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难选铜锌硫化矿铜回收选矿试验研究

2020-11-11 08:11孙志健
铜业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黄铜矿铜精矿矿浆

白 洁,孙志健,于 洋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628)

1 引言

铜是国民生产中的重要有色金属,需求日益增加,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难选矿石越来越多。铜锌多金属硫化矿所含主要矿物为黄铜矿和闪锌矿,通常品位较低、矿石组成复杂、矿物粒度细、嵌布共生密切,最大限度的从铜锌硫化矿中浮选分离回收铜、锌矿物是研究重点[1-4]。某低品位铜锌硫化矿含硫量高,黄铜矿粒度细,不易解离,易形成连生体,铜矿物难以高效回收。本文在分析矿石性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选矿工艺和药剂制度进行研究,解决了难选铜矿物浮选问题,实现了铜矿物的有效分离回收。

2 矿石性质

2.1 矿石的化学组成和物相分析

矿石的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见表1,铜、锌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3。

表1 矿石化学组成分析结果 /%

表2 铜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

表3 锌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

2.2 矿石的矿物组成分析

矿石中的铜矿物绝大部分为黄铜矿,微量铜蓝;锌矿物为闪锌矿;其他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少量黄铁矿、磁铁矿,另有微量毒砂、方铅矿、褐铁矿等。矿石中的非金属矿物大部分为萤石,其次为钙铁榴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少量的长石、白云母、透辉石,微量磷灰石、榍石、高岭石等。矿石组成及含量见表4。

表4 矿石的矿物组成分析 %

2.3 难点分析

矿石中黄铜矿的含量低,硫含量高,铜矿物粒度较细,在-0.020mm粒级中,黄铜矿的占有率为16.56%,这部分微细粒黄铜矿较难实现单体解离,易损失在尾矿中。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时,矿石中的黄铜矿的解离度仅为48.54%,单体解离度较低,以富连生体形式与脉石矿物和磁黄铁矿连生的黄铜矿为17.96%,属于难选硫化矿。

3 选矿工艺研究

根据矿石性质特点差异,铜锌浮选分离常用的流程有优先浮选、混合浮选和等可浮流程等[2]。矿石中铜矿物为黄铜矿,可浮性较好,但含量低,宜采用铜优先浮选流程进行回收,以提高铜精矿品位。铜矿物粒度细,不易解离,为提高铜选矿回收率,不宜采用强压强拉药剂制度,部分富连生体可通过再磨方式,添加高效抑制剂实现与锌、硫及脉石矿物分离。本文主要研究解决微细粒铜矿物浮选回收问题,因此主要对选铜试验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锌矿物浮选不做介绍。

3.1 铜粗选试验

3.1.1 铜粗选矿浆pH试验

硫化矿物浮选性能与矿浆pH密切相关,适宜的矿浆pH可以有效提高铜浮选回收率,石灰为常用浮选pH调整剂,同时也是黄铁矿的抑制剂。考察矿浆pH对铜矿物浮选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浮选矿浆pH值对铜矿物浮游性能影响较大,石灰添加量由0增加至2000g/t,矿浆pH值由7.03升高至9.85,铜浮选回收率由52%提高至75.04%,继续升高矿浆pH值,铜回收率降低,故铜浮选矿浆pH值宜控制在10左右。

图1 矿浆pH对铜粗选的影响

3.1.2 铜粗选捕收剂种类试验

矿石含铜量低,含硫量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采用选择性好的捕收剂是确保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关键,选取了Z200、EP、BK901B、BK404等铜矿物选择性较强的捕收剂进行试验[5-7],试验结果见图2。采用BK404作捕收剂获得的铜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均较高,BK404是矿冶科技集团研发的铜矿物捕收剂,对细粒铜矿物捕收力强,对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捕收力很弱,选择性较好,因此,本试验铜矿物浮选采用BK404作为捕收剂,用量40~50 g/t为宜。

图2 铜粗选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

3.1.3 铜粗选抑制剂用量试验

硫酸锌是闪锌矿有效的抑制剂,常与亚硫酸钠组合使用,以发挥药剂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抑制效果。试验采用硫酸锌和亚硫酸钠质量比2∶1作为闪锌矿抑制剂[4],研究抑制剂用量对铜粗选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3。随着抑制剂用量的增大,铜粗精矿品位提高,铜粗精矿中锌损失降低,铜回收率略有下降,硫酸锌+亚硫酸钠用量为1500+750g/t时,对铜浮选回收率影响较大,综合考虑,确定抑制剂用量硫酸锌1000g/t,亚硫酸钠500g/t。

图3 铜粗选抑制剂用量试验结果

3.2 铜精选试验

3.2.1 铜精选再磨细度试验

矿石中铜矿物粒度较细,使得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时,黄铜矿的单体解离度较低为48.54%,铜矿物易损失在尾矿中,需提高磨矿细度,对铜粗精矿进行再磨,使铜矿物进一步解离。考察再磨细度对浮选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4。随着再磨细度增大,铜精矿品位提高,含锌降低,铜回收率降低,综合考虑,选定铜精选再磨细度为-0.043mm占97%,铜精矿铜品位17.11%,铜回收率90.90%。

图4 铜精选再磨细度试验结果

3.2.2 铜精选抑制剂用量试验

由于铜粗精矿再磨后,部分黄铜矿与磁黄铁矿和脉石矿物的连生体发生解离,因此,在使用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为抑制剂的基础上,添加磁黄铁矿和脉石矿物抑制剂。BK556为矿冶科技集团研发的绿色环保有机铁硫化物抑制剂,对脉石矿物也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考察BK556用量对铜精选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5。随着BK556用量增大,铜精矿品位明显提高,由10.58%提高至17.71%,但铜回收率降低,综合考虑,BK556用量以120g/t为宜。

图5 铜精选BK556用量试验结果

3.3 选铜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选铜的闭路试验,采用的工艺流程为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主回收矿物为闪锌矿,减少闪锌矿在铜精矿中的损失)、铜粗精矿再磨、三次精选,铜浮选采用BK404为捕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和BK556为抑制剂。闭路试验流程见图6,试验结果见表5,该流程可获得含含铜20.74%,含锌7.98%,铜回收率74.16%的铜精矿。后续对矿石中锌矿物的回收进行了试验研究,可以获得较高品位的锌精矿。

图6 选铜闭路试验流程

表5 选铜闭路试验结果 /%

4 结论

(1)矿石中含铜0.36%,含锌4.88%,含硫24.16%,铜品位低而含硫量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较难解离,易形成与磁黄铁矿和脉石矿物的连生体,属于难选硫化矿。

(2)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铜粗精矿再磨、三次精选的选矿工艺流程,实现了细微粒铜矿物的有效回收,铜精矿含铜20.74%,含锌7.98%,铜回收率74.16%。

(3)该浮选工艺使用了自主研发的铜矿物捕收剂BK404和铁硫化物抑制剂BK556,具有选择性好,用量少,经济环保的特点,为此类型矿石的浮选药剂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黄铜矿铜精矿矿浆
矿浆浓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一种铜闪速熔炼工艺
广东某地高岭土磨剥试验研究
3⁃戊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浮选分离黄铜矿与闪锌矿及其机理①
氧化预处理对铜钼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①
黄铜矿吸附O-异丙基-N,N-二乙基硫氨酯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铜精矿中降低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研究
影响我国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
高硅低铁锌焙砂中性浸出—液固分离试验研究
某项目矿浆管道结构特点与长输矿浆管道安装技术