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生活化浅析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应用题生活化教材

(河北省南宫市南便乡高家寨小学 河北 南宫 055750)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及其应用意义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即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把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数学化、将数学中的一些问题生活化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两方面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将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化解数学在学生脑海中的抽象性与神秘性,增强对他们对数学的具体感、亲近感和实用感。在做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善于将生活中常见的普遍性情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以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为媒介,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情景或事物,并以此来解决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将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以数学的视角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生活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完成学习目标。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题要精心设问,紧扣生活

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设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探索、论证、小结、发展,使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得以全面发展。每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及提高,不仅有赖于自身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的高低,还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人认为,在学习应用题的教学中,只要学生多做题,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为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布置很多练习题。这实质上仍然与“填鸭式”满堂灌的延续,这样对学生教学效果的提高毫无意义。教师只有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利用生活实际对应用题举一反三

应用题解决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为了更好的发散学生的思维,从生活视角出发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就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锻炼解题能力。教师就需要进行应用题的举一反三的反复锻炼学生对类似应用题的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题思路,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应用题的具体内容换为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内容,要面向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题能力。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实质解剖,抓住它们最本质的特征,然后对症下药。

四、突出对比,反思生活

对比在应用题教学中尤为重要。没有比较,就不会有创造。学生在比较中激疑、设疑,在反思中质疑、释疑,最终养成自觉布疑的良好习惯。

五、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方面开始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从而萌发其数学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进而真正喜欢数学。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一课时,我问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在游乐场你都玩过哪些游乐项目?没种游乐项目的收费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场去看看。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小数乘法计算和乘法的相似计算法。因此,我创设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乐园情景图,图中呈现了几种游戏活动:坐过山车、开小火车、搭观光缆车,按团体价玩过山车上每人需要花8.5 元,坐缆车每个人需要花19.5 元,坐小火车每个人需要花6.5 元,我们一行9,坐***共花多少钱?这情景都蕴含着丰富的“小数”因素,为引入小数乘法做准备,同时将这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动画场面,活生生地展现在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面前,激发起学生想玩的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形象。

六、依托生活经验处理教材,让教材“实”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教师艺术性处理教材,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只有当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如,我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土地的面积》时,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种单位的概念,布置给学生一道实践作业:要求周末学生到广场、公园调查体会(自由调查),要求对“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种单位有一个初步认识,感受具体的土地的面积有多大,并且要求学生作好记录,以及写出一些心得。在上课时候,要求学生都拿出自己的调查记录表来,按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通过这样对教材的艺术处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能力都大有提高。

七、与时俱进处理教材,使教材充满生命活力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学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可以利用的数据,如:奥运会世界纪录情况、灾区捐款、火车提速后的速度、刘翔奔跑的速度、姚明的身高等等,都可以引进到教材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这就要求老师要及时、适当地调整教材,赋予教材以生命活力。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师应切实把握教材内容所反映的和生活实际教学要求和内涵,在充分尊重原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及实际生活,对教材进行艺术性处理,才能使教学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总之,数学“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感觉往往是枯燥的、抽象的。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在新课引入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它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题生活化教材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教材精读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