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行为习惯人格

吉林省榆树市刘家镇中心小学

一、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关系

21 世纪是一个竞争和挑战的世纪,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世纪。个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健全发展,这必然要求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人格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心理学概念。从外在行为特征看,健康人格表现为一系列优良的行为。这些行为的主要内容就是为数众多的良好习惯。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巩固基础。而这些习惯就其主要内容看,就是在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样,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主要外部行为,就体现在一系列良好习惯上。因此,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做人、做事和学习等几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认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主要行为特征的核心理念是:在学会做人方面,其核心是明礼诚信,有爱心;在学会做事方面,其核心是追求效益,守规则;在学会学习方面,其核心是好学乐学,常创新。要想让学生养成健康人格,主要的方法是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健康这个词不仅指的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和身体双方面同社会的协调。要想将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起来,就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以人为本,人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人和人之间还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想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看待学生的时候,应用发展的眼光。

二、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有效养成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孩子若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将使他一生受益无穷。因为,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就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成不好,终身受其累。”而从儿童生理特点来讲,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但及时纠正也比较容易。

(一)重视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要注意的是:在吃饭时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者边吃饭边看电视,对消化不好;也不要用许诺法(讲条件)让孩子吃饭,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讲理、乱化钱、任性等不良习惯;不能让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自己也不要挑食,样样都吃;吃饭时不要过于责怪、批评甚至吓唬孩子,以免孩子情绪紧张影响食欲;饭前不要给孩子吃零食,更不要无限量给吃零食。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营养平衡、身体健康。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是幼儿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必要条件。幼儿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善,神经细胞容易疲劳,而大脑又处在发育最快的阶段,睡眠能够消除神经细胞的疲劳,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睡眠时人体又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长高,又能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孩子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食欲好,表现活泼快乐,智力活动提高,也就是我们说的反映快,思维敏捷、聪明。因此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睡眠时间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3-6 岁的孩子每天应睡12 小时左右,分二次,一次是夜里,一次是午睡当然孩子之间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所需的时间略有不同,主要以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好、情绪好为准。

(二)重视孩子卫生习惯的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利于孩子防病保健康,而且有利于生长发育,孩子经常生病,大人辛苦孩子发育不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重视平时,重点做好“四勤、四要、四不要”。四勤:勤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漱口刷牙。四要:早晚要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睡前要洗脚,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四不要:不喝生水,睡前不吃零食,冬天不蒙头睡觉,平时不挖鼻孔和耳朵。另外,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合理穿衣,不要太多,有些孩子体质较差,经常感冒生病,对于这些孩子,家长不要因孩子生病就给他多穿衣服,这样反而不好,因孩子稍微运动一下就出汗,更易感冒,有的家长提出不要让孩子“玩”,这样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好,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长期下去只能使孩子自身的疾病抵抗力将更差。

(三)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兴趣比“知识储备”更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有的孩子平时做事不专心,一会玩玩具,一会儿要看书,三心二意,这种习惯不好,我们应该注意,一定要让孩子完成一件事后再做其它,如果在做这件事时确有困难孩子无法独立完成,那么家长可适当指导帮助一下,让他形成有困难要想办法解决的意识,而不是有困难就不做。要培养孩子做事有恒心的好习惯。2、培养孩子倾听习惯。有的孩子大人与他说话,只顾自己玩,老师上课或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总是抢嘴或在下面讲废话、做小动作,不好好听,问他刚才教师(或同伴)说什么一问三不知,或似懂非懂,这样的习惯如不及时纠正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不好,所以平时我们跟孩子讲话时要让孩子的眼睛看着自己,不能三心二意,漫不经心,开始时要多提醒,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上学后也会专心听课,就能很快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3、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和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习惯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在平时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和习惯,一开始孩子不会看书,大人要指导孩子看书,提醒孩子一页一页仔细看,如:看看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边看边跟他讲书,慢慢地大人小孩各自看,看后互相交流书上内容,逐渐地以孩子讲为主,这时大人要多鼓励表扬。

(四)重视孩子文明礼貌和尊敬长辈的培养教育

现在家里都有电话,孩子也都喜欢接打电话,这时可教孩子有礼貌接听电话,如:“您好,找谁?请等一下。您好,请问〤〤在家吗?对不起,您打错了”。平时在公共场所要培养孩子不乱丢果壳纸屑,在家要尊敬老人,多体谅、多关心,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捶捶背、搬个椅子、端杯水,自己的事尽量不麻烦老人等。

三、结语

当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时,更利于塑造其健康的人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小学教学的核心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行为习惯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向自己道歉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