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式学法在圆的认识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画圆圆心半径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教师进修校

在小学数学圆的认识章节的教学中,如何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结合黑水县藏区孩子的认知实际,有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组织教学,是教师培训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基于这一认识,在基本概念教学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鼓励学生探究合作学习。自己结合教师培训中的有益探索,提出了自主探究式学法。

一、自主探究式学法的内涵及外延

(一)自主探究式学法的定义。

自主探究式,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主观有目的有步骤的认识与思考,得出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如,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理解特征,即要通过学生主观学习,得出对于圆的认识的过程。它的特点是自主思考、探究发现、系统认知。

(二)自主探究式学法遵循的原则

1.学生为本。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培训效果的最终落点也是学生的发展。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来设计教师培训课程,旨在通过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启智为上。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充分考虑培育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反思能力等。通过有效的组织教学,教给学生心得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

3.练习为线。任何新知识的获得,都是在原有知识经验上的累积与提高,这些都要通过练习来获得。在小学数学圆的认识学习中,无论是学生原有对圆的直观形象认识,还是提升对圆的特点等全面的认识,都要通过练习来逐步系统认知。

(4.运用为标。教学方法的新颖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自主探究式学法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根据小学数学的培训目标要求,1.理解《课程标准》对图形的性质与分类、图形的测量的整体要求,理解教材相关内容的表述及教材的编写意图。2.理解图形的性质、分类、测量的抽象与表达,理解度量的本质及其重要性。3.理解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如何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足见,自主探究式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

二、自主探究式学法在圆的认识教学中的思考

(一)自主探究活动一:我会画

1.师:同学们咱们刚才从生活中找到了许多圆形,昨天老师布置了作业让你们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再剪下来。完成没有?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用圆柱(盘子、碗等)画的。生:利用三角板里圆形画的。

师:就地取材,挺好!…(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

2、请学生动手把圆对折展开再对折……

师:听口令:把圆片对折一次,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条折痕 生:一条线段

师:再对折一次,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折痕相交于一点 生:中心点

师:这个交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板书:圆心

3、认识直径和半径。(课件展示)

师:用笔画出一条你喜欢的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着屏幕)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出示课件演示

生:读直径、半径的定义 师:完善圆,标出圆心、直径、半径

师:把你的圆形再对折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师:在几个圆里?

生:同一个圆里。

师:出示课件(演示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4、探究圆的特征。

师:学到现在,圆的各部分名称我们都知道了。但是直径、半径之间还藏着一些秘密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探究吧!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用硬币、瓶盖、带圆孔的三角尺画圆,然后呈现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感知这样的画圆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

(二)活动二:量一量、比一比

小组讨论:同一圆里,半径、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一题,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生:我们小组发现,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师:用圆形纸片边演示边强调前提条件:在同一圆里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课件展示

小结: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d=2r、r=

师:同学们的发现非常精彩,表现都很好,学到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圆的一些特征,那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画圆。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用硬币、瓶盖、带圆孔的三角尺画圆,然后呈现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半径比较,让学生理解所有的直径相等或所有的半径相等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满足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同一个圆或者等圆。

(三)活动三:找圆心(小组合作)

(1)出示一个圆形纸片,提出问题

师:圆画好了,不过老师也遇到一个麻烦——找不到圆心了,你能帮老师想办法解决吗?

(2)学生独立思考。

(3)汇报,解释:对折再对折能找到圆心。

(4)继续设问:如果是一个圆形硬币,折不了,能找圆心吗?(引出直径就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出示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画圆,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画圆。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享画圆的心得,明确圆的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三、自主探究式学法在圆的认识教学中的探索

自主探究式学法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思考意义。圆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本节课在设计中立足于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充分联系生活实际,经历探究过程以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具体活动,让学生观察折痕和折痕的交点,交流发现,知道圆心特征,理解明确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动手画、测量,明确在同一个圆内直径、半径长度的特点及关系,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初步学会了用圆规画圆,进而完成了教学目标。此外,在课堂上我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开放、活跃的氛围,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之处,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画圆。

自主探究式学法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内容教学设计时,不仅能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来源、数学本质、蕴含的数学思想等,还能熟悉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特点等;能基于对《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理解,合理确定有梯度的教学目标,设计多样的、适切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及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学习、巩固及运用;教学设计预留生成的空间,教学策略多样丰富,便于教学时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并随之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式学法在小学数学圆的认识的课堂实践中,结合藏区孩子的认知实际,做了有益的探索。摸索出了适合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学法,调动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画圆圆心半径
直击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及半径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将相等线段转化为外接圆半径解题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参考答案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时应分清的几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