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拼音儿歌素养

黑龙江伊春市伊美区丰林小学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表达思想的基础性工具。语文学好了,就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就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口语交际,就能通过听、读来吸取各方面的知识,通过说、写表达思想和见闻,就能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在理解与表达方面创造初步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确立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师应成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引趣激学,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活动中,准确掌握学生学情,方便教师根据学情去调整教法及帮助学生总结学法。总而言之,教师是为了学生服务的,教师要以关注学习过程为重点;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导为核心,关注学情。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全面的辅助工作。

二、以多种途径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

“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新课程中倡导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教材中的拼音教学这一部分,每一课的后面都安排一首儿歌,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方法:首先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字圈起来,不认识的字可以向组内会的同学请教,如果都不会向别的组的同学请教,互帮互学生字,学会之后,组长带领组内的同学熟读儿歌。小组内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程度给儿歌配上动作,大家共同商量,往往因为一个动作的编排,大家争论得面红而赤,动作定下来以后,组内开始排练,背儿歌。一切准备就绪,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然后进行评选。我认为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认生字的环节中不但多认识了很多字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学生不认识的字他就得向别人请教。在编排动作时初步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过去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学一句,或老师一味的讲解,只能进行表面的记忆,学生对内容并不真正的理解,也不容易记住。因此,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动口等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达到知识的内化。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读拼音、说句子,进行说话训练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汉语拼音,但我们仍可利用拼音教材,既教拼音,也要进行说话的训练。如教学“ɑ”时,利用插图启发学生练习说话:这是谁?她长什么样子?她在干什么?生答:这是一个小姑娘,她穿着漂亮的裙子,梳着一个小辫子,在河边唱歌。又问她是怎么唱的?生答:啊啊啊。又如:教学声母和韵母相拼时,让学生根据拼出的音节组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拼音,又练习了说话;既丰富了词汇,又便于了解词义。在实践中教师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等基本句式。

(三)、仿范文,编儿歌,激发创造的兴趣

课本是学生习作的最好范本,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有很多喜闻乐见的儿歌,在学生不知写作为何物时,可以从仿编儿歌入手,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儿歌《有礼貌》时,在学生理解儿歌之后,我问学生:除了大公鸡有礼貌之外,还有谁有礼貌呀?生答:小朋友、小兔.....又问:大公鸡见了太阳问好,小朋友见了谁问好呢?生答:老师、爷爷.....师:太阳公公眯眯笑,奖它一顶大红帽.那如果向老师问好,老师听了会怎样呢?生答:老师听了眯眯笑,夸我是个好孩子。师:把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这就是你们自己创作的儿歌,你们也成了小作家了。还能不能自己试着再编首儿歌?学生很踊跃。

一首一首儿歌看起来稚嫩,但都显示了孩子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初步尝到了当小作家的喜悦。

(四)、看插图,激思维,培养口头作文的能力

一年级的课本配置了直观、形象的插图,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看图说话是低年级作文的重点内容。它是根据画面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画面内容,教师首先根据画面,提出启发性问题,再让学生解决组织句子相连、言之有序的问题。如6课的插图,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启发:

①这是什么地方?②爸爸和和另一个叔叔在干什么?③妈妈在干什么?④弟弟在做什么?⑤小姐姐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再指名说,学生通过看图,教师辅之诱导,他们自然能合理想象,大胆说话。

(五)、写话、讲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习作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写话是对低年级激发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完成汉语拼音教学任务之后,让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内容不限,可以写你最喜欢什么课,为什么?还可以写你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这些与他们紧密相关,写起来方便多了,而且有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汉语拼音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后,把你在学校里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讲给家长听,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就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并能比较顺利的进行口语交际,通过听、读来吸收各方面的知识,通过说、写表达思想和见闻,就能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创造初步的条件。

(六)、看新闻,听故事,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每天要求学生看新闻联播,并记住一条或几条新闻,第二天讲给老师和同学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关心国家的事情,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一有时间教师就读一些道理浅显、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讲完后,就故事的内容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就养成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注意听讲的习惯。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让学生体验真切的学习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也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过程。

猜你喜欢
拼音儿歌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识字儿歌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睡觉儿歌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