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实践的“四维度”

2020-11-10 07:18魏莉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习空间方法指导生活情境

魏莉莉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初数学衔接的教学,从生活中挖掘资源,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意识地渗透小初衔接的内容,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探究。有意识地设计综合性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关键词】生活情境 知识内容 方法指导 学习空间

曾几何时,初中教师们抱怨:很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能力较弱,只会死学书本,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小学教师们也困惑:原先分数高、无忧无虑的小学生,要想在初中学得既轻松又出成绩怎么就那么难?九年一贯制改革,帮助我们拨云见日、走出迷茫。初中教师了解了小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基础,循序渐进不再急于求成。小学教师更清楚自己的责任,不能只顾眼前,要着眼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好小初衔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切身体会。

一、创设相同的生活情境,为小初衔接做好准备

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习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生活的大背景却是相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所以作为教师要想做好小初衔接,就要从生活中挖掘资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到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亲近的、熟悉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时,笔者除了提前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还找来了七年级教材,和学生一起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如学生们发现,初中和小学涉及“负数”的内容都有关于温度和海拔的描述:温度在零上25摄氏度用正数表示,那么零下18摄氏度就可以用负数表示。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和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米,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等等。两本教材都是借助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比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多相通之处。进而对初中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样,感觉特别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了。所以在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恰恰可以把创设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切入点。在九年一贯制的衔接年级,进行铺垫延伸,帮助学生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同时,克服对初中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对学生是很有帮助的,还会大大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进一步理解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关注相通的知识内容。为小初衔接铺路搭桥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小学和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分为四大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为了做好小初衔接,作为小学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既要让学生熟悉当下所学的内容,又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对所学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使学习更加轻松有效。例如,在教学负数时,教师没有仅仅局限在负整数的实例中,而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已经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推导出负数中除了负整数也有负的分数、小数。然后再在数轴上表示学过的正数、负数,这样对数的概念就有了更加完整的、全面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有理数、实数做好了相应的铺垫。又如,初中几何研究的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以及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等,在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学习中也都有所涉及,虽然难度要求不同,但初中的这些学习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小初衔接的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会更加顺利。

三、側重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为小初衔接提供保障

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内容浅,而中学阶段课程增多,内容拓宽,难度加大。数学方面由具体发展到抽象,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些学生学习方法太过单一,更多地依赖教师的讲授,不会自主学习或学不得法,到了初中就很难适应,造成成绩下降、厌学等不良后果。因此要想让学生保持好的学习状态,顺利地实现小初衔接,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的学法指导。问题是探究学习的驱动力。小学生和初中生一样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相同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问题为突破口,一步步探究下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问题可能深浅不同、价值不同,但学生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定要大力保护。另外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的学习也会更加主动。有了这些前提,教师再适时进行点拨指导,这样的学习不仅对当下的学习有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同样至关重要。又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首先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用过去熟悉的算术法解题比较麻烦。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先尝试自主地解决问题,再和教师一起在关键问题处深入探讨,各个突破。然后通过练习,深化理解,找到用算术法解题和用方程解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时概括总结解题方法,加强自主练习和拓展应用。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教师讲一点,学生学一点,而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核心理念。把学生产生的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驱动力,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学习兴趣更强了,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学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小初衔接开辟新天地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初中教师都不能仅仅局限在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结合平时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应用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课外实践性作业,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在学习了统计的知识后,笔者布置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当一次楼内管理员,负责统计全楼的水费、电费。这次实践作业学生们完成得特别出色,从统计各家的用水(电)量,到计算各家应付的费用,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学生们一丝不苟,俨然一派管理员风范。有的学生还绘制出了全楼用水(电)一览表贴在公示栏中。他们把用水(电)少的用户用红星标注出来,号召大家向这些家庭学习。听说反响可大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知识,而且还知道了如何看水(电)表等生活常识,更重要的是还唤起了大家自觉节约水电的意识。可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综合性实践作业,既能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展示才能的机会,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扎实基础。真是一举多得,值得大力提倡。

九年一贯制改革为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提供了机会。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时机,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探索小初衔接的有效策略,共同谱写适合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新篇章。

猜你喜欢
学习空间方法指导生活情境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素养培养的认识
浅谈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