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三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文章

安徽省天长市十八集小学 安徽 天长 239303

引言:阅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手段,想要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一门语言,进行大量的阅读就是最基本的前提。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生的阅读被教师替代,学生没有亲自参与阅读过程,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阅读体验,这种阅读模式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差异化。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与成人的思维必然不同,而且相同年龄的孩子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有巨大差异。所以,学生必须亲身参与阅读,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教师代替学生的阅读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孩子们的个性,对孩子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把个性化阅读运用到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中,把自己读文章的感受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进行机械化的记忆。如何正确的开展个性化阅读,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如何开展个性化阅读

(一)开放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孩子对于教师只有绝对的服从,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而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课堂是开放的、活泼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只有在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不会感到压抑,才会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个性化阅读才能有效展开。我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教师讲,他们认真听的学习模式;教师也习惯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上习惯性的成为权威,并且目前我国评价学生方式比较单一,分数是我们最看重的,所以即使学生对某篇文章有独特的看法,也会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所覆盖,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这样的课堂氛围已经把学生刚刚萌芽的个性扼杀在摇篮里。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文章阅读时,为孩子们创造自由发言的环境,不为孩子们设置标准答案,限制他们的思维,让孩子明白阅读的本质,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二)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

人们在阅读时,不自觉的会把自己的情感带入文本中,遇到和自己生活相似的情节,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共鸣,因此,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阅读相同的文章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会有差别,人们总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这也体现出孩子们的个性差异。所以,教师要把阅读的选择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把结果、结论、体会直接告诉了学生,忽略了阅读过程,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价值观是在阅读过程中慢慢锻炼和形成的,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属于本末倒置,而个性化阅读纠正了这个错误。个性化阅读是把文章和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完全沉静在阅读中,仔细品味语言的精妙,认真揣摩文字中所包含的情感,让他们与自己的生活所联系,引发学生的共鸣,品味文字的奥妙。例如,教师在进行《我的油布伞》教学时,这篇文章讲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们利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课后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父爱和母爱的文章进行阅读,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明天在课堂上一起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在个性化阅读的课堂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说:“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等话语。

二、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转换角色

想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改变死板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当学生表达出不一样的独特观点,教师不能直接给予否定。教师在提问时,所提的问题不能针对性太强,多提一些可以引发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从多个维度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讨论,让孩子们在讨论中完善自己的思维,并且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追问,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打开自己的思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思辨性,还可以使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三、个性化阅读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个性化阅读不是盲目阅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网络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筛选,并且,语文教材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依据,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不能脱离语文课本,无论选择怎样的阅读方式,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上。另外,由于三年级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有限,阅读材料的选择不能过于宽泛,要符合三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要在正确的价值体系内,一旦出现偏离现象,教师要及时纠正,不能为了倡导个性而任其发展。

个性化阅读需要宽松的学习环境,个别教师为了创设环境而滥用多媒体或无线拉长一些教学环节,比如,个别教师太频繁的使用提问这个教学手段,而问题太琐碎,完全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这种提问就属于无效提问。而有些重要的教学环节则一带而过,比如,教师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够,或者只考虑到成绩较好的学生,忽略了部分后进生。个别教师的课件太花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件上,无法静下心来阅读文本。有时教师不注意引导,导致学生发散性思维太强而脱离了文本,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

综上所述,想要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阅读中感悟人生,树立争取的价值观,完善学生的人格,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