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题教研教学活动

四川省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

引言: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围绕日常教育教学开展的研究活动,目的是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在实际教研活动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如有的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教条化,无法激发教师参与的兴趣;有的教研活动只是走形式,开展过后大家一轰而散,除了留下记录以外,没有其他的价值;还有的由于教师忙于应付日常琐碎工作,缺乏参与教研的热情;更有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了只做听众的习惯,出现“参而不语”的状态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削弱了教研活动的成效,使教研活动成为一块嚼之无味的鸡肋。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幼儿园的业务管理者,应加强研究和引领,创新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设法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研活动的活力,在教研活动和教师发展之间形成有效的链接,达成预期的效果。

1 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

教研活动是围绕教师选择的课题来开展的,是引导幼儿园教研活动开展的指南针。所以,如何选择课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让幼儿园的教学研究工作更加地科学与有效,课题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 具有“科学性”。课题的科学性是指课题的选择要依据事实,遵循教学的规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有益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且要考虑幼儿能否接受、理解课题,从而推出具有实际意义、教育意义的课题。

2.2 具有“前瞻性”。意大利教育名家蒙台梭利指出,敏感力和吸收心智是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幼儿园中的学生大多数为三至六岁,这段时期是幼儿的敏感期,这个阶段是对一个人进行教育的最佳阶段,即所谓的“教育的黄金时期”。由于幼儿在这个时期对其所处社会的秩序、规范等具有敏感性,所以此阶段的教育会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学活动课题的选择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以幼儿的发展为重要考虑。幼儿园的课题选择应该重视幼儿的成长规律,针对此特定年龄段会出现的问题的同时,将眼光放长远,看清问题的核心。将三年的幼儿教育看成一个整体,再研究三到六岁这个年龄段幼儿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关键原因,再找出整体的解决方案。

2.3 具有“实效性”。课题的选择不仅要具有“科学性”与“前瞻性”,而且要具有“实效性”。由于教学活动的对象是一个整体,所以课题的选择应该适于大多数幼儿。课题的“实效性”是指课题能够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从幼儿园、幼儿、教师自己的实际情况入手,从幼儿园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幼儿的需要。这样的课题不仅能具有推广意义,还能够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推动幼儿园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 充分了解并分析幼儿的发展情况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对自己学生的整体情况、个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应该从学生出发,充分了解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他们的思考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认真准备上课内容和组织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营造一个轻松的、安全放心的环境很重要。因为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处于正在建立的过程之中,他们对事情的是非正误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教师在他们犯错后不应该严厉地责罚,而应该宽容并给予耐心地纠正。

3 教学活动的充分准备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挑选生活中常见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物品,使抽象的、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和富有趣味。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可以向幼儿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的进度充分了解,才能知道幼儿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技能,具备了哪些能力,从而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的经验点,对自己新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对于枯燥的、晦涩的理论知识比较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通过亲眼看、亲耳听,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比如给孩子分食物、发玩具等活动,可以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直接经验。

4 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的实质是发现问题、探索答案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发现问题之后,才会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这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标也就达到了。难点就在于发现、提出问题,这是探究学习的起点。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具体地从上课内容出发,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学生们有了问题,就会带着问题和浓厚的兴趣去解决问题。他们会仔细地认真地思考。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交流。有的发现不仅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他人的问题也找到了答案。

5 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实验环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还应该引导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知识、利用知识,这样才能加深他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为此,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对自然进行思考和探索,还应该引导他们与自然亲密接触,这样才能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6 充分利用现代手段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是让幼儿通过图片来认识世界,这样的教学模式难免枯燥呆板。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多媒体不仅可以提供图片信息,还可以有文字、视频、音频形式的教学。各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要表达得内容展现出逼真的效果。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使课堂更加活泼愉悦,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下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一些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并不能在普通的条件下被观察到。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这种情况就可以解决,让幼儿探索知识的过程变得完整和活跃,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探索和创造的欲望。

总结: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以“灌输”多少知识为目的,而应该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和核心,选择适于幼儿园、幼儿、教师自己的课题,灵活地运用现代条件,提高教研活动的时效性,让幼儿更多的、更有兴趣地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在享受参与教学活动的乐趣时,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猜你喜欢
课题教研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