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我们的教育坚守

2020-11-10 07:18李健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激励教学激励教育

李健

【摘要】坚守激励教育的朝向,无限相信每个生命个体的潜力,让师生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重视每个生命的精神状态,激励教师用真情和智慧去体验成功,幸福地成长。

【关键词】激励教育 激励教学 激励德育 激励课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去校长办公室。放学后,等待挨训的王友却得到了陶行知先生先后递的3块糖果,并获得表扬:一赞他准时到,二赞他听劝能及时住手,三赞他正直善良和坏人做斗争。陶行知先生极力挖掘王友内在的闪光点,从而使他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激发起学生自觉改过的积极性。沁园实验小学沿着陶行知先生指明的道路,坚守30年的激励教育,一路前行。

一、明晰方向,聚焦“激励教育”的主张

有位教师曾经这样问,激励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笔者思考后回答:发展,充分发展,激励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激励教师,让教师自己觉得“我有才”“我有位”。激励每个层面的教师为学校献策,让每位教师感到“我重要”。教师有这种获得感,才是最好的激励。学校成立了多个项目团队课题组,组建“十三五”课题组、STEAM课题组,以及骨干教师团队、三达标团队等。在各项活动中,让教师为学校献计献策,在重点工作项目上动员教师自主报名扫码进入QQ工作群,从3人工作组到筹备小组,再到全校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参与的工作群,最后到全员参与的局面。工作组抱着边实践边摸索的信念,团队的骨干力量从STEAM的思想火花到STEAM课程群的构思,到学生社团的组建、游戏项目的创立,再到《变脸》《皮影戏》《三代陀螺》《纸飞机》《远古探秘》等校本教材的编写,都是源于不断壮大的一支精干的STEAM教师队伍。不断获得的成就感,激励教师们把工作当事业来干。

激励教育的教学主张,对学生而言是激励学生去积极获得内心需求,教师设法让学生形成情绪高涨的“内部状态”。激励教育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以及更好的思考机会、质疑机会、反思机会,用激励去唤醒学生的心灵,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状态。沁园实验小学研究“大问题”教学,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内化于心。诠释“激励教育”内涵

激励出自《六韬·王翼》:“主扬威武,激励三军。”激励教育这里是指学校促进诱导教师,教师促进诱导学生,形成自我发展、积极参与的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即内化于心。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对人的行动起到的激发、推动和加强作用,就为激励。因此激励教育的内涵为心。

人是要得到相互肯定、认同的。教育缘于有爱,贵在上心,成全美好。激励教育饱含热情,心中有爱,以激励育激励,做最好的自己。激励教育通过以下路径来实施:激励德育、激励管理、激励课堂、激励课程。

激励德育,守护学生的心灵,凸显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体悟成长。激励管理,保障教师的积极性,凸顯师生协同发展以及精细化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平衡。激励课堂,聚集学法,创造互动对话空间,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励课堂,积聚“博学”,推广分层走班模式,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激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选择自己的特长,或是缺啥补啥,弥补自己课程的缺陷。学生找到不足之感,教师激发他们的求足之愿,实现激励的过程。

三、外化于行。演绎“激励教育”精彩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以激励育激励。校长激励教师,教师激励学生,同伴互相激励,家长激励教师。以激励育激励,让师生幸福成真,让实践美好发生,让教育情怀落地。校长的学习反思策划力就是学校的发展力。校长在校园的“行走方式”本身就是精神引擎,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激励教学真正落实学科育人,激励德育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激励课程成就美好人生。

1.“激励管理”凸显人文关怀

校长的率先垂范、示范引领、实践指导是把自己对学校教育的所思所想及时分享给全体教师,引领全校教师以激励育激励,做最好的自己。沁园大讲堂,校长一言堂变成沁园大家谈。校长用目标导引,为各部门搭台,率先晒课,让“上好课,是教师最大的师德”作出有价值的引领。学校教学部门发现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现状后,进行自我变革,推行“3010”课堂和“335”卓越课堂;发现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后,倡导“大问题设计下的教学结构优化”研究。

学校各部门实现了有规则的自由、协同化的发展,并实现了项目化管理。以任务为导向,校长为各部门增能、赋权。各部门负责人集众之长,有责任有担当。校长关注整个项目的推进,给予支持与协助,并不断释放信号:“你能行!”

