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玻璃杯探究性空气

贵州省余庆县城关一小,

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灯的特点是“两根藤儿牵”为下面做实验起着提示作用。两根藤儿向何处牵,灯才亮呢?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电灯发光、台灯发光、受电发光、节日彩灯发光、交通信号灯发光————我们生活中有各种电灯,灯可以照明,可以使我们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材料,同学们你能利用上面的实验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能有几种方法,怎样联不发光?现在同学们开始做,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动手做起了实验,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加了同学们自由探究的空间,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类比和推理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在讲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空气》中,我采用类比和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同学们学习了水的性质以后,发挥你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作用,空气有什么性质?通过同学们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状透明的。既然水有一定的体积,占据空间,那么空气也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吗?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你用什么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请同学们自己设计,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有疑难的问题教师帮着同学们自己解决。提醒同学们做实验时注意安全。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第一种方法把注射器活塞拉到针筒中间,用左手食指堵住针状的小孔,将针筒直立,活塞上放一个重物,活塞还是落不下来。说明针筒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松开左手食指活塞便落下来。第二种方法,用带胶塞的漏斗塞住锥形烧瓶的瓶口,往漏斗里倒水,水流不进烧瓶内,说明空气占据烧瓶内的空间,如果将胶塞与瓶口松动一下,水便流进烧瓶里。第三种方法玻璃杯下部用木棒固定好一团卫生纸,杯口向下压入有水的水槽内,再把杯子提出来检查,卫生纸没有湿润,说明杯内有空气并且占据空间,将玻璃杯在水中慢慢倾斜,有气泡从杯口冒出,杯内卫生纸湿润。第四种方法,把空塑料瓶拧紧,伸入装满水的水槽内,在水中把盖拧开,把玻璃杯装满水倒放水中,把塑料瓶瓶口对准倒置玻璃杯,挤压塑料瓶,把塑料瓶中的空气挤到玻璃杯内,玻璃杯中的水被挤出来,变成一个空杯子说明塑料瓶空气转移到玻璃杯里,并且占据空间,为以后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埋下了伏笔。同学们利用四种方法证明占据空间并且很顺利地完成了试验报告单,通过这次探究试验,使他们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科学试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为以后的试验教学做好铺垫。

三、注意实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科学实验设计是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对实验仪器,装置,步骤等所进行的一种设想和规划。科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学生很感兴趣,但越来越多的验证性实验,会使他们很快会觉得枯燥乏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实验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发展成一种持久、探究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创新品质和思维。

如在教学“在不同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是不一样”这一节时。传统的实验方法是教师先提出观察要求明确观察目的,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让他们知道在不同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是不一样。但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先设计一个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提出假设,再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最后由学生自己获得结论。以上所举案例对于注重结果的传统实验教学或许没有意义,但在探究实验方法运用中,却发现一些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内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可以自主地观察提问,交流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运用科学探究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了《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一课后,我给同学们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世界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是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塔高300 米,就是这座铁塔,一年之内要变化12 厘米,是什么魔力使铁塔变化12 厘米?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铁塔在夏天温度高,铁塔要膨胀变长,在冬季,温度低,铁塔要收缩变短,夏天铁塔比冬天长12 厘米,所以在修铁塔时,地基一定要牢固。

同学们能运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去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展现。

总之,探究性学习进入学生的生活,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合作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技能都得以充分的发展。通过探究来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问题解决之中,形成客观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勇于探索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努力进取的品质等,最终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来促进人的发展。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以达到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玻璃杯探究性空气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粘”在一起的玻璃杯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学习方法的研究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穿越玻璃杯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