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人们开始迈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现阶段大学生在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受到各种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同的价值理念对现阶段大学生的影响非常严重,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有了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在这一个阶段,他们的价值理念是否与时代发展相迎合,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关联。走出大学生校门的学生个体,都会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面对这样的一个基本情况,怎么样有效的对大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是一门比较不错的思想教育契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英语课堂当中去,将教材当作是有效依托,将课堂当作有效载体,充分将大学英语课程持续时间过长,占用课时过多,实用性趣味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提升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挣脱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僵硬化的局面。

1.思政内容必须要紧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内容

思政教学内容应当融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而并非独立出来,如果脱离了教育教学内容单独展开,其课程性质以及进度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大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必须要严格依照每一个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设定有关的思政内容。基本上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在第一学年的内容都会涉及到大学生活,交友,职场等等。每一单元的主题都能够提炼出思政元素。就拿国外的大学生活举例进行说明国内部分学生经历高考之后迈入大学校门,不思进取。国外大学中,很多学生都刻苦勤奋,乐于创新,这样的精神非常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适时将中西方进行比较,国外相同年龄阶段大学生的生活较为容易触动国内学生。另外,比如职能类的话题,英语教师除了引导大学生需要将专业技能知识掌握扎实之外,同时也可以紧扣主题向学生介绍一些出名成功人士的成长过程以及经历,让学生对他们的精神进行学习,这正是国内大学生所不具备的。

2.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注意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需要以及特点

英语教师要充分运用好课堂教学场所,在改进的整个过程之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化的教育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以及针对性,满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各门学科之间都要坚守好这一阵地,种好责任田,让各门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展开,进而产生协同效应。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抓住新生入校这一点,向学生介绍各自专业今后的发展以及特点,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和了解,对学习专业知识充满信心。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对国内外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行讲解,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育环节。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做好在学习上的规划,组织学生探讨迈入大学的感受和想法,对今后的学习规划。英语教师认真聆听学生发言并且适当的给出建议。与此同时,英语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在学生时代的种种经历,探讨勤工俭学,未来职业梦想等等。鼓励学生学习国外大学生独立的品质。如果说前面的思政教育工作主要就是针对安排计划,那么中后期就是提醒检查学生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如果是大二的学生,则要紧密结合今后就业基本形式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英语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3.抓住时事新闻,社会热点,在第一时间进行思政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留出尽可能多的实践,结合国内基本国情与学生一起探讨时事新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养成关心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例如:中国安装先进的探测器“天眼”时,国外媒体对此各有说法。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国内国力强大的各种具体表现,比如国内的高铁,航天技术等等,客观的对国内各方面取得的重大优势进行介绍。学生会因此对祖国的强大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并且为此感到自豪。在实例面前,那一些盲目崇洋媚外的理念也就会自然消失。

4.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教育能力,语言逻辑能力以及说服力

要想在英语课堂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首先英语教师自身就要具备扎实的思政教育能力,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能力良好,与此同时还要同时具备语言上的逻辑性以及说服力。思想政治课堂语言重视理性的分析以及逻辑性,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以往的说教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要,只有教师自身课堂语言逻辑性,深刻性以及说服力得到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才会得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师能力的提升,不但能够增进课堂互动的思想性,同时对学生转换视角问题也有着积极性的作用,让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教师必须要从自身的文化体验进行出发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正面思想的积极性传播者以及模范践行者,让教育教学更加具有说服力。

结束语:在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长期坚持下去。英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的责任重大。大学英语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文化传播者,就更要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角色。如果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有意识的去做一件事情,那么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和影响之下,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这对大学生今后迈入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性的作用,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甚至是国家的发展都起着正面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