后探究了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关键词 专业认证 生物工程专业 国家一流专业 实践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20

Practice Teaching Strategy of Bioengineering Based 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LI Qian, CHEN Ming, JIN Zhaoxia, LIU Yuan

(School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34)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students, but also meets the development law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order to deeply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riented practical teaching of bioengineering, so as to improve it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author starts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and national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strategy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guided by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Keyword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bioengineering; national first-class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trategy

0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并为建立国际“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奠定基础,建设国家一流专业至关重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都非常大,虽然我国每年都有数百万的高校毕业大学生,但是真正能够达到“高精尖”标准的人才数量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满足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要地,更应该加强学科建设,把握好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保证每个高校大学生都能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1]当然,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既要注重形式,同时还要注重效果,切实保障国家一流專业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为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做好准备。

1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内容和内涵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为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奠定基础。[2]我国一流专业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思想和方案并不完善。不仅如此,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标,尤其是对于那些普通高校而言更是如此。在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过程中,政府、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都是其中的关键,政府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现有条件及资源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这样才能在建设一流专业时更有方向性和目标性,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而教师作为学校的“软实力”,同样应该在建设一流专业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既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研究,在提高教学水平基础上提高学校整体的科学研究水平。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评定要从多个层面考察,既要考察师资力量是否满足一流专业的建设要求,同时还要关注其教学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满足国家一流专业的要求,我们才能判定建设国家一流专业的目标圆满完成。无论是国内知名高校还是普通高校,其总会有自己的“王牌专业”,这些王牌专业学生往往能享受到最好的教学条件,比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资金等等。因此,在建设国家一流专业过程中,这些王牌专业应该起到引领性的作用,不能像之前那样,高校将过多的教学资源投入到了王牌专业发展过程中,而忽略了一些“冷门专业”。只有在突出本校王牌专业优势的同时加强对其它专业的建设,才有利于提高高校整体教学水平,才更符合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内涵。

2 工程认证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关系

评价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是否已经完成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科学、有说服力的标准,而工程认证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是保证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顺利接轨的强有力保证,也是得到国际认可的基本要求。工程认证不单单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更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3]当前工程认证的主要任务就是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是否已经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所以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同,工程认证要求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进行合理性评价。工程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要求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保证专业教育质量,通过专业文化建设和传承增强专业教育活力。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要与国际接轨,以培养国际型人才为发展方向。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所以培养国际型人才刻不容缓。国内社会就业压力非常大,如果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型人才,使他们有能力成为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桥梁,那么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建厂,而且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数量多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人才质量参差不齐。高端国际型人才的缺失,使得很多地区招商引资特别是外商外资非常困难。工程认证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都是以培养国际型人才为重点,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两者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4]

3 以专业认证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我国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国内各大高校应该把握好发展机遇,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当前的人才培养结构,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以专业认证为导向探索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策略不仅符合学生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满足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规律。从高校角度来讲,其必须要尽可能地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依托当地人才培养优势和特点,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生物工程专业设置和建设现状的前提下,确定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新工科发展背景和趋势,以生物科学為基础、工科技能培养为特色,为生物工程领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综合型、实践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把握生物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保证以专业认证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1)把握好生物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生物工程属于应用型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教育的方向,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还要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建设国家一流专业是当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在不断追求的目标,因为该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提高高校自身未来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深造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当前生物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已经基本明确,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发展理念,使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能够达到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具备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到国际上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培养国际型人才是一个主流趋势,所以这就要求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向也应该能够与生物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发展方向相统一,这样才能保证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才能更理想。

(2)提高实践教学条件。生物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比如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等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其不仅将传统的校园教育与企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更优化了学生实践教学的条件,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非常有利。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所以其必须要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既要尽可能地降低学生对自己的依赖,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应该包含对教师队伍的改革。首先,教师要认识到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并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制定更合理、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方案。为此,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青年教师是当前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所以这就要求高校要有计划地选拔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并对相关人员的教学科研任务做出合理规划,使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合作项目之中,既令年轻教师得到培训,也为企业带来收益,稳固校外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也使青年教师在工厂实习环节的带队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课题项目:2019年大连工业大学项目“高校应用转型背景下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JGLX2018027);2018年5月辽宁省教育厅课题“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专业认证OBE理念,构建生物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批文编号:辽教函[2018]471号);2018年5月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创新与OBE教学模式探索”(批文编号:辽教函[2018]471号)

参考文献

[1] 蔡志强,卿青,朱劼,何玉财,王利群,朱孝霖.以专业认证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广州化工,2015.43(06):189-190.

[2] 戴益民,李浔,张跃飞,黄灵芝,申雄军,魏超.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实验工程素质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13(04).

[3] 徐大勇,郭瑞雪,曾昕,曾化伟,熊明华,张辉,刘远,张标,李峰.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1).

[4] 李婉珍,葛飞,魏胜华,朱龙宝,宋平.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环境生物工程》课程设置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03).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实践教学策略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