“激励管理”,突出以人为本,激励中层干部及教师由听说管压、被动跟从走向积极参与、主动向往。学校科研部门以课题为任务导向,建立以课题研究内容为群名的QQ工作群,在广大教师中“招兵买马”,激励教师自主参与,加入各个研究组,再引领课题组的教师带领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十三五”课题组的教师给出了叙事故事的撰写范式,带领全体教师写自己的激励教育故事,再组织“我的激励故事”演讲比赛。教师们言说自己的教育故事,在通过经历、反思、学习中收获职业的认同感、成就感,互相肯定。认同是最好的激励,同伴激励也是激励管理的一部分,包括帮助教师自我实现,如STEAM课题组的教师是各学科教师的组合,课题组激励他们自由发挥,完成各自学科领域的研究任务,再进行学科知识的融合,自我潜力得到发挥。当工作三年的青年教师把计科组教师的教案研究方案整理成STEAM校本课程时,得到了同伴的认可,又激起了他们完成更难任务的欲望。

人心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师也会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立场,把激励和尊重传递给学生,学校才能达成共识,形成最奋进的力量。一所学校的优质发展关键在于人心,激励管理不只是开会、布置任务、检查评比,而应该是建立一种学校管理文化,关注教师的实践精神,对教师进行行为的引领,发现幸福的自我成长。激励教育的管理文化是:激励自己找到新的起点是最大的自信;激励自己接受批评改进不足是最大的进步;激励自己学人之长,鞭策自己是最大的提升;激励自己落实行动,挑战自己是最大的超越。在激励教育视野下,教师有四个共同的习惯:学习是共同的习惯,分享是共同的习惯,合作是共同的习惯,赞赏是共同的习惯。

2.“激励教学”落实学科育人

为确保国家课程卓越实施,学校组建激励教育工作室,分为激励课堂工作组、青年教师发展中心、激励德育工作室、沁园大讲堂。激励课堂工作室分三达标年轻教师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带头人示范课。学校每年以备课组教研、学科组教研、全校大教研为三级阶梯,为三个层次的教师搭建平台。沁园小学的教师坚持静悄悄的教学改革,优化常态校本教研。沁园小学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学校注入热情与爱心,创建教师的“精神宇宙”,面向全校每一位教师个体,助力他们充分发展。学校通过引领、辐射,以及树立榜样的力量,让我们的教师耳濡目染,互相同化。激励教育是行动教育,激励每位教师好好做、好好写、好好说,激励每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收获幸福的能力。

3.“激励德育”塑造理想人格

学科教学如何走向学科育人?师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学历”,师生之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激励德育的根基是责任与爱心,激励德育的核心是信任与付出,激励德育的追求是对话与成长。为了丰富班级文化,班主任激励学生共同策划班训、班旗、班徽、班级愿景等,共同构筑激励的完美空间。

激励德育倡导生活润德,激励学生一事一议,家校共育;倡导活动知德,通过仪式庆典、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德;倡导学科育德,让学生浸润在全学科育人的氛围中;倡导社会弘德,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弘德。

4.“激励课程”成就美好人生

激励教育追求每个人的充分发展,包括身心健康、品行真善、学业扎实、视野开阔、审美雅趣。学校本着课程即生活、课程即环境、课程即机会的理念,建构激励课程。激励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及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以援助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为主;活动课程有团队心理辅导课程、英文绘本阅读课程、国学课程、小先生议事课程、校内社团课程、礼仪庆典活动和STEAM课程等。激励课程激励学生爱运动,让生命更阳光;激励学生爱文学,让生命更丰润;激励学生爱艺术,让生命更灵动;激励学生爱实践,让生命更精彩。坚守激励教育的朝向,无限相信每个生命个体的潜力,让师生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重视每个生命的精神状态,激励师生用真情和智慧去体验成功,幸福地成长。

猜你喜欢
激励教学激励教育
立足激励教育,活化语文教学
浅谈大学美术教学中的激励教学法
研究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新课改下加强小学语文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
浅谈激励教育的运用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激励教育概述
小学英语“激趣导